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不要活得窮,死得富(新州文集2)
作者:谢致远  发布日期:2012-02-12 02:00:00  浏览次数:2446
分享到:
一位老外的諍言
   
       我有幾位老外朋友,最情深誼長的,要數原籍荷蘭的那位Bob了。Bob與我有十多年的交情,可推心置腹,屋裡屋外、人生百態,東西列國無所不談。他的言論未必都正確,但言簡意賅,有時還帶幾分尖刻,可令人發笑或引人深思。
比如他有一次談到華人時,突然冒出一句:“you! chinese  live poordie rich.”其意清晰,且譯作“你們中國人活得窮,死得富”。
       説實在的,我當初聽到此話時,如吞了一隻澳洲蒼蠅,好不舒暢,忖想難道這荷蘭人今天吃錯了不地道的荷蘭菜,心中不悅,竟奚落我華人來啦。但聽他接著説,卻覺得有道理,原來Bob只想忠告我華人朋友,不要活得太沉重,也不要死得太鋪張 ,沒有不恭之意。他所說的窮,未必是經濟上的貧窮,主要指文化素養的蒼白和精神意識的空虛所表現出的“窮態”。
       Bob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印度尼西亞度過的,因為常與華人同學相處,對華人的生活、習俗有一定的認識。他說:“你們華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掙錢,省吃儉用,為什麽捨不得花,非要留到死後讓子孫後代揮霍鋪張,搞風光大葬。人都死了,這風光還有意義嗎?”
       我對Bob的這段話頗有感觸。因為在我的友朋中就存在這類人物,其中兩位可能還是悉尼不可多得的典型,姑且稱作A君和B君吧。
  A君離開祖國已三十多年,在此地擁有三座物業,其中一座還是海邊屋宇。他經營零售業,每天工作十五小時以上,只有聖誕節才休息一天,非常勤儉,外出辦貨連薯條都捨不得買一包來吃,就別說餐廳用膳了。對他而言,放假、回國探親、或出境旅遊,簡直是天方夜譚、夢中美事。因為至今他連達令港是什麽樣子都沒看過,唯一可讓他快樂和興奮的,就是每天晚上拴舖之後數錢的時刻。
       B君來澳也二十多年了,在工廠裡從一名小工做到今天的一員管工,天天忙碌,聞加班則喜。為了加班,他還經常在自己的小旅行車裡過夜。他說可省下回家的汽油錢,還贏得時間。不知情的人以為他兢兢業業是為了家庭,為了老婆孩子,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他五十出頭,還未談過哪怕一次的戀愛。他擁有店鋪和單元出租,卻害怕與他談戀愛的女子是為了謀他這筆小財而來;他從來不外出旅遊,而且對旅遊有一套獨特“精闢”的見解:旅遊既浪費生命又耗費錢財,收穫不外是拍回幾張跟畫冊差不多的照片而已;你想去巴黎,就買一本法國的影集,多看幾眼,然後掩卷,閉目沉思,把景物銘刻在腦憶中,這就跟身臨其境沒有二致了。
        本人很佩服A君和B君的艱苦奮鬥精神,但不敢恭維他們的“過猶不及”,真不知道他們的含辛茹苦是為了什麽,是否活得太沉重了,相信讀者自有定論。
       此外,不少華人的生活取態,也應該反思:比如只顧吃、喝、住,馬大哈過日子,哪能像老外還管家居佈置、環境美化呢!我見過一位朋友買下洋人的豪宅,當初入住時窗明几凈,庭院風光旖旎,花妍鳥喧,果樹也修剪得整整齊齊。可是兩年後,雜草叢生,花凋樹毀,眼看已跟一所荒宅差不多了。還有華人租下的三房一廳屋子,住上十幾口人,不消一年,水龍頭壞了,廁所堵了,廚房油污寸厚,院子變成了小叢林。恐怕這就是不少老外不願把房子租給華人的原因。
       我們部分華人這樣活法算不算“活得窮”呢?
