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疲于奔命的中国人
作者:张镭  发布日期:2018-06-03 21:38:30  浏览次数:2333
分享到:

最早告诉我,我是一个中国人,是我的父亲。父亲告诉得很周详,生怕我哪天走丢了,可以照他的这个地址找回来似的。父亲说,我们是中国人,住在中国江苏省宿迁县晓店乡青墩村八组。

十多年后,中国在,江苏在;宿迁、晓店名字在,内容变了;青墩和八组,则彻底不在了。

宿迁由县变为县级市,再升格为省辖市,晓店由乡政府变为镇政府。青墩村被并掉了,八组被拆迁大半,也不再叫八组了。

家乡的变化,折射的是中国的变化。我们这代人,不管幸与不幸,应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快、最大的时代。

这种大而快的变化,让一部分乡镇、村庄从中国的土地上消失,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在这种大而快的变化时代,中国人的疲于奔命,即便不令人担忧,恐怕也非好事。

我一直试图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下中国。突然觉得,“疲于奔命”就是个不错的词。

中国人都疲于奔命于什么呢?答案只有两个字:生活。“为了生命人们四处漂泊,”——这句歌词应该改作“为了生活人们疲于奔命”。

疲于奔命的中国人,的确过上了很好的生活。但过上了很好的生活的中国人,为何还要疲于奔命呢?是他们不满足于现在这生活,还是他们想往比现在还好的生活?还好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

比现在还好的生活,我确实想象不来。我只知道中国人现在过的这种生活,的确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怎么个不错呢?

不错肯定不止一个方面,每个人的心中自有他的好生活。我也有。我的好生活就是我现在的生活:读书、写作。但这种好生活显然不是大众最爱的生活。大众最爱的生活,是洗脚。

有这样一组数据——

截止2015年8月,北京有8600家不同规模的足浴养生店铺,从业者20万人,每天服务顾客430万人次。足浴协会统计,2020年北京足浴产业值将达5000亿元。

偶或地,我也洗脚。不过,洗的不多,而且没把它当做最爱。但足浴店的老板告诉我,说洗脚才是最好的养生。

中国人为何都爱上了洗脚呢?因为养生?

养生是个很玄的说法,我不大信。我只知道,洗脚是因为人们累了,想解解乏。我偶或去一次足浴店,一坐下就能听到大厅里传来雷鸣般的鼾声。即使不大打鼾的女士们,也大都睡得很香。可见,足浴店不仅是个放松脚的地方,也是个睡觉的好地方。当然,这个地方好睡觉,是由于脚太累了。

脚为何太累了呢?疲于奔命奔的。

在足浴店里看见那些疲惫的人们,拖着一个疲惫的身子,歪着一张疲惫的脸,说实话,怪令人同情的,倘是我的亲人,我大约是能够洒下泪来的。

看着那一张张疲惫的脸,我的心在问: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他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的疲于奔命,真的只是为了生活?难道他们现有的生活不足以活命吗?年纪并不大,就这么疲惫不堪了,即便更好的生活来临了,他们是否安享得了呢?长期的疲惫不堪,看不到尽头的疲于奔命,这副肉身岂有不生病之理?为了生活,为了美好的生活,我们都应该奋斗,可是,如果为了生活,为了美好的生活把我们的这副肉身早早地给牺牲了,即便生活再美好,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又值得我们这样去奋斗吗?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活着才是最美好的。如若活人活得那么疲惫,活得那么憔悴,活人的意义可就谈不上了。

偶或地,我也会去一次足浴店,洗洗脚。我也去,却并非我也疲于奔命。我也去,乃是医生的要求。医生建议我,不时地要去洗一次脚,为的是将来不得糖尿病足。

我不疲于奔命,是因为我的薪水足够我的生活。足够我的生活,我认为这就是极好的生活。至于更美好的生活,不能说我不曾想过,而是我想过了之后,觉得那更美好的生活,固然充满了诱惑,但要实现之,则必须疲于奔命,而且,即便疲于奔命,也未必就能十拿九稳地得到。

一想到疲于奔命,就像看见面前横沉着一道蛇阵,或几只饿狼,我就退缩了。

一退再退,退到了我今天这副天地,一副悠哉、美哉的天地。

许多人夸口,说他早已与世无争,一切都看透、看淡了。当我看见他们仍旧一副疲于奔命的劳碌相时,我就知道他在撒谎。一个仍旧疲于奔命的人,他怎么能与世无争呢?真正与世无争的人,他会疲于奔命吗?

洗就洗吧,不就洗个脚吗,中国人都累成狗样了,还不让他们像人一样地享受享受?我这想法,一看就知我不是一个疲于奔命的人。因为,我把洗脚的事想得太过简单了。而人家却从这洗脚里头发现了大问题——中国人的阅读问题。

中国人的阅读问题?洗脚与阅读,这哪对哪啊?

