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以利动之--解读《孙子兵法》
作者:郭伟  发布日期:2018-11-17 03:30:38  浏览次数:3369
分享到:

《史记》之《货殖列传》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是个会意字,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是刀口锋利,引申意思是收获——利益。

  《孙子兵法》十三篇七千余字,一共出现50个“利”字。除《形篇》无“利”字外,其它篇多少不一,《军争篇》多达11个。作为“利益”占28个,作为“优势”占15个,作为“诱饵”占6个。

孙武为什么那么重视“利”字?

什么是“利”?这个问题似乎很幼稚、简单、肤浅。其实却是一个很复杂、很深奥的问题。天、地、人、物、水、火、土……草木皆兵,都可能成为军队的元素之一,成为军备的成分之一。

多寡、远近、高低,前后、上下、左右、先后、长短、宽窄、曲直、分合、松紧、优劣、纪律、劳逸、奇正、形势、阴阳、风向、晴雨、坎坷与平坦……处处显示出对驻军、行军、作战等环节的“利”与不“利”。任何事物只要相互比较、对照,就立刻显示出了“利”之所在,“利”之优势,“利”之动力。

除《用间篇》中“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之“利”字,应解释为“利用”以外,其它均是利益、好处等本义,或者是“优势”之近意,最智慧、最深奥、最复杂的是“利”的使动用法。

“利”就是利益

利益,所占比例最大。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一点也不夸张;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取敌之利者,货也”;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

可以利用的各种天气,也是“利”。“天者,阴阳、寒署、时制也。”

可以利用的各种地理上的特点,也是“利”。“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陈兵,宜占有争地、挂地、通地,远离支地、险地、隘地,避开死地则“利”。

战具精巧、锋利,马健,粮足,车多——“利”。如果我方货置丰富,则可以威吓敌人,拖垮敌人。如果我方匮资乏物,则宜速战速决。反之“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相对于“利”则为“不利”。

“因粮于敌”,“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取用于敌,胜敌益强,既可掠夺敌人的劳动果实,又减少旅途搬运劳累,缩短储藏时间,减少被掠夺的机会。

战国时期,兵器更是比士兵的生命还贵重,那时生产力、生产水平低下,制作一件冷兵器很费钱费力费时的,取之于敌而杀敌,则非常便捷、实惠。战车、盾牌、帐蓬、生活用品无一不是“因敌而足用,则利可全”。

 《红楼梦》中探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宝钗笑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值钱”就是“利”。谁占有“利”越多,占有时间越久(主权与使用权),谁把“利”用得巧妙,实现“利”的最大化,谁的能量越大,打败敌人的物质基础越雄厚,越坚实,战争越主动,打败敌人的可能性越大,取得胜利的时间就可能越短。

“利”就是优势

“主熟有道?”正义之师,师出有名,就是优势,得道多助者是优势。

 “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军队的战斗力强,是优势。

“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故将通于九变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占有地利,就是获得优势。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形”是“势”的基础,“势”是“形”的动态。“地利”转化成了“优势”,优势就是力量,就可以仗势而“欺人”。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者则能避之。”这是指参战人数占优势。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是谓胜敌而益强。”战具上的优势是胜战的保障因素之一,扩大优势,可进而扩大战果。

主有道,将有能,天地得,法令行,众兵强,士卒练,赏罚明,民与上同意,军心稳定,心齐志坚,斗志昂扬,“利”多即成为优势,可所向披糜。

不过,战争的可变因素很多,态势是瞬息万变的,优势、劣势是在不断变化或转化的。有些因素也是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相互转化的。优势与劣势可以通过“军争”实现转化,可“以利”而“动之”。背水作战本是兵家之大忌,只能一战,要么成功,要么灭亡。但也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者,兵士没有退路,故奋勇而战,往往能绝地缝生。地“利”与“不利”是可以转化的,军人昂扬的斗志也可弥补地理上的“不利”。

“利”就是诱饵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

“趋诸侯者以利”;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在积极备战的基础上,以“利”动之,完全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可把敌人引进陷阱后,“以卒待之”是关键,或伏击,或围点打援,以期彻底消灭敌人。

