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透过风情悟人生
作者:张奥列  发布日期:2009-10-30 02:00:00  浏览次数:2496
分享到:
透过风情悟人生——序吕顺作品集《喜欢墨尔本》
澳洲是个好地方,无论你生活在哪儿,只要安下心来,深入其中,必能乐在其中。生活在墨尔本的吕顺先生,通过写作不断把这种安居之乐,倾诉与众。先是出版了作品集《澳洲叙事》,意犹未尽,又再捧出这本作品集《喜欢墨尔本》,尽情流泻。
从北京移民澳洲的吕顺先生,最初的几年,只是观望,只是体验,后来,有所感悟,就手痒了,心动了,于是便重拾笔耕并重新踏上中文报社的记者、编辑岗位,参加华人作家协会活动。那时,我主编的副刊,陆续收到他的来稿。几年间,我虽然编发了他几十篇文稿,与他有文字来往及电话沟通,但一直没有谋面。
去年底,我携家人去墨尔本度假,才有缘相聚。他果然像他的文字那样热情,如其作品那般坦诚,领我一家大小游览墨市风情。看得出,他对墨尔本的景物人文充满欣赏之情。当时我并不知道,他的腹中,早就孕育着《喜欢墨尔本》这个“胎儿”。直到最近,我才得知他获得墨尔本市政府的赞助,要出版新著《喜欢墨尔本》。
我觉得,喜欢墨尔本这个选题很适合他。可以说,他对墨市情有独钟,他旅澳后在澳洲各中文日报和周报上发表的近百万字作品中,写及墨尔本的篇章就占大多数,有些还发表在美国《世界日报》、《香港文学》及中国多家报纸上。就说这本近20万字的作品集《喜欢墨尔本》吧,都以墨尔本为背景,写墨市的景,墨市的物,墨市的人,墨市的情;全书60余篇作品,篇篇都是用华人的眼光洞察墨市的南国风光,处处洋溢着华人生活在墨市的喜悦之情。
当然,吕顺先生喜欢墨尔本,是透过华人的温馨生活去感受墨尔本的情怀,追寻华人的动态视角去洞察墨尔本的风采。记得吕顺先生2005年出版《澳洲叙事》时,我应邀作序曾写道:“吕顺先生的写作特点也很鲜明。他有一个基本视点,就是立足澳洲,抒写华人,以华人的故事,华人的情愫去构筑其作品。”如果说当时我所讲的还只是一种感觉,那么《喜欢墨尔本》这本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例证。吕顺先生以更多的华人题材作品,充实了这方面的分量。
“喜欢”,其实是一种情感,一种心境,是生活给予作者的一种悟,也是作者摄取墨尔本的一双“眼”。
《喜欢墨尔本》全书,大体可分为情景篇、人物篇、动感篇、文化篇等,既有描画墨尔本的迷人景色,也有实录华人生活在墨尔本的种种感受,还有墨尔本华人难舍难弃的中华文化情结。曾有过记者经历的吕顺先生,擅长于以散文、特写的笔触去表现墨尔本华人典故。散文抒写优美,感情浓烈,追求美文;小说描述简洁,冷眼旁观,点到为止。
我读他的散文作品,在优美抒情的文字下,总感到作家热烈、饱满的情怀。在《雅拉河畔》中,清风、碧波、野花、水鸭,奏响着欢乐的音符。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涂抹出雅拉河的诗情画意,更折射出自己人生的思绪,浸染着浓烈的乡情、乡恋。《冬夜的墨尔本》更充满了当代与怀旧交织的感触,墨尔本这座城市,正是在世道多变中求得胸襟宽阔,展现迷人风采的魅力。作者的许多作品,往往是从风物人情中感悟出人生之道。为墨尔本第八届风筝节而写的获奖散文《风筝梦》,放飞蓝天,却扯出了作者的人生碎片,母爱情怀。当作品在SBS电台配乐朗诵时,确实打动了听众,那人情、乡情、国情,不正是海外游子永远的风筝梦吗!
《墨尔本百人粽子宴》、《祖孙同乐庆中秋》等,都是华人在异乡欢度中国传统节日的感人案例。端午节集体聚会包粽子,有欢笑,有美味,有记忆,有抒发,寄托着浓浓的乡情,洋溢着醉人的中华文化;中秋节祖孙同乐,来自台湾、香港、大陆的家庭牵手赏月,展示了海外华人小区的和睦相处。在西方社会体味中华文化,确实别有一番风情。
《娶个洋媳妇》是一篇描写中外婚姻的小说,全文6000字,华人精英男士邂逅洋人美女警察,男的躲闪,女的猛追,一波三折的情感故事,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华人男士接受西方女人的爱情也是需要勇气的,吕顺先生笔调风趣的推波助澜,鼓励华人娶个洋人媳妇之情跃然纸上。
难得的是,吕顺先生近两年尝试写了较多有关京剧题材的文章,书中仅收入7篇。被SBS电台配乐广播的《京剧欣赏即故乡》,倾诉了一个戏迷钟情于京剧的感受,这也是海外华人共同的心态。事实上,海外华人开展中国戏曲演唱活动确有许多困难,既需要票友坚定不移的努力,更需要媒体的支持。吕顺先生经常在澳洲中文报纸上发表一些有关京剧活动的报道、评论,无疑是对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普及推广京剧艺术活动最实际的鼓励。
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在南半球这块乐土上,都享受着多元文化的乐趣。感谢吕顺先生的著作,《喜欢墨尔本》为我们提供了澳洲华人生活的一个真实文本.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