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感恩成长路--记我职业生涯中的几位老师
作者:刘彬  发布日期:2018-09-11 15:11:11  浏览次数:1462
分享到:

离开教育已经整整七年,七年后第一次在国内度过第34届教师节,有幸参加了工作后带的第二届学生的三十年重聚活动,浓浓的节日氛围不由让我回想起自己从教二十五年的经历,回想起自己成为一名教师后引领自己成长的几位特殊的老师-----人的成长往往有两个阶段的老师,一个是学生时代的老师,一个是职业生涯的老师,两种老师同样重要。

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到学校中层干部,再到走上校长、书记的学校领导岗位,二十多年一路走来,经历过三个层次、三种类型差异很大的三所学校,受益于不同风格、不同个性的三位校长-----他们都是我专业成长道路上的良师。

我的成长正好与工作过的三所学校,共事过的三位校长相对应,大致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一)

1987年——1994年,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成了我入职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

1987年8月,我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附中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时的附中可以说是名师辈出,教学改革氛围相当浓厚,已经初步形成了探索课程改革、实践素质教育的雏形,给我以后的成长烙下了最深刻的影响。

张世定校长是直接影响我的第一位校长。在我的印象中,张校长每天“头势”清爽,精神矍铄,穿戴很“潮”,永远浑身透着一种“洋派”的气质,几乎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时尚的风向标。

难能可贵的是年近六旬的老校长,不仅自己保持着追求时尚的年轻心态,更是经常向年轻人推销他的“时尚观”——鼓励青年教师不要囿于传统,大胆创新。如张校长的穿着一样“引领潮流”的是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他的思想总是超前的,杜威、马斯偌、弗若伊德、人本主义、美育……从他的每一次讲话里总是夹带着很多新名词,以及当时各种与教育相关的最前沿的新理念、新思潮。他敢为人先,锐意改革,经常能敏锐地抓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从学校办学实际提出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和策略。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提出“德、美渗透,一体两翼”的办学思想、“引导发现法”的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景观课”的德育实践等一系列改革。附中的教育改革红红火火,学校生活丰富多彩,课程文化、实践活动生机勃勃,附中的教师和学生也都以思想活跃、综合能力强而闻名于同类学校。张校长的另一可贵之处是坦诚热情、大气宽容。对学校的“美育”等教育改革实践,校内有些教师也颇有微词,有的教师提出异见也常有激烈言辞,但张校长对待各种批评总是能够面带微笑兼听包容。

张校长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改革创新,对青年教师生活成长也总是热情关怀。两件小事我感触尤深。

一件是当时住校生活的未婚青年教师较多,早晚都要到师大食堂搭伙就餐,日常生活碰到不少实际困难,于是我们集体向学校提出为住校教师免费提供一个液化气钢瓶。张校长十分重视,很快责成总务部门办理。从此况亦军、何美珑、童自强等我们五六位“单身俱乐部”的青年教师开始过上了合伙开灶的互助生活。每天工作结束,青年教师们各展身手,炒几个小餐,围合小聚,其乐融融。

另一件是1989年的大年初二,张校长和副校长潘光博从市中心一路奔波亲自来到我在颛桥农村的家中慰问。当时我还只是一位刚工作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颛桥地区还是十分偏远的农村,共交只能到达颛桥镇,从镇车站一路向西走到我乡下的老家还需徒步四五十分钟。张校长一行边走边问、几经周折找到我家,当张校长、潘校长等领导意外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的感动真是无以言表!至今为止,张校长也是唯一来过我家亲自家访的校长。张校长的家访,也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让我感怀终身!

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走上校长岗位,回想起来,张世定校长的办学风范和为人品格值应该成为自己终身的学习楷模。

附中还给了我教学起步阶段最基础的滋养。当时学校名师云集,副校长、物理教师张越、语文教师褚守农、英语教师何林松、数学教师胡炯涛等都是八十年代末上海市最早的一批特级教师。我所在的语文教研组,恢复中学教师职称评审后,首评为高级教师就有5位,组内教师教学各有特色,教研氛围极为浓厚。

