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马丁路德这小子
作者:瑞门  发布日期:2025-04-30 21:44:46  浏览次数:20
分享到:

马丁·路德这小子,太不让人省心啊。

本来嘛,他安安稳稳当他的神父,念经祷告、修身养性,混个教会高官不是问题。老老实实修了几年,吃素、忏悔、跪地祷告,样样来。可他被恩师斯涛皮兹(Staupitz)带向更多的自然,就不安份了。

他琢磨起一个事儿:为啥我们信仰上帝,还得靠买一张“赎罪券”?这玩意儿不只是“花钱买个心安” ,总觉得别扭。越看教会的操作,越像腐败。

然后呢,1517年,他干了一件很闹心的事——把写好的《九十五条论纲》钉到教堂门上。听着像公告,其实是挑战书。直接把矛头对准教皇、教会,还有他们那套敛财逻辑。这一钉,等于向罗马呐喊:“你们这套不行,我不认。”

胆子够大?大。是不是怕?怕。他说:“我站在这里,别无选择,上帝保佑我。”等着罗马教廷的惩罚,会来的哦。

然而,马丁路德这小子,铁了心干大事。他翻译《圣经》,写小册子,办印刷厂,要让普通人也能读懂神的话,而不必靠教士解释来解释去。他说:“读《圣经》是你我的权利,不是他们的特权。”(真是反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别以为他个书呆子,骂人时刻,一点不留情。谁说他错了,他就怼谁。不管你是贵族、教皇、还是改革派的同僚,他都能杠上,连朋友都得防着他突然引述基督原话。偏偏就是这股犟劲,让他冲出一条改革之路。也幸好欧洲那时的多极政权,对应单极教权,能保护他。(封建制和联邦制的松散 颇能保全知识分子的嘴 文化灿烂因此)

路德是不是个英雄?够份儿。他确实为欧洲撕开了通往思想的缝隙。后来人顺着这缝隙往前走,走向了宗教自由、教育普及,甚至民主。他从不支持农民起义,却支持铁腕镇压。他倡议用基督的爱恕,推动渐进的温和改革,反制残暴的灭生夺财。    (保护私产 别想共产到所谓平等 绝不允许)

所以,路德是复杂的。他既是个思想斗士,也是个文字倔人;既有理想的光,又有现实的火。他做事冲啊,嘴上一套理,心中一团火。

就是这火,把欧洲热得烧起来了,烧破了旧教会的绒幕,点亮了新崇仰的烛光。

马丁·路德这小子,说到底,不是圣人,也不是叛徒。他就是那个你在街角看到,会说“你们这帮人信得不对”的直男老兄。你可能不爱听他唠叨,但不能忽视他。他不讨喜,却真实。他不圆滑,却深刻。他还公然地与修女结婚,生了六个孩子,却躲过了罗马教廷的严惩。

所以他呀,命逢其时, 自然生发,在跌宕之中美满幸福,在教化之间鲜活灵动,还得谢谢恩师斯涛皮兹(Staupitz)。


上一篇:春在云南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