可是,我可真没搞错,我看的可清楚着呢!这是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比较长——《洗脚的人比看书的人多,这就是当下中国的阅读状况》。

不谈标题,只谈这个发现。什么发现呢?当然是“洗脚的人比看书的人多”这个发现了。

这个发现,值得说道说道,因为它不只是当下中国的阅读状况,也是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不关心当下中国的阅读状况,但我不能不关心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

实际上,这是两个互为表里的问题。透过当下中国的阅读状况,可以窥见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而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下中国的阅读状况。

既然,当下中国的阅读状况,是洗脚的人比看书的人多,那么,也就不难观照出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

也许,透过这种观照而得出的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多少会有些令人沮丧。因为,无论怎样中国人都不愿看到这样的现状。

也许,透过这种观照而得出的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并不确凿,甚至不足信,那么,确凿的中国现状,令人深以为信的中国现状,又是怎样的一种现状呢?

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的确要比洗脚的状况复杂许多,深刻许多。不过,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盛世。

那么,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就是“盛世”这两个字?用“盛世”这两个字,便能够概括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了?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盛世。其实,“普遍”这个词,并非来自于人民,而是来自于中国的新闻媒体,比如各级党报党刊,各级电视台或官网。

要我说,是盛世,但盛得不那么令人愉悦。

因为,这是一个国人热衷于洗脚的盛世,是一个洗脚的人多过看书的人的盛世,更是举国疲于奔命的盛世。

国人为什么爱洗脚呢?答案只有一个字:累!

累了,就要歇息,怎么个歇息呢?方式固然很多,可中国人偏爱洗脚。难道人最辛苦的是自己的这双脚吗?难道脚休息好了,一切便OK了?

为此,我特意寻问洗脚的师傅。别看洗脚的师傅年纪不大,文化不高(初中毕业),工作时间不长(来足浴店不到一年),可小伙子对脚的认识,显然比我要厉害多了。

我称他小师傅。小师傅告诉我,说脚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人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压在我们的脚上。“所以,”他说,“我们要善待脚。”

经他这么一说,我还真的心疼起脚来了。

可是,脚为何会这么累呢?是因为我们的疲于奔命吗?我们为何要这么疲于奔命呢?

我不疲于奔命,所以我不感到脚累。不感到脚累,未必什么也不累。生活在当下的中国,活得很滋润的人不多。我的脚不累,那是因为我没有像他们那样疲于奔命。但我的心却累。何以心累?我发现,原来我也累在脚上。不是吗?中国的未来,靠的是中国人的双脚,双脚走出幸福路,也定能走出幸福的未来。可中国人的这双脚,还未完全走出幸福来,便累了,不得不洗脚了。未来还要不要走下去呢?

我认得一医生,他充满忧患地说,中国未富先老,未富先病。那个洗脚的小师傅说,现在的人未老先衰。从一双脚上可以看见他们浑身的病。

还是这位小师傅,我问他,自己洗脚不?他的回答真是亮了:不洗!因为我们不疲于奔命。

那么,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才疲于奔命呢?小师傅说,像你这样的老板!我说,你看我像老板?他说,反正能来消费的,在我们眼里都是老板。

“你怎么就不疲于奔命了?”我有点不依不饶。

小师傅依然憨憨地笑。“咱们做这种小事情的,哪里够得上疲于奔命?”

天啊,疲于奔命难道都是些干大事的人?干大事的人才爱洗脚,才不读书?照这么说,读书的人都是干不了大事的人?想想也不无道理:没有大事可干,有大事也干不成,再不读点书,还不成废物了?

但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为什么疲于奔命的那些个人,爱他们的脚胜过爱中国的书?难道中国的书解不了中国人的脚疲乏?

我把头脑都想疼了,愣是找不到令我满意的答案。但要我绕开这些问题,我又做不到。面对这个令我心累又心痛的问题,我想到了我们这个国家的沉重,我们文化的沉重,我们体制的沉重,我们信仰的沉重。但中国人活在这样沉重的空气里,他不应当只感到脚沉重,他应当感到心沉重。

脚沉重,洗一洗,轻松多了,可心沉重,怎么办?有洗心的地儿吗?如果有,肯定比开洗脚店的还要多,还要赚钱。

身为中国人,他最大的无奈,就是心累的时候只能洗脚。

读书改变命运。在这个国家,这个说法有时并不管用。管用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当“关系”依然大行其道,并左右着读书人的命运时,谁还会去读书呢?

最近有一台湾教授,叫徐世荣,他批评我们的知识没有灵魂。这个教授说:“知识应是主观的建构,它必须存活于‘怀疑批判及自由诚实的环境里’,若无‘怀疑与批判’,若无‘自由与诚实’,这种知识是没有灵魂的,没有批判力的知识无法引燃人们对它的热情与渴望。”

中国人有个特点,允许自己口诛笔划社会的种种不是,不允许外人说三道四,哪怕别人说得全对,我们也极反感。我们把这种人的这种特点,叫作爱国。天晓得,这是什么鬼爱国!

台湾的这个教授,虽不是外国人,仍旧逃不脱我们对他的批驳。我是爱国的,可我不是他们这样的爱国。台湾的这个教授,说的话我是认同的。

且不说我们的知识有无灵魂,单说“怀疑与批判”、“自由与诚实”的学术环境,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呢?

如果连这样的环境都没有了,读书又有何益?

当中国人累了,他们不去洗脚店洗脚,你叫他们干点什么?

把脚洗舒服了,好继续疲于奔命啊!


上一篇:人类大逃离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