我作为语文组里最年轻的一位教师,得到了全组老师的特殊厚爱和悉心指导。全国模范班主任殷梅芳和老组长陈咸芳先后成为我的带教指导老师。我几乎每隔一天都要去听课学习,听完课经过自己消化后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在进行执教。两位导师也几乎每周都要听我三四堂课,“师徒”之间“全开放”,课后 “面对面”说课反思,点评指导像“解剖麻雀”一样细致入微,让我受益匪浅。组内其他教师的课堂也多给我开启“绿灯”——随时向我全开放,有时候还主动邀请我去上门听课。褚守农、彭世强、王传锦等几任组长尽管都在高中任教,也经常对我这个在初中部的青年教师关爱有加。每到公开教学,老先生们纷纷给我“集体指导”, 我也成为了殷老师、彭老师、褚老师家登门求教的常客。

附中当时的名师,多才多艺、身怀“绝技”,褚守农老师知识广博、功底深厚,连续八年不间断地参加上海高考语文命题,也是连续数届高评委语文组的阻长,分析点评总是鞭辟入里、深入透彻;彭士强老师谱曲唱诗(词)、朗读课文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物理特级教师张越副校长,不仅物理课上的好,动手能力特别强,还画得一手好画……。他们的“绝技”,几乎都在我的教学中给予过有益的帮助。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我参加一项教学竞赛活动,执教的是鲁迅的《孔乙己》。当时我正迷恋丰子恺的漫画,为了想让课堂生动一点,让学生对孔乙己的印象直观一点,我想到了把丰子恺漫画中“孔乙己”搬到课堂中去。但当时还没有“多媒体”,我正为此一筹莫展之际,张越副校长主动替我为“孔乙己”画像,六幅“孔乙己”栩栩如生、格外传神。

1988年上海启动“一期课改”,上师大附中成为最早的一期课改实验试点学校之一。刚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怀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开始带着朦胧而肤浅的研究意识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凡有各级各类的教学竞赛、公开课、展示课、交流课,几乎来者不拒,都踊跃报名参加,主动接受挑战,一度被戏称为附中的“公开课一号”。我也是在这样的磨练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教学逐渐走向成熟,多次获得“教学评优”一等奖。1992年,我在徐汇区首次职称破格评审中经过层层选拔突颖而出,提前一年晋升中级职称。可以说在附中7年,得益于附中的领导、附中的老教师和附中包容开放、和谐互助的氛围,是我成长最快的时期。

(二)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我工作生涯中第二个重要的驿站。

1994年秋,我由时任交大附中校长的许镇国同志推荐调到正在筹建创办之中的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学校(今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我在李首民校长的直接指导下,走上了学校中层管理岗位,开始学习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十二年中,我协助李首民校长与同事们一起艰苦奋斗,见证了一所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初中到九年一贯制再到完中的整个创业过程。在二附中,我刻过钢板蜡纸,用粉笔和钢笔手工排过全校课表,担任过教导、副校长,分管过教学、德育、科研。我在二附中的工作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杂”----可以说除了后勤之外的几乎所有学校工作都做过管过。正是在这样繁杂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与学校共同成长。

作为二附中的第一位调入的专任教师和最早的管理团队成员之一,与李首民校长共事十二年,得到李校长的关心和指导自然也最多。李校长与我,同是农村出生,在对教育的理解和做事的作风上有不少相似之处,思想与情感上有更多共鸣。

李校长教学管理兼长,又年长我十多岁,思想处事成熟老练,看问题常常独辟蹊径,见解独到,能一下子抓住要害看到常人未见之处;李校长学过扶犁,会做木工,精于算术,勤于笔耕,是位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望尘莫及;他作风务实,往往事必躬亲,以身示范,对我分管的事务也常常给以具体指导,言传身教。

二附中的创业发展之路,可谓是筚路蓝缕,充满艰辛。今天已经是上海“四大名校”之一的上海交大附中的“闵行校区”,跻身市重点寄宿制高中之列。公允地说,今天的办学成绩,跟李校长的务实勤勉、执著坚韧的工作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由于学校体制的特殊性,加之办学初期的规划和定位不够清晰到位,开办之初,学校居然还只是离交大闵行校区不远处偏僻一隅的一片荒芜的田野,连最基本的校舍都没有,这在九十年代初的上海,可能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办学案例。初期整整两年,只能借用交大子弟小学和交大闵行校区空置的工程实验室大楼一部分教室,开始了办学的艰辛创业。边办学、边规划、边建设、边调整,十余年中三次搬迁,四次基建,学校才初见规模,俨然像一所学校。李校长凭着自己对教育的信念和执著坚韧的精神,最初只有五六杆“枪”(五六个老师加盟),硬是克服了不知多少的坎坷困难,在一路风雨中走了过来。如今:队伍壮大了,校园美丽了,学校发展了,质量也提高了……。十年前一片杂草丛生的“希望的田野”,俨然成了莘莘学子们向往的“美丽的校园”,成了二附中师生们热爱的“精神家园”。

