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澳华遗存图鉴 远去的传奇
作者:张奥列  发布日期:2020-02-01 16:30:57  浏览次数:1877
分享到:

很高兴看到郭存孝先生的《澳大利亚华人华侨遗存图鉴》,在其年近九十之际由黄山书社增订再版。郭老原是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长,退休移居澳大利亚后,仍然发挥研究历史文物的专长,跑遍异国他邦的山山水水,寻觅查访华人遗存,捡拾历史碎片,接连出版了五、六本有关华人历史、中澳关系的著作。而这本“图鉴”更是别具一格。

这些年,我读过一些中澳学者撰写的澳大利亚华人历史书籍,自己也写过一些澳华历史方面的文稿,这些都是以文字梳理史料,阐述史观。但这本“图鉴”则与众不同,它是以图说话,以实物解读历史,提供了澳大利亚华人移民200多年的奋斗轨迹。图片是历史的纪录,以图为鉴,不仅增加史实依据,且具有强烈的视角效果,增加了历史的现场感。

为编撰这本“图鉴”,郭老的足迹遍及全澳各州,北至达尔文,南至侯巴特,西之珀斯,东至悉尼,甚至圣诞岛、新西兰,大凡曽有华人足迹的地方,他都努力寻访。我很佩服他的寻访劲头,不仅自费,而且从博物馆到拍卖行,从旧金矿到古坟场,从小镇到会馆,从庙宇到地摊,甚至中国驻澳使馆、澳洲外交部,他都不会放过一丝机会。而且“图鉴” 创作成书出版后,他仍不断发现,不断增补,使其更充实、更完整,更具学术价值,所以又有了这个增订新版本。

海外华人移民历史,其实就是中国人的生存能力、中华文化的融和能力,中国人对世界的参与能力以及推动性的展示。一部海外华人历史,不管居住何国,无非展现两个重点,一是在所在国的生存与发展,对所在国的贡献,一是融入所在国生活的过程中仍心系母国,报恩母国,架起居住国和祖籍国之间的桥梁。这本“图签”正是体现了这两个关键点。

澳华文物五花八门,有旧照片,有当年发表的素描画,有入境纸、澳洲签证书、中国护照、政府公告、华人招贴,报纸,服饰、农械、乐器、药材、烟枪、麻将等等。遗存最多的有几类:一是会馆寺庙及其相关物件,如匾额、锦旗、挂落、剧社等。二是唐人街及华人生活用品,如餐具、衣物、货郎担、书刊、街市等。三是金矿地,包括矿场、墓地、店铺、赌场、水井、马车等。“图鉴”将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文物,经择辑整合,分为五部分展示:移民.淘金篇、创业.生活篇、社团.人文篇、融合.贡献篇、关爱. 缅怀篇,虽然林林总总,都是围绕着异域生存与心系母国这两个关键词而展开的。

在生存发展这部分里,我们看到华人先民在艰苦甚至受歧视的条件下仍然努力去融入当地生活,他们既有穿唐装留长辫在河溪淘金,也会穿着西装上教会学校,穿西服洗羊毛或挑扁担。在一战、二战中,他们也会投身军旅上前线。但他们为澳洲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仍然保留着中华文化及其生活习俗。华人遗存最多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物,不仅有日常生活的陶罐瓷碟茶砖中药酱油桶,也有中国农具的扁担箩筐锄头独轮车,还有中国饰物的狮子寿石香炉绣花鞋,甚至收藏有春秋战国的刀币、唐代陶俑、北魏佛像、西晋瓷瓶、清代牌匾。在1886年的照片中,第一个澳籍华人梅光达在悉尼结婚时,和洋人新娘都穿着清代官服拍婚照。而1901年的照片中,华人在墨尔本街头盛装舞龙庆祝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这些图鉴,可以让我们看到中西文化交织中,海外华人的顽强生命力。

在华人对家乡的思恋,对祖国的关心和支持这部分里,书中的内容也很丰富。大量的侨批充满着暖心的乡情。福建称侨批,广东称银信,即是汇款回乡的信函。仔细端详这些“两地书”,提及的钱银与词语,不仅是对家人思念,也有对家乡发展、国家生存的思想表达。1936年,一位在西澳小镇经商的老人给广东台山女儿的银信中称,“务要振兴土货,勿贪平买某国(暗指日本)之劣货,买某国之货,犹如帮钱与子弹于某国来枪杀我中国人,我中国人要个个坚心团结起来,定制某国之死命,勿使他压迫我中国太甚也”。这封银信,表达了异乡老父胸中的忧国忧民之心。

澳洲华人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支持辛亥革命,支援抗战,捐助灾区,资助建设,都在“图鉴”中得到印证。这里有1900年梁启超推动变法访澳留下的墨宝。有1913年北洋政府颁给墨尔本中华会馆交纳“国民捐”的奖励执照。有1920孙中山函谢悉尼华人捐金义举的原件。有1931年墨尔本华商会筹募广东水灾捐款的函告。有1935年悉尼华人在街头张贴欢迎蔡廷锴将军访澳考察的海报。有1937年悉尼华商支援中国抗日募捐的“战费”,有1942年中国军事委员会发给澳洲援华先遣队的军用证明书。还有近些年澳洲各地与中国各地建立姊妹城市而建造的多座中式花园。每件文物,承载着海外炎黄子孙把乡情与国难及国兴维系一起的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太平天国研究专家,郭老在观摩澳洲国家博物馆的特藏品23册太平天国原版刻书和3件原刻报告中,竟然发现了太平天国原版刻书的《天父下凡诏书(二)》,此乃世界唯一善本,而《太平天国甲寅四年新历》也是罕见的重刻本。这为中国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些文物真迹,不仅被收入“图鉴”,郭老还主编了《澳大利亚藏太平天国原刻官书丛刊》,由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让原属中国的文物终于踏上了漫漫的“回乡路”。

毫无疑问,这部《澳大利亚华人华侨遗存图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郭老严谨治学,客观写实的学术典范,丰富了中国研究澳大利亚的学术成果,同时也让国人对海外华人生存景况及其赤字之心有了更多的理解。

海外华人历史,是远去的传奇,今天的海外华人华侨与中国人民一道,也以同样的拼搏精神,正续写着现代传奇的中国梦。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