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谈国学经典
作者:李宗林  发布日期:2018-01-25 23:01:22  浏览次数:1967
分享到:

前段时间我经常谈《道德经》的要素,以往我也经常抄写道德经的内容拍摄给大家看,实际上我并不是秀我的书法有多好,我自己知道我的水平实在有限,重要的是内容,能否让大家了解道德经的内容,这才是我的发心。我个人也是花了三年多的时间,首先是脾气好了很多,将原本做的不到位的事情如今有所改善:比如争论中我非得分个高下出来证明自己正确,比如做事的时候爱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忽视别人的感受;比如经常不主动联系爸妈让他们担心,有时和朋友说话不尊重,伤害到别人。之后呢,发现了罗大伦博士讲的道德经内容,我上课途中,回家路上就一直听,花了一个多月把整本道德经的讲座听完了,这课程本来是一天十五分钟,一共三百七十多讲,我就没事的时候拿来听,发现罗大伦博士有他独特的见解,又拿着从古到今,从中医到战争到法律的层面结合科学理念让我们理解道德经并非古人愚昧,而是可以与时俱进的一部思想著作,首先这个大脑皮层对于边缘系统冲动的克制这点我就经常提到,罗博士借鉴了王弼,河上公,严君平等等先师的观点之后,结合现代通俗理念然后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讲授,纯公益,而又开始讲这个《弟子规》,从而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之前母亲强烈建议我读弟子规,但我却当成耳边风,认为那是小孩子启蒙学的,我这么大为什么要学呢?我错了,实际《弟子规》是把儒家经典汇成诗歌的形式使其朗朗上口,全都是按着国学经典来编写的,清代的秀才李毓秀将儒学经典编成诗歌用来教导学龄前儿童,尤其是这农村地区啊没有教育普及,用这个弟子规来作为普及德行理念。咱们真别笑话古代人,罗博士拿弟子规来讲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接近四书五经的内容,想想我自己创越到古代去都是属于没文化的那一类人,四书五经没读过都没法考试。网上抨击儒学,说这是统治阶级借来蛊惑人心的思想,培养奴才的手段。甚至许多家长反对自己孩子学习《弟子规》,无条件服从嘛,不讲自己的人格独立嘛,培养奴性的嘛。《孟子》第一页上来就讲孟子怎么喷梁惠王的,梁惠王说先生远道而来是带给我什么利益呢?孟子说:“大王为啥一定要讲利益呢?我是来讲仁义的,你讲利益,你手下的大臣也讲利益,那么他们会为了利益杀害你,所以我来讲仁义,有了仁义才能更好的保证国家的运作。梁惠王一听:“呦,不错不错。”请问这是培养奴性吗?你要是培养奴性,是不是该唯唯诺诺的服从就行了,大王喜欢听什么咱们说什么就可以了,为啥上来就反驳呢?我呢,没读多少,但我知道这个典故,也就知道这书读了对我有益,而不是像有些没读过儒家经典的人无凭无据的喷国学思想,如果您稍微读过一两页都不会这样说话的。可是网络的力量太强大了,其他人一听,呦这是培养奴性的,孩子学了没有自己的思维了,就是任人宰割的下场。你那个《弟子规》呢,是清代统治者拿出来教化百姓,培养百姓奴性的,有的人又说弟子规是最近才流行起来了,那么,最近才火,还拿来教化百姓培养奴性...这两者结合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合逻辑了?就是说清朝的时候不一定火过,那么清朝统治者未必拿这本书来奴役百姓思想,这本书它本身也是不讲如何控制别人思想的,否则除四旧的时候估计这书也得被除掉了。

我之前觉得《弟子规》这种学龄前的水平怎么能教导我呢?看不上,觉得难登大雅之堂,我好歹是个大学生。现在看来我错了,别看一句话就三个字,实际上可以剖析出很深邃的内容来。我就拿“出必告,反必面”来举例子,咱们没几个做到出门了和父母打招呼告诉他们去哪里的,然后父母对于你行踪不知道是否安全,不知道你究竟在哪里,如果有意外情况父母该到哪里去保护你,这样父母心中实际上是一片空白的。包括一个团体,你个人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很潇洒啊,把手里头工作放下也没交接,也没有通知任何一个人,觉得自己洒脱嘛,那么少了你这一个环节,工作如果没法进展了呢?这无形中会带来多大的损失呢?在家里咱也追求潮流,不通知爸妈去哪里了,啥时候回来,都没说,一趟飞机跑去外地了,那出了事父母怎么办?养了这么大的子女就这样出事了?他们不内疚吗?不会伤心欲绝吗?咱们中国人很讲规矩的,现在是缺乏诚信缺乏忠诚讲利益的年代,那么这样的思想理念就更重要了。那么反必面也是,回来了要见到父母问候打招呼,问他们身体好吗,这几天过得怎么样呢?这都是规矩,为啥要这样,原因就是人只是大道运行中的一个小片段,寿命和这浩瀚宇宙一比就如同一秒,在这一秒的时间里应该倍加珍惜亲人。您要是拿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那么我也能告诉您,大禹这是把大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了,因此能做出巨大的牺牲。咱讲的再刁钻一点,实际上大禹是个优秀的领导者,但是他不是个模范丈夫。

实际上,家庭是未来走向社会的演练场所,您能保证家庭和谐了,那么进入一个群体您也就知道如何守规矩了,守规矩的同时要明辨是非,这个是非不等同于利益的分配的公正,而是在于每个人做的事对于团体是否有利,您要是为了少了几百块钱奖金而明辨是非,恐怕会因小失大的,如果踏踏实实按着道的法则,又按着儒家经典教授的德行来做事,想必这个名利地位啊都是会来的,但咱们别把心思放在名利地位上做事情,才可以心无杂念的保证质量。实际上,国学体系教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一个是道的层面一个是德的层面,如果不讲道,那么大家不会有德行,因为这个德它没有靠山,靠不住,做了觉得自己亏,没有看清世间的本质就无法善待别人。所以先讲道,再讲德。咱是德讲了不少,也不缺乏心灵鸡汤的宣传,然而收效甚微。这就如同做中医的开了药方,这药方把君药去掉只配了臣药,那么你说这药吃了能管用吗?同理,咱们做学问,也要讲先后顺序,有主次,首先搞清楚所以然,其次再去了解它的表象,它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只有这样才叫透彻。我个人呢,实际上对英语并不了解,我只是背,知道中文意思,仅此而已,实际上如果要学英文,咱应该把词根理解了,然后知道派生词,这样知道了根源才能知道其后引申的词汇,窃以为,守规矩,是每个人的本分。而拘泥于形式,则是要不得的,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都是如此。做事,动中求静,贵在形劳而神逸。做人,静中求动,谦虚本分的同时求进步。


上一篇:浅聊之后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