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福 著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岳钟琪家族传………………………………………3
第二章 出兵西藏 初露锋芒………………………………31
第三章 征讨青海郭罗克和四川羊峒………………………43
第四章 平定青海 威名远扬………………………………45
第五章 征讨庄浪卫 衣锦还永泰…………………………61
第六章 封疆大吏 勤政爱民………………………………70
第七章 雍正朝最大文字狱案………………………………110
第八章 进军新疆 折戟沉沙………………………………124
第九章 囚徒、农民和诗人…………………………………154
第十章 收服金川 再立功勋………………………………169
第十一章 血战杂谷 客死资州……………………………189
第十二章:岳钟琪家族后人…………………………………196
附录1:参考文献资料………………………………………204
附录2:《岳容斋诗集》………………………………………211
序言
“康乾盛世”,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武功文治,人才荟萃。她是满、汉、蒙、藏等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是各民族杰出人才集体智慧的结晶,最终底定了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格局。这一时期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汉族人才,无论是武功还是文治,都莫过于岳钟琪。
岳飞是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钟琪是保家卫国的爱国大将。实际上,岳钟琪做出了远大于岳飞的历史贡献。两者对比,岳飞是为偏安一隅的宋朝忠心耿耿,然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岳钟琪则顺应历史潮流,为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建功立业,为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边防、开拓西部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岳钟琪是前清著名的爱国将领和封疆大臣,是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和改革家,也是清代军事史上为数不多的常胜将军。他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武烈飚逝,拓地开边,威望著海内。作为军事家,他对于西南、西北边疆的局势稳定是功不可没的;作为改革家,他对西部边疆的建设与开发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地平定西北、西南地区,尤其是西藏、青海、新疆、四川等地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边疆的安定,成为战功卓著的一代爱国大将。清王朝中汉人拜大将军、统领满汉士卒者唯其一人而已。曾被雍正称为“当代第一名将”,乾隆御制《怀旧诗》列于五功臣中,并誉为“三朝武臣巨擘”。
岳钟琪是清朝满族当政近三百多年内仅有的以汉人而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他在任川陕总督,掌握川陕甘三省(时宁夏和青海东部隶属甘肃,实为川陕甘宁青五省)军政大权时,采取了“安定西藏”“巩固边防”“改土归流”“摊丁入亩”“降低火耗”“茶马互市”“屯田开荒”等一系列军事、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致力于行政治理、生产发展与经济繁荣,对清朝边疆地区的稳定与统一、开发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业绩,堪称中国历史上西部开发第一人。
岳钟琪文武兼备,成功地平息了民族纷争,促进了清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广袤的疆域,为开创康乾盛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为国家的统一、边疆的安定、民族的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丰功伟绩必将彪炳史册,他的爱国精神和勤政爱民的作风将永世传扬。