文中以6种说法体现“以利动之”的方法和目的。占有“利”的多少,是敌我两军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充分、巧妙应用“利”,进而出敌能否制胜的客观条件。“利而诱之”是方法,“以利动之”是目的,是更高超、更巧妙的战术。利用“利”调动敌人的思想、情绪、行动,是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使战争态势从被动转化为主动的有效方法。

怎么动?“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强而示之以弱,多而示之以少,把这些虚假信息透露给敌人,“敌必从之”。把一些优势让给敌人,“敌必取之”。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形之”就是给敌人以假像,因而也能调动敌人。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功在战外,以“利”而诱之可完成“动之”,达到我军所需要的结果,使军队的能力上升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层面。

何时动?“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战机在于把握。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予之以利,敌人自至也;予之以害,就能使敌人想至而不能至,应至而不敢至。只要得法,就能做到我什么时候“诱”,敌什么时候“动”。我怎么诱,敌人就怎么动。

何目的?“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故敌佚能劳之,饱而饥之,安能动之”;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合而分之,强而弱之,众而寡之……

孙子很全面、深入、灵活地掌握了其师鬼谷子的捭阖、飞钳之术,“以利动之”是利用“利”的最高境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诱饵,只要做得香,做得大,做得敌人认不准,就不怕敌人不上钩,敌人必被牵着鼻子走。

有人说战争是打的钱,有人说战争是打的人,有人说战争是打的科技,其实战争是一种综合实力的较量。“兵者,诡道也”,是人群之间你死我活之强烈冲突,既是正与邪的殊死搏斗,也是人力、战略战术、物资供应、信息等综合实力的较量,同时还是指挥者心理的比拼。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对生命没有人道主义可言,对财物能掠夺则掠夺,不能掠夺则毁坏。在军事角逐中,势均力敌时,哪怕只有很小的一点优势,也可能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白居易《琵琶行》的“商人重利轻别离”——是文学艺术化了的个例,仅仅指的物质上的“利”,金钱上的“利”。孔夫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点绝对化,君子已经是披上“道德”外衣的非常人。但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利”。毛泽东《白求恩》一文中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至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是一种基于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和道德观念的东西,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在人民内部或人类消灭了战争后,才可以讨论和倡导的高尚的道德观念和共产主义精神。

《孙子兵法》除了打上封建时代的烙印——孙武的忠君思想是其局限性外,《孙子兵法》的哲理性、科学性、系统性很强,博大精深,它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智慧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芒,充满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是大量正确运用科学实践论的重要作品,能明确定性“利”,精确量化“利”,正确运用“利”,因“利”而制敌的一部伟大兵法,孙武因此被尊为“兵圣”,他影响了中国二千五百多年,并逐步渗透、影响了部分世界战争。

在敌对过程中,必须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斤斤计较,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寸金不让,充分占有“利”而后充分利用“利”,扩大优势,不战而屈敌之兵,或递假情报,让敌人云里雾里,不知虚实,不知所措,诱使敌人作出错误的决策——中计。以“利”钓“利”、以“利”换“利”,让之以小利得之以大利,让之以虚利得之以实利,让之以短利得之以长利,让之以物利得之以地利,让之以物利得之以人利,让之以地利得之以人利,让之以局部之利得全局之利。敌之有利可诱而转化为无利,敌之大利可诱而转化为小利,我之无利诱而转化为有利,我之小利可诱而转化为大利……“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战势不过五,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趋利避害一语道尽人类生存的本能,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核心在于生物被动适应环境变化而进化,本人以为,生物达到一定智能高度后,就能预见利害,并会主动趋利避害的,尤其是高级灵长动物——人类,能更科学、更艺术地占有“利”,运用“利”,确保族群生存、繁衍、昌盛。

“利”伴随着整个生物进化史,生物界、人类间的很多生存竞技就是追逐“利”、抢占“利”的过程。野蛮与文明,愚昧与智慧,落后与科技,随时随地而且永远殊死斗争。我们不得不深深佩服孙武宏观博大、科学唯物的军事战略思想,也敬佩他洞察社会的独特眼光。

趋利避害的过程就是一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  

2011-7-23~27-通江)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