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作者:张劲帆  发布日期:2011-06-05 02:00:00  浏览次数:2695
分享到:
                         -----在2011年悉尼大学“世界华人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座的许多人都是学者、教授、名家,我作为一名与学术界脱钩已经二十年的过去的学人和一名本地的华文作者,在诸位面前是不敢奢谈理论的,因为你们有太多的理论,我只想以一个身处海外华文文坛的知情者的身份谈一谈澳洲文坛的状况供各位学长做学问时参考。我的题目叫做《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我谈四点:
       第一,怎样充分地占有资料
       研究任何一种学问,首先要充分地占有资料,我觉得中国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这方面做得是很不够的,我对别的国家不怎么了解,但对澳洲华文文坛可以说是比较了解的。过去中国曾有学者来澳洲搜集作品资料搞澳华文学研究,很匆忙地通过本地作协发一个通知,要本地作者们提供作品,许多人并没有被通知到,有的即使被通知到,因为时间短促,也来不及认真准备,或者不明白搜集者的最后成果形式,于是不太重视,许多创作成绩比较突出的作家都没有提交作品,而某些作品数量和水准都不突出的作者反而对于提交作品非常积极,于是搜集者就拿了些草草搜集到的作品回去郑重其事地写澳大利亚华文文学史,写出来的东西自然非常片面偏狭。资料不全,做做个案研究还是可以的,但是做整体性描述,尤其是写文学史,是万万不可以的。
        中国学者研究海外文学确实有一个困难,就是很多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发表在海外,身在中国的学者无法看到,海外的华文报刊保存又不规范系统,事后寻找也很困难。好在现在互联网的兴起对于克服这种困难提供了可能性。我建议学者们搜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可采取如下方法:
(1)   与当地华文作协建立联系,一个地方的作协可能不只一个,要尽可能地联系到每一个作协,请负责人介绍作者们的大致情况,争取拿到每一位会员的电子信箱,与作者们建立直接联系,要求他们提供作品或者个人博客地址。
(2)   与当地华文报刊建立联系,因为还有许多作家并没有参加任何作协,但报刊是了解他们的,也知道他们的联系方式。
(3)   与当地的华文文学网站建立联系,可以直接在网上浏览作品,还可以看到读者的反馈。若欲研究澳华文学,可以看看澳华文学网和相关文学网。
(4)   在网上搜索已经成书的作品信息,了解由哪家出版社出、发行地域、哪些图书馆有收藏如有条件亲临当地,则到当地书店购买当地华文作家书籍。
做到以上几点,对于资料的占有就会比较全面了。
第二、不要拿着理论套子乱套作品。中国的学者有很多的理论模式,有的人比
较容易犯一种毛病,就是按图索骥,主题先行,为了印证他的某种自以为正确的论断,把海外华文作品拿来东一篇西一篇地寻章摘句,完全割裂开作品的有机整体,符合其论断的例子就采用,不符合的就弃之不用。其实海外的实际情况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比如某理论说海外华文文学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回归,在海外的人都知道这是笑话。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充分阅读和理解作品的前提下,从作品中归纳出结论,而不是主题先行。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海外作家与中国作家存在着许多观念上的差别,不要用中国尺度衡量一切。海外作家的普世价值观会比中国作家的民族意识更强烈,前者多元化声音也可能不太为生活在一元体制下中国的作家所了解。比如当澳大利亚和中国争夺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时,在澳洲的华人有相当部分人是支持澳洲的,这在许多中国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他们不爱祖籍国,难以理解。问题不是这样简单化的。再比如在西方国家,朋友租你的房子住,收取租金是很正常的,或者孩子为父母的按揭房分担一些月供,即父母收取孩子的房钱,也是很正常的,在中国的传统道德看来,恐怕就会做出人情淡漠的判断。所以做海外华文文学评论,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学,还要尽量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更多的了解。再比如,中国的评论家可能觉得文字要干净,没有废话才是好的文学语言,而有的海外作家可能更喜欢在描写上保留生活的原生态,象饶舌歌手那样絮絮叨叨地铺排开许多看似无关紧要却能烘托气氛的细节。有一篇美国华文作家艾丹写的名为《美国白日梦》的纪实文学作品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我个人就觉得其语言很有独特的味道。        
        第四、对海外当地的华文文学评论需认真鉴别,不能照单全收。有的学者图省事,会把海外当地文学评论文章中的观点和资料拿来做自己的文章,这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作为严肃的学者,一定要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亲自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参考别人的文章是可以的,但要对照涉及的原作详加分析。海外华人文坛圈子很小,免不了人情文章,跟自己关系近或者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人就重点介绍,好话一箩筐;有过节的人哪怕作品再好也一概不提,或者极力贬低。自我吹嘘的文章也很不少。中国学者要鉴别真伪,除了自己读原作外,别无捷径。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