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论“和”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11-12-02 02:00:00  浏览次数:2469
分享到:
       中国正在崛起,美国正在衰落。中国崛起于和平,美国衰落于战争。学学中国,救救美国。学中国之“和”,救美国以“和”。
       中国的“和”字是一门大学问。和,原指古代七个音级中一个叫做“变官”的低音,能与其他各音相配,是为和音;后引伸为温、缓、谦、柔之状,就是温和、缓和、谦和、柔和等,均与冲突状态相对。无战之和为和平,无争之和为和谐。
       中国古人认为:人不在天地之外,而在天地之中,这“中”便是“和”,“和”便是人的本性;人摆正了与天与地的关系,又摆正了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做到了“中和”,万物才生长繁育,社会才兴盛发达。“中和”也是“中庸”,所谓中庸之道就是避免极端、把握节度以至“中和”、实现和谐理想境界的一种思想主张。
       在中国,有“和”字的智慧之言不胜枚举,比如:“和为贵”,是说与战争相比和平最可贵,与争执相比和解最可贵;“和而不同”,是说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统一共存,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但不苟同;“和光同尘”,是说涵蓄光彩,混同尘垢,不露锋芒;“和衷共济”,是说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中和”理念与唯物辩证法结合运用于30多年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许多方面都走在正确的路子上,使中国争取到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局面,变危机为机遇,出奇制胜,硕果累累。比如:
        在外交政策上,变结盟为不结盟,坚持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制度,但却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不参加任何国家的同盟或阵营,在世界上广交朋友;
在改革工作中,变“思想批判打先锋”为不搞争论,深刻认识发展是硬道理,许多问题要待到有了发展之后才能解决和回答,同时考虑到要把浪费了的时间夺回来,因而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埋头苦干,抬头走自己的路,忍让别人说去骂去;
       对台工作,化解敌对意识,增进民族感情,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九二共识”,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地加强两岸交流,带给台湾同胞实实在在的利益;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变对立为对话,在对立的意识形态中寻找共同点,例如在民主、人权问题上的共同点,求同存异,避免对抗;
正确看待美国,变对手为伙伴,既正视其第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及其不可替代的引领世界的影响力,又警惕其战争狂人对全球的破坏力,既不当头又不示弱,既韬光养晦又适时亮剑,既联合又斗争。
       美国是一个伟大和强大的国家,但它的历史很短,其文化底蕴不足的弱点渐渐显露了出来,比如他们“以暴易暴”的反恐行动就带有人类野蛮时期的旧痕迹,与文明相距甚远,最终无法消除恐怖主义,相反地只会越反越恐,“911”惨剧重演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中国文化中关于“和”的思想博大精深,是值得美国学习和借鉴的。学中国,救美国吧。



评论专区

读者**2014-11-20发表
“和”就是“和稀泥”,就是不讲原则,混淆是非,搁置问题,一切向钱。如此下去还要栽大跟头!