        至於Bob所說“死得富”就更遍及中港台和海外華人社區了。因為中國人相信風光大葬可以光宗耀祖,難怪華人的殯葬業成了一項龐大的、常旺不衰的產業鏈。光說墓地和紙紮業就不得了。悉尼華人墓地按尺價算,達到每平方米上萬元,而老外普通墓地才千多元一平方米。菲律賓的窮人難覓容身之地,可是富裕華人的墓室卻寬敞如陽宅,有達50平米以上的,建筑和室內布置美輪美奐,盡顯先人生前的氣派,一般都僱有專人看守,墓室內美食供奉,一二十公斤重的巨型洋燭長燃不熄,夠誇張了吧(也許這是菲國華人遭綁架案特多的原因之一。);香港、台灣人多地狹,也不甘示弱,紙紮業相當發達,有寶馬、勞斯萊斯和奔馳香車、甚至還有麻將檯以及美女焼往地府供先人享用;中國大陸經濟起飛之後,湧現了殯儀樂隊和哭喪團(可憐中國足球精英沒湧現,仍如太監上青樓,能看不能射!),只要有人肯給錢,就有整團人為其哭上三、五、七個晝夜,哭得淚灑涕零,哭得哀聲遍野、天昏地暗。據說可為不肖子孫盡孝,可替那些樂極忘返的人們悲傷。何其荒謬!
       然而這一切僅是冰山一角 ,已讓老外感到震撼,感到愕然。我終於明白Bob發出上述忠告的用心良苦。
       事實上,今天全球華人的經濟、政治地位都已得到相當提高,再不是百數十年前那模樣。因此,我華人的文化素養和生活品質也應提高,力所能及的度假休閑,賞心遂願的消費是無可厚非的,也是必須的。當然,勤儉節約的美德仍要宏揚,然而不須像A君和B君那樣,做個苦哈哈的守財奴,在一定程度上不妨學學老外那種活在今天、樂在當下的瀟灑,然而寅食卯糧就可免則免為好。
       華人的風光大葬,是我一向所反對的。因為這不是一個好的風俗,鬧得雞犬不寧,既擾攘死者也折騰活人,贏得片刻風光的,只有其虛榮心滿滿的後人,死者是否風光唯有天知。從僱人哭喪來看,最不孝的就是搞這類風光大葬的子孫。
        在下比較欣賞老外的葬禮辦得簡單、莊重、肅穆和環保,所以早在多年前已囑咐子女不要為我將來的後事辦什麽風光大葬,要火化,把骨灰撒於天地之間,讓我徹底回歸自然,擁抱山水,免得跟眾人爭一“蓆”之地,免得在若干年後須過著“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蘇軾詞《江城子》)的慘境,更不希望在某個年代之後,被發展商用挖土機當垃圾掘起,丟向不知何方。
       對於生死,我心坦然。其實早在唐代,詩仙李白已在他的詩句裡道破了人生:“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然而千百年來,多少炎黃子孫依然為了功、名、利、祿,和光宗耀祖前仆後繼。
       Bob的逆耳忠言應該記取。 

上一篇:子轩影卡 12


评论专区

田地2014-11-20发表
道出东西方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态度
潇湘雨2014-11-20发表
中国人贫穷了数千年,节衣缩食防备着无时不刻的天灾人祸,就是“死了”这件事还能铺张铺张,赚的都是别人的艳羡,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了与生俱来的习性。
讀者Y2014-11-20发表
積穀防飢有道理,但衣冠楚楚卻陋習不改怎能融入主流社會?
田地2014-11-20发表
道出东西方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态度
讀者Y2014-11-20发表
積穀防飢有道理,但衣冠楚楚卻陋習不改怎能融入主流社會?
潇湘雨2014-11-20发表
中国人贫穷了数千年,节衣缩食防备着无时不刻的天灾人祸,就是“死了”这件事还能铺张铺张,赚的都是别人的艳羡,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了与生俱来的习性。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