作为景泰这片热土上出生的作家,家乡能够出现这么伟大的历史功臣使我深感骄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处于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文史界的著述和社会上的反响却不能令人满意。对他的文章呈现出时间较迟,杂乱无章,褒贬不一,缺少全面系统深入地体现他丰功伟绩的大作。在他的籍贯问题上争论了几百年,但几乎都是错误的;在他的历史贡献上,多注重军事上的功绩,而忽略了政治和经济改革上的功勋,忽略了对川陕甘宁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治理。
最让时人和后世诟病的,就是他对待曾静、吕留良文字案的立场,没能像他的祖先岳飞一样忠烈,这完全是脱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没有考虑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融合体,没有考虑到国家正处于“康乾盛世”的历史时期,纯粹是站在狭隘民族主义的观点上看待问题。实际上这一点,乃与他的祖先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道德是一脉相承的。
是非成败,已成过眼云烟;千秋功罪,留待后人评说。正如岳钟琪在《华严经》诗中所写:“盖棺论待千秋后,大觉迟醒一梦中。”我认为岳钟琪在处理曾静、吕留良文字狱案的方法是妥当的,是顺应历史潮流而不是逆历史大潮。错就错在雍正皇帝在断案中牵涉面过大,正如民间传贴所言:“曾静可杀却不杀,吕晚村(吕留良)无罪却坐罪,真古今一大恨事也。”历史是人民书写的,我想人民会给予岳钟琪公平公正的评价和与之相对称的声誉。
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报告文学作家,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把岳钟琪的事迹写出来,添补300多年来没有写作岳钟琪专著的缺憾,把他的籍贯景泰县永泰堡考证明确,扫除历史的尘烟与迷雾,还历史以本来面貌,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客观公正地评价他的历史贡献。
在采访和写作《爱国大将岳钟琪》期间,我发现比岳钟琪籍贯更神秘的张广泗,竟然也是景泰宽沟堡扁水村人。让我十分惊奇和倍感骄傲的是景泰这个小地方,竟然出现了两位“康乾盛世”期间的大将军,更让我惊奇和遗憾的是他们竟然是姑舅关系,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伴随了他们辉煌而悲壮的一生。一个小地方同期出现了两位大将军,这是一大历史奇观;一本书里有两件历史重大发现,这也称得上是一本奇书了。
我自2005年春天开始,认真考察岳钟琪的事迹,查阅浩如烟海的清史资料,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爱国大将岳钟琪》一书的采访和写作之中。我到甘肃、青海、西藏、宁夏、新疆、四川、北京等省区一边采访岳钟琪的有关事迹,一边寻找相关文献史料,购买相关书籍,又从台湾搜寻了一些珍贵的古籍。历经七年的艰辛搜索、采访和写作,终于完成了30万字的著作。
是为序。
马成福
二零一一年五月
第一章
岳钟琪家族传
十一、岳钟琪生于景泰永泰堡考
对于岳钟琪的籍贯问题,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中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临洮说”,清人赵慎畛所著《榆巢杂识》有《岳钟琪》专条,谓“钟琪,陕西临洮人”;《辞源》旧版说“是甘肃临洮人”。
第二,“兰州说”,张维《甘肃人物志》说是“兰州人也,藉籍临洮卫”。袁枚撰《威信公岳大将军传》说:“先世汤阴人,为忠武王飞之后,十七世徙居兰州。父升龙……累迁至四川提督,因家焉”;岳钟琪曾孙岳炯重刻《岳襄勤公行略》:十七世仲武,“于明万历间,宦游甘肃,遂家兰州,是为公之高祖。”
第三,“庄浪说”,《甘肃志》中载“岳升龙,字见之,凉州庄浪人”;宣统《甘肃新通志》和张澎《凉州府志备考》均称岳升龙为“凉州庄浪人也”;张招美在《五凉考志六德集》中说岳钟琪是“平番人”;中国人民大学裴海