43212014-11-20发表
转贴《“大熔炉”和“大拼盘”:国外民族政策两大模式》 作者:胡联合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来源:2011年10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民族问题是事关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世界各国处理民族(种族)问题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基本模式:“民族大熔炉”和“民族大拼盘”(或称“民族马赛克”)。 强化国族身份的“民族大熔炉” 美国是“民族大熔炉”模式的典型。美国政府不对族群(种族)进行法律、政治等实体方面的认可和标识,不给予族群(种族)集团以法律上的承认,特别是不容许任何一个族群生活在一块属于自己的历史疆 域内,而是千方百计通过国籍法、移民法、英语教育、立法、司法、行政、传媒等法律和公共政策,着力构建一个不分来源、不分族群、不分宗教的统一的美利坚民 族(American nation)和美国人(American)身份。美国任何族群的成员(印第安人有所例外)都不得以种族身份为由在政治任命、选举、教育、工作机会等方面 给任何人以优待或歧视。 从美国民族政策的历史看,早期的大熔炉政策(第一代)是一种强力的盎格鲁-撒克逊化政策,主要是把其他族 群同化为盎格鲁新教群体的过程。20世纪初以来,随着来自德、意、法、西、墨等世界各地大量新移民的不断涌入,第二代大熔炉政策主要在于促进来自不同国家 或地域、具有不同族群和文化背 景的人相互融合成为具有美国核心文化特质的美国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第三代大熔炉政策在强调继续巩固和发展美利坚民族和 美国人的统一性的同时,承认和容忍族群的“文化多元性”,允许不同族群保持具有族群特色的文化传统。但是,“尽管近年来(文化)多元主义准则变得很是强 势,事实仍然是族群差异正趋于消弭”。 通过两百多年持续不断的民族大熔炉政策,美国有力地建构了美利坚民族和美国人的身份和身份 认同。通过强调国族身份的建构和统一,强调个人的公民权利平等(而不是族群的集体权利平等),避免把公民的财富、权力、声望、职业、教育等个人差距与族群 身份、族群集体联系起来,既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又有利于激发公民的个人平等竞争,促进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同时也有力地防止了 个体之间的矛盾演化为族群矛盾和族群冲突。此外,由于在法律上不允许族群身份和族群集体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特别是不允许任何族群有自己的历史地域范 围和特权,有力地避免了族群矛盾和冲突演化为民族分裂问题。 在被誉为族群融合相处“天堂”的巴西,政府着力建构“巴西人”和“巴 西民族”的共同身份,强调公民的个人权利平等和个人上升流动,并着力推进种族融合,族际通婚比较普遍,“今天巴西人的身体特征已经完全混合了,以致难于准 确判断大部分巴西人的种族出身”。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中央政府致力于把上百个传统的部落和土邦建构为一个统一的“印度民族”。印度政府不搞民族识别,强调全国只有一个“民族”,并千方百计通过语言政策、历史教科书、音乐、电影等途径来建立和强化国民对“印度民族”的政治与文化认同,有力地维护了印度的统一和安全稳定。 民族性与地域性交织的“民族大拼盘” 苏联是“民族大拼盘”模式的典型。长期以来,苏联把以民族为单位建立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区)和边疆州(区)组成的联盟形式固定化, 强化 民族标识、突出民族性,把民族问题高度政治化。这使得各民族把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地方看做是“本民族领土”,把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地方的资源看做是“本民族资 源”,认为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地方应由“本民族”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为主导,应由“本民族”干部来领导和管理。在强化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的制度安排下,各民 族领导者往往被认为是本民族利益的最高代表,是联盟框架内本民族利益的代言人。戈尔巴乔夫当政后,大力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改革,取消了宪法赋予苏联共产党的 领导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政治制度,各地的民族意识和分裂主义思想日趋高涨。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从制度上使民族(族群)意识与地方意识相互叠加 强化,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州一直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把民族意识置于国族意识之上。由于没有从制度上解决国家认同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反而成为分裂国家的急 先锋,各加盟共和国中最富裕的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在1989年率先宣布独立;到1991年底,苏联更是彻底解体,一分为15个国 家。 在南斯拉夫,虽然在集权程度上与苏联有较大差别,但民族政策也属于典型的“民族大拼盘”模式,是一种团体多元主义体制。从经 济根源看,南斯拉夫民族地区发展差距大,最富的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1.8%,最穷的科索沃自治省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 的27%。