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

《赠项斯》一诗是杨敬之作的吗?
作者:何伟勇  发布日期:2010-04-02 02:00:00  浏览次数:3636
分享到:

    澳洲新报《新文苑》第391期,2009 年8月29/30日出版。刊登了彭永滔先生写的一首古诗,很有“唐味”。作者是为自己的叠翠山堂诗集发布而作。细细拜读,确实是一种品诗的享受。其中“茶边雅士谈摩诘,座上良朋说项斯。”这一联,我更是崇拜,反复吟咏,认为是道古论今皆在其中的佳句。
   摩诘,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说到唐朝王维,说到他的名诗名句,诸如孺妇皆知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还有闻名于天下在《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等,均出自王维的智慧脑袋和妙笔高手。相信大家不会陌生。王维的字就是摩诘。宋朝苏东波有评论之言,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王维还是一个有佛教信仰的诗人。这从他的取字来看,摩诘,似乎也渗透着佛家的影响。当然,本文主要想说的不是王维摩诘,而是项斯。
  项斯,唐朝后期诗人。那是个值得骄傲的时代,虽然开始走向衰败,但写诗的人依然星罗棋布在中华大地的上空。可是不知为何,项斯写的诗总不能引起被人的注意,于是,有一位官职不小,名声较大的,叫杨敬之的老先生写了一首诗《赠项斯》,只有四句“几度见诗诗总好,及官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据说,因为是这首诗的缘故,项斯的诗才通达于大众,名响于天下。可是,查阅一下典籍,我发现这首诗,是否杨老所写我有点怀疑。后代人的传播是否有个误区?从现存的史料上看,项斯和杨敬之的生卒日期都没有详细记载。全唐诗有关这两个人物的纪录是:杨敬之(公元820年前后在世),项斯(公元836年前后在世)也就是说,杨敬之在前,项斯在后,由前辈人物为提拔后生写“推荐诗”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时间顺序上要有协调。当然,这其中的16年跨度,可能两人都还在世,老杨会为小项做广告也是可能的。史料记载也有项斯拜访杨敬之的说法。问题是,全唐诗有杨敬之写的是就一首,而项斯写的有八十多首。一个没有名气的官爷,写了一首诗就可以将项斯的诗推向诗坛吗?项诗写的是否出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代出的普及本《唐诗三百首》没有收进项诗一首。虽然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表我明,在唐代诗人中的地位是不高的。远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那么,当时的杨敬之为何要写这首诗呢?现存的资料,还不能证明《赠项斯》这首诗不是杨敬之作为。况且,历朝历代已经如此传播下来,历史经典集成当今定论。但作为一个课题,我认为还是可以研究的。
   本文推出,以求对唐诗大家有考证之兴趣的人士,助我解惑。




评论专区

xjk 澳門 許均銓2014-11-20发表
學習!
xjk 澳門 許均銓2014-11-20发表
學習!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