赵柱朋最有力的证据是岳钟琪被弹劾“放归田里”时,给庄浪卫老乡、西宁镇总兵张世伟写的一封信:“西征共事,素仰雄才,湟水建牙,企瞻威望。曩在京师,荷承厚赆。弟旋蒙特旨,放归田里,柴门薪屋,仍沾雨露之恩;短褐牛车,获享田园之乐,何莫非圣恩高厚也。兹启者,平番祖业,变价入官,闻老镇台先生用价买得,素知老镇台先生道义居心,而此举或有深意,故敢琐渎清听。缘弟一门隶川籍,而故乡先茔拜扫乏人,今欲令四舍弟仍归原籍看守坟茔,奈无栖身之地,亦乏糊口之资。万不得已,只得赧颜相恳,倘承老镇台先生俯准取赎,则老茔拜扫有人,不独弟一门感德,而凡属同乡无不共仰高谊矣。弟建宁镇大舍弟及大小儿,俱因丁艰回籍,力不从心,先备欠约一纸,统俟明岁补官之日,差如数奉上,决不食言,不识台意以为可否?今遣奴子叩谒崇阶,兼贺新禧。临池神遄,曷胜翘切!年家眷弟岳钟琪拜。”他认为岳钟琪在信中把平番称为“故乡”、“原籍”,这就明确地肯定自己是平番人。可惜的是,这封信原件已毁,只有抄件保存。另外,还有传说中已毁的岳氏故居,以及无存的海德寺护法殿“邑人岳钟琪题”匾额,这些都成了岳钟琪是永登人的佐证。可喜可贺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在网上转载率极高,后人也可以把这些网页作为岳钟琪是永登人的证据。
第四,“成都说”,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蔡寇洛编著《清代七百名人传》、冯尔康《雍正传》、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清国史》(嘉业堂抄本)等都说岳钟琪是“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王攀的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清代抚边名将岳钟琪及其历史作用·岳钟琪籍贯考》,也考证岳钟琪是“四川成都人”。
实事上,他们考证来考证去,都离不开那几个书本,且牵强附会,以讹传讹,大错而特错。笔者愚钝,亲自查阅了《金山词霸》,【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又查阅了【祖居】祖宗及后辈一向居住之处。因此既不要把籍贯和户籍混为一谈,也不要把行政隶属和实际的地方混为一谈。如果一个人的籍贯闹不清,可以上查他祖宗三代的居住之处,这样的考证才靠谱,才不是乱弹琴。
据《岳襄勤公行略》载:“公讳钟琪,字东美,号容斋,先世汤阴人,宋忠武鄂王二十一世孙,南度居毗陵(江苏常州)。十七世仲武,赠荣禄大夫,于明万历间宦游甘肃,遂家兰州,是为公之高祖。”对于岳钟琪是兰州人,还是临洮人之说,在《重修皋兰县志》中说得清楚,“甘肃通志本传称为临洮人,而职官抚标中军游击,注又称为兰州人。盖当时兰州属临洮府,故互称之,其墓在永泰城堡南之寿鹿山,俗名岳家坟掌,襄勤行略云,移居河西者即永泰也。”
明初,景泰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临洮府兰州所辖;清朝,永泰属甘肃省兰州府皋兰县(后设红水分县)所辖,因此“临洮说”“兰州说”,甚至“陕西临洮人”“甘肃临洮人”,也许以后还会出来一个“皋兰人”,也不足为奇。但时序易移,彼临洮不是此临洮,彼兰州也不是此兰州,现在再这么说就有些混淆视听了。
康熙十二年,岳升龙授永泰营千总。《凉州府志备考》称岳升龙“凉州庄浪人也。”《清史稿》载,康熙十四年,岳升龙“从西宁总兵王进宝克兰州,先登被创,迁庄浪守备;从克临洮,平关陇,加都佥事御。累擢天津总兵。”这说明岳升龙在庄浪卫任守备时间并不长。
另外,永泰堡在军事辖区和行政区域有所不同,《五凉志全志校注》说得很明白:“其地属兰州,营属庄浪者,东则有永泰、镇虏、红水、三眼井。”而庄浪营居中“而东之近边者,则立永泰、镇虏、红水、三眼井于皋兰之境。”因此“平番说”,甚至“凉州庄浪人也”,都是牵强附会。
自岳钟琪高祖岳仲武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定居景泰永泰堡,到岳钟琪父亲岳升龙于康熙四十九年(1713年)“乞入四川籍”,岳氏家族在景泰永泰堡一共生活了121年之久。那时岳钟琪已经27岁,时任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可见岳钟琪的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永泰度过的。岳氏六代人殁后,又安葬在岳家坟掌,六排坟茔中,前四排的石碑中都刻有皇清浩封、诰赠的碑文。“四川成都说”就是这么来的,但这却不符合“【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的”。
《重修皋兰县志》对岳钟琪的出生地是这样记载的:“岳钟琪因其父升龙请入籍四川,然其悉赝公爵时(雍正元年)距入籍(康熙四十九年)首后仅十四年,则生长在此土(指永泰也)。”
《重修皋兰县志》另载:“宁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岳钟琪祖墓在寿鹿山,俗名岳家坟掌。坟园内竖有‘皇清诰赠荣禄大夫提督’、‘皇清诰
岳钟琪高祖岳仲武,“家道殷富,不亚陶朱”,且后辈数代在朝为官,曾在永泰堡内偏北处,建有规模宏大的府第。其祖父岳镇邦又在原址上进行了重修,占地约2000多平方米。三院相连,每院都是传统的四合头廊房(四合院)。以边门相通,前后都有门楼。后因其父岳升龙于康熙四十九年(1716年)入籍四川举家迁徙,宅第留给地方公用。后因年久失修而逐渐倾圮,又遭遇火焚而毁圮。残留的墙头砖及铺地的方砖逐年被当地群众挖取再得胜。其遗址就在今永泰小学(光绪十八年建)大门北侧,此处巷子至今仍叫岳家巷。曾有居民在岳府遗址处平整宅基地时,深挖