李校长对教育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不人云亦云,不迎合跟风,也不喜欢穿靴戴冒,有时甚至显得有些独立特行、不合时宜。他始终坚持以师生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认为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师生共同发展、“让师生终生留恋”的地方;办学应该“以人为本”,把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作为办学目标;校长应该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合作、自主发展的空间……。他提出了“和谐合作、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学生创设宜人的读书环境,让学生在充满书香的校园氛围中健康成长。

在他的直接领导组织下,学校从1997年开始组织开展了十多届“读书节”活动。“读书节”不仅成为了对学生进行文化学习、思想教育、情感陶冶、个性培养相融合的活动平台,也成为了学校文化活动的一个品牌。李校长追求“情理相融”的教育境界,他自己也是个性情中人,求真务实,重情重义。在二附中,李校长是学生们的宽厚师长,是老师们的思想领袖,是家长们值得信赖的真诚朋友。

我在李校长身边工作了十二年,耳濡目染,工作作风和学校管理的思想方法自然留下了李校长的不少影子。

(三)

2006年初夏,随着交大二附中体制从上海交大剥离,开始属地化管理,我成为调任地方学校的第一位干部,到浦江一中担任校长兼书记,开始了我在新的台阶上独立开展工作的时期。

在浦江一中,我幸运的遇上了我成长路上的第三位导师-----原尚文中学的特级校长管彦丰。

2007年夏,上海市教委为推进农村初级中学内涵发展,启动实施委托管理工程。我校主动申请,成为了闵行区唯一一所委托管理项目受益学校,管彦丰校长也因此成了我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导师。

说来也巧,管校长与李校长是师大教育管理系的同学,所以刚一接触就有了交流的话题,距离也就近了。虽是同学,但两位校长风格迥异。管校长坚持原则,刚柔相济,作风严谨,管理精细,关注过程,注重细节。比如:要给学生、老师做一次讲话,凭他二十多年校长的丰富经验,任何话题都可以出口成章。但他决不会信口开河、敷衍了事,每一次讲话都会认真“备课”,做好调研、写好讲稿提纲。面对他的认真,我们的任何懈怠马虎都会让自己感到羞愧。管校长知识全面扎实,他自己教历史,但通晓文理,大凡中学阶段的学科知识,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因此任何学科的课堂,他都进得去、听得懂、评课指导都能切中要害,讲在点子上,让接受指导的老师们心服口服。他对教育理论有很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认识,但他更注重的是与学校实际、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他的领导下,尚文中学成为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中薄弱初中转化成优质教育资源的一个成功案例。

作为上海市较早屈指可数的初中特级校长,不论资历还是经验,都足以让我们晚辈尊敬,但管校长在任何场合、任何对象面前,都保持着低调谦逊的本色。管校长与我,他是长者,我是晚辈;他是管理方、是导师;我是接受托管方、是学生。但是管校长跟我谈论工作,交换看法,从不居高临下,而总是抱以平等的态度、商量的语气,每有提示也总是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在管校长面前,我看到的是两代人之间无法超越的差距,无论是工作作风、管理经验、学科知识、还是为人处世的品格,我都感觉自己在他面前还像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学生。

三位校长,三所学校,数百位同事,伴我走过了二十五年的教师职业生涯。之后,我又调任到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担任校长兼书记。回眸成长,至今满怀感恩。

现在,离开学校工作已经整整七年,早就是“非此中人也”。写下这些回忆,完全也可以说是“自作多情”罢了;但是,“人非草木”,二十五年一路风雨、相伴走来,能不留下一点情怀莫?

34届教师节,情不自禁想起几位老师,写下一点文字,只因为教育也曾经留下过自己的情怀。(2018年9月11日)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