与此同时,中央汲取财政的能力不断下降。1972—1989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7%下降到5.6%。这使得中央无力 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和民族均衡发展,导致差距进一步扩大。富裕地区不愿多交税,不愿意背“经济包袱”;而贫困地区又认为自己遭受着发达地区对能源 和原材料的廉价剥削,地区与民族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国家最终陷入分裂。 从政治体制看,南斯拉夫以民族划分治理 区域,片面强调各民族团体上、形式上的平等,实行“轮流坐庄”。规定各“共和国是主权国家”,自治省是“享有主权的联邦宪法实体”,各民族都可在政治、商 业和学校教育中使用自己的语言。这些制度安排强化了民族意识和民族矛盾,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等都与民族身份、民族分界紧密挂钩,使民族矛盾与地 区矛盾一体化,从而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民族为分界线、强化线。一旦中央政权(联邦政权)权威不再,“这种联合就分崩离析,而每一个族群(民族)都将谋求 政治独立”。铁托去世后,民族矛盾日益浮上台面,民族分离主义政治势力的活动甚嚣尘上。从1991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国退出联邦宣布独立,到 2008年科索沃几近独立,最初意义的南斯拉夫从1个国家分裂为7个国家。 在捷克斯洛伐克,虽然重视从经济上缩小民族地区差距, 但由于缺乏保障国族认同的制度安排,民族问题的政治性不断凸显,特别是民族分离主义思想在两民族的政治精英中占据了主导,都对原有国家政治架构的民族权力 制度安排不满。最终在1993年1月1日和平宣告联邦共和国解体,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独立。 实践证明,“民族大熔炉”模式是解决 民族问题比较成功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演变为民族分裂问题。“民族大拼盘”模式则因其强调民族分界、民族身份、民族团体和地域多元主 义体制而使社会泾渭分明、政治多元分野,无法促进民族交融而建构统一的国族,容易使民族矛盾冲突与地区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最终演化为民族分裂甚至民族战 争。 读后想想,美国与中国,就会思路正常了。
12342014-11-20发表
林SB,聽著你! 2011年,正当欧洲和美国的债务危机吸引着全球目光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情势表面上仍然令西方国家的投资者抱持着希望。然而,恰恰是在这一年,中国经济已经事实上陷入了严重困境,而中国社会中对前景的失望和绝望也日益弥漫,7月的动车撞车事故则令这种不满在媒体和互联网上爆发出来.在国内民众的眼中,政府宣传的“盛世”已经成为“镜中月、水中花”,人们普遍担心的是今后将面临什么样的变局.当局其实也已经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早在去年年底之前就悄悄地停止了“中国崛起”的宣传,开始奉行以韬光养晦为主旨的新外交战略.
43212014-11-20发表
转贴《“大熔炉”和“大拼盘”:国外民族政策两大模式》 作者:胡联合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来源:2011年10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民族问题是事关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世界各国处理民族(种族)问题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基本模式:“民族大熔炉”和“民族大拼盘”(或称“民族马赛克”)。 强化国族身份的“民族大熔炉” 美国是“民族大熔炉”模式的典型。美国政府不对族群(种族)进行法律、政治等实体方面的认可和标识,不给予族群(种族)集团以法律上的承认,特别是不容许任何一个族群生活在一块属于自己的历史疆 域内,而是千方百计通过国籍法、移民法、英语教育、立法、司法、行政、传媒等法律和公共政策,着力构建一个不分来源、不分族群、不分宗教的统一的美利坚民 族(American nation)和美国人(American)身份。美国任何族群的成员(印第安人有所例外)都不得以种族身份为由在政治任命、选举、教育、工作机会等方面 给任何人以优待或歧视。 从美国民族政策的历史看,早期的大熔炉政策(第一代)是一种强力的盎格鲁-撒克逊化政策,主要是把其他族 群同化为盎格鲁新教群体的过程。20世纪初以来,随着来自德、意、法、西、墨等世界各地大量新移民的不断涌入,第二代大熔炉政策主要在于促进来自不同国家 或地域、具有不同族群和文化背 景的人相互融合成为具有美国核心文化特质的美国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第三代大熔炉政策在强调继续巩固和发展美利坚民族和 美国人的统一性的同时,承认和容忍族群的“文化多元性”,允许不同族群保持具有族群特色的文化传统。但是,“尽管近年来(文化)多元主义准则变得很是强 势,事实仍然是族群差异正趋于消弭”。 通过两百多年持续不断的民族大熔炉政策,美国有力地建构了美利坚民族和美国人的身份和身份 认同。通过强调国族身份的建构和统一,强调个人的公民权利平等(而不是族群的集体权利平等),避免把公民的财富、权力、声望、职业、教育等个人差距与族群 身份、族群集体联系起来,既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又有利于激发公民的个人平等竞争,促进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同时也有力地防止了 个体之间的矛盾演化为族群矛盾和族群冲突。此外,由于在法律上不允许族群身份和族群集体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特别是不允许任何族群有自己的历史地域范 围和特权,有力地避免了族群矛盾和冲突演化为民族分裂问题。 