村民俞兴儒的家就住在岳府遗址上,有些不顺利,就讲迷信,深挖下去出现一圆形石块,中有空窝窝,上横担手指粗的一根铁杆,一头用红布包成圆形的疙瘩,手指一接触,就淌出了水银。圆石头搬过后,便是黑眼眼,扩挖后,发现里面用砖箍成一个深洞。因为岳府是武将世家,怕设有机关暗箭伤人,谁也不敢进去,只好将洞口填满。
岳氏家族在永泰期间,保家卫国,造福桑梓,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岳府祖宗三代在永泰城内留有遗迹,至今犹存。二十世纪70年代,永泰村在修戏台时,从原诸圣阁遗址处挖掘出“永泰诸圣阁碑记”,是“清康熙六年次丁未花月吉旦”为捐银者刻制石碑予以记载。石碑为横匾式,长
2005年春天,我亲自考察了永泰龟城戏台四块石碑,石碑上刻有碑文及布施信士弟子900余人姓名,共集资白银591两,铜钱1200多贯,粮食27石。其中刻有岳钟琪的祖父岳镇邦、岳镇国、岳镇华、岳镇库,岳镇国等人布施最多为白银6两。还有岳镇府、岳镇昌、岳镇图、岳会龙、岳见龙、岳自强、岳光荣、岳登云、岳南、岳岱等十四位岳氏人物,其字迹依稀可辩。第四块碑落款处,亦刻有“陕西西宁镇南川都司管守备事岳镇邦”和“庠生岳升龙”。
2005年春天,马成福考察永泰龟城戏台四块石碑
《重修皋兰县志》记载:岳镇邦“散财募士,为桑梓卫”。“永泰堡苦乏水,升龙尝疏泉入堡,为桑梓永利。”
《创修红水县志》卷十一之《列传》卷二载有岳镇邦、岳升龙、岳钟琪、岳钟璜传记。
《创修红水县志·永泰城记》载:“至本朝邑忠信公岳东美(岳钟琪的字)于雍正二年归里祀祖,见知此义曰:‘李公(明朝兵部尚书李汶)虽设龟形(指永泰龟城),未设脏腑,宜补之。’公于城内街东西,并西巷北角设五眼井,以作五脏,尤于北城角设一大池,曰甘露池,合诸井并名六腑。由老虎沟凿制石槽,引水直通城内五井及甘露池。”五眼串井,甘露池,今天依然在为永泰人民服务者。
《景泰县志·人物卷》载有岳镇邦、岳升龙、岳超龙、岳钟琪、岳钟璜传记。其中岳钟琪传记曰:“字东美,号容斋,升龙子,清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生于临洮府永泰堡(今属景泰)……”
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历代史学家、作家和学者、大学生都踊跃考证岳钟琪的籍贯和事迹,把那些古书和史资都烤得一塌糊涂,著作可谓洋洋大观,却从来没有人查阅过最有力的证据《岳氏家谱》,也从来没有人寻问过岳氏后人,更没有人费力地去实地踏访。他们只是钻进象牙塔闭门造车,人云亦云,难以有崭新的发现和超人的见解,甚至错误和荒谬之处屡屡再现。自然,他们的考证和文章就显得华而不实,难以让心明眼亮的读者信服,更不会得到岳氏后人的认可。也许,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考证,而是为了博士硕士文凭,为了搞旅游或发展经济,需要名人效益而已。
由岳飞之孙岳珂创修、后人续修的《岳公忠武鄂王世谱》之《庄浪永泰世系》条目载:“永泰一支原自江南公派,明季时,宦居临洮复迁庄浪之永泰堡。自大舟公世有缙绅,森然乔木,兹特列为永泰世系,以便稽考,仍与江南同编,溯其源也。”
现在打开英特网,《中华姓氏谱牒网·岳氏家谱》之《岳氏后裔分布》篇载:“甘肃庄浪永泰世系,从岳大舟十六世至岳钟英、岳钟杰等共六代人。”又在《岳氏族谱告成祭祖文》篇载:“自丙子(1996年)以来,经家族长辈倡导,族中晚辈岳培龙、岳培基、岳培荣先后在景泰、永昌、兰州、天祝、武威及古浪寻根溯源,遍访岳氏后裔,收集资料,为时四载,访查中幸运找到《永泰廿世裔升龙诠》《永泰岳氏家谱》及《岳临川夫妇合德序》,并与景泰、永昌等地岳氏主事达成共识,阖众之力,同奠编纂《岳氏族谱》,经族众鼎力相助,今《岳氏族谱》业已告成。”又载:“经反复查核忠武王永泰廿十世裔升龙铨和景泰县永泰堡后迁徙景泰县芦阳乡永泰岳氏家谱两部遗赠珍谱记载内容一致。”
综上所述,岳钟琪籍贯为今甘肃省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铁定无疑了。
马成福,专业报告文学作家。现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一直专职从事写作,发表了《温总理的牵挂》《温总理情系汶川》《温总理情暖会宁》《温总理心系舟曲》《为了温总理的重托》《春风化雨润旱塬》《为水而歌》《李阳与疯狂英语》《景泰这片热土》等600多篇约800多万字报告文学作品。
马成福手机:13893022860 E-mail:machengfu68@163.com
通信地址:甘肃省景泰县水利局291信箱 邮编:7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