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小河东流水清清
作者:马济元  发布日期:2022-11-22 11:36:24  浏览次数:549
分享到:

一条小河,静静地蜿蜒东流,东流的小河水清清。

小河北岸是声名日隆的泥仓溇湿地公园,小河南岸为市里的万顷良田种植区。北岸湿地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风车塔和南岸万顷良田的“心脏”电力排灌站,隔河相望,近在咫尺。小河上绣着公路桥,两岸道路相通,居民相亲,民俗相同。湿地公园的风车塔刚刚5岁,万顷良田种植区去年才始推行,可是那座重新焕发奕奕神采的电力排灌站,却已经高龄60多了。

小河北岸,民宅簇新,田园秀美。那风车塔底层是泵站,水泵抽水流入地下水渠浇灌不远处的水稻田。那些稻田有稻蛙共生区和稻鱼共生区,它们与芦花摇曳的自然湿地,与菖蒲丛生的猪栏湿地,它们遥相呼应,连为一体,彰显着泥仓溇现代农业的青春靓丽以及无穷魅力。风车塔底下土地是一片花海以及樱花林。十月,樱花渐渐显露了些许的倦意,然而五颜六色的荷兰菊却依然昂首怒放。金风徐来,风车塔的帆翼缓缓转动,恰似代表主人挥手迎送游览的宾客?游客们兴趣盎然,有的拾级登上高高的风车塔,有的流连于塔下茂密的花海,也有的嬉戏于塔侧的老式脚踏水车而流连忘返。美丽的田园,清澈的河水,舒适的气候,宁静的乡村,十月的泥仓溇湿地公园这最南端的一片,已足见水乡十月秋色的斑斓绚丽。

小河南岸,茫茫田野辽阔平坦,密如蛛网的河塘港汊,纵横交织的林荫大道,赋予了该种植区蓬蓬勃勃的生机。极目眺望:偏西南那一块有座著名的红豆山庄,明末清初东南文宗钱谦益与三吴才女柳如是的卜居之地(柳在这里曾倾奁襄助戚继光抗倭),现今已拓展为千亩红豆林景观区;正南方可望见工业园区鳞次栉比的楼宇,还有那千年古刹增福寺金光熠熠的殿宇;东南那面,高速公路携着两侧郁郁葱葱的绿化带迤逦南去,而高速公路东侧就是居民新区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公寓楼。小河边60多岁高龄的排灌站,经历整修后白墙红瓦,比之当年更加雄姿英发,更具青春活力。70岁的灌水保洁员老曹头扛着铁锹姗姗走过来,他正与另外一位管水员说话:“管水40年了,村里硬逼着我退休了。今天,我是最后一次给稻田灌水,朝夕相处70载的田地,还有这座灌溉站,得和你们说一声再见了!”说话间,老曹已和他搭档跨上了泊在小站边的小摇船(村里的管水员同时兼任保洁员)。

十月的小河,河水清清,平明如镜。

因为,今年小河的模样特别靓丽,面貌一焕然一新:过去,小河两岸人家的生活垃圾,甚至猪圈的污浊都倾倒入小河,小河因此逐渐发黑变臭,污浊不堪;今春,小河被干塘清淤,除去了龌龊又疏理了河床,沿着河岸还修建了“石驳岸”,安装上了石栅栏。还有,保洁工老曹头摇着小摇船,在小河两侧来来去去,缓缓行进,他的搭档站在船头手执网兜打捞日渐见少的漂浮垃圾。是啊,今朝的小河沿岸亦是彻底变了模样:北岸的村落,家家在原址翻建了新楼,楼前屋后栽种着红花绿树;南岸的村落,整体易地搬迁,岸侧也早已绿树成荫。如今,老村落的每一家宅基地已平整为耕地,村民都搬迁入住镇郊的公寓楼。

十月的小河,河水清清,亦甘甜如饴。

又因为,今年的小河,潮起潮落,流水畅通。这小河,挖泥机给重新筑了河床,建筑工人给浇砌了“石驳岸”,河水来去无碍无阻,淤泥污秽早一扫而光。今朝已脱胎换骨的小河,流水不腐,分外甘甜。你听听,浮荡在碧波之上的那一群鸭子们,时不时低下头颅“捧起一掬水”梳洗全身羽毛,然后又伸长脖子欢快地嘎嘎高唱。

朋友,这宁静又美丽的小河,她的名字就叫袁泾!那袁泾河的南岸,就是我的故土我的老家,我神牵梦绕的地方。南岸的居家都已拆迁,我站了河堤,一次又一次挥手:再见了,袁泾河,袁泾大地,我会时时惦念你们,经常回家来看望你们,朝朝暮暮思念你们!我的乡亲——袁泾人也都会经常回来看望你们!跟随伟大祖国突飞猛进的节奏,袁泾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


上一篇:舍身饲鲨
下一篇:见面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