在被誉为族群融合相处“天堂”的巴西,政府着力建构“巴西人”和“巴 西民族”的共同身份,强调公民的个人权利平等和个人上升流动,并着力推进种族融合,族际通婚比较普遍,“今天巴西人的身体特征已经完全混合了,以致难于准 确判断大部分巴西人的种族出身”。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中央政府致力于把上百个传统的部落和土邦建构为一个统一的“印度民族”。印度政府不搞民族识别,强调全国只有一个“民族”,并千方百计通过语言政策、历史教科书、音乐、电影等途径来建立和强化国民对“印度民族”的政治与文化认同,有力地维护了印度的统一和安全稳定。 民族性与地域性交织的“民族大拼盘” 苏联是“民族大拼盘”模式的典型。长期以来,苏联把以民族为单位建立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区)和边疆州(区)组成的联盟形式固定化, 强化 民族标识、突出民族性,把民族问题高度政治化。这使得各民族把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地方看做是“本民族领土”,把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地方的资源看做是“本民族资 源”,认为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地方应由“本民族”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为主导,应由“本民族”干部来领导和管理。在强化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的制度安排下,各民 族领导者往往被认为是本民族利益的最高代表,是联盟框架内本民族利益的代言人。戈尔巴乔夫当政后,大力推行“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改革,取消了宪法赋予苏联共产党的 领导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政治制度,各地的民族意识和分裂主义思想日趋高涨。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从制度上使民族(族群)意识与地方意识相互叠加 强化,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州一直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把民族意识置于国族意识之上。由于没有从制度上解决国家认同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反而成为分裂国家的急 先锋,各加盟共和国中最富裕的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在1989年率先宣布独立;到1991年底,苏联更是彻底解体,一分为15个国 家。 在南斯拉夫,虽然在集权程度上与苏联有较大差别,但民族政策也属于典型的“民族大拼盘”模式,是一种团体多元主义体制。从经 济根源看,南斯拉夫民族地区发展差距大,最富的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1.8%,最穷的科索沃自治省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 的27%。与此同时,中央汲取财政的能力不断下降。1972—1989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7%下降到5.6%。这使得中央无力 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和民族均衡发展,导致差距进一步扩大。富裕地区不愿多交税,不愿意背“经济包袱”;而贫困地区又认为自己遭受着发达地区对能源 和原材料的廉价剥削,地区与民族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国家最终陷入分裂。 从政治体制看,南斯拉夫以民族划分治理 区域,片面强调各民族团体上、形式上的平等,实行“轮流坐庄”。规定各“共和国是主权国家”,自治省是“享有主权的联邦宪法实体”,各民族都可在政治、商 业和学校教育中使用自己的语言。这些制度安排强化了民族意识和民族矛盾,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等都与民族身份、民族分界紧密挂钩,使民族矛盾与地 区矛盾一体化,从而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民族为分界线、强化线。一旦中央政权(联邦政权)权威不再,“这种联合就分崩离析,而每一个族群(民族)都将谋求 政治独立”。铁托去世后,民族矛盾日益浮上台面,民族分离主义政治势力的活动甚嚣尘上。从1991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国退出联邦宣布独立,到 2008年科索沃几近独立,最初意义的南斯拉夫从1个国家分裂为7个国家。 在捷克斯洛伐克,虽然重视从经济上缩小民族地区差距, 但由于缺乏保障国族认同的制度安排,民族问题的政治性不断凸显,特别是民族分离主义思想在两民族的政治精英中占据了主导,都对原有国家政治架构的民族权力 制度安排不满。最终在1993年1月1日和平宣告联邦共和国解体,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独立。 实践证明,“民族大熔炉”模式是解决 民族问题比较成功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演变为民族分裂问题。“民族大拼盘”模式则因其强调民族分界、民族身份、民族团体和地域多元主 义体制而使社会泾渭分明、政治多元分野,无法促进民族交融而建构统一的国族,容易使民族矛盾冲突与地区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最终演化为民族分裂甚至民族战 争。 读后想想,美国与中国,就会思路正常了。
读者**2014-11-20发表
“和”就是“和稀泥”,就是不讲原则,混淆是非,搁置问题,一切向钱。如此下去还要栽大跟头!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