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丹青绘就“长城魂”
作者:刘自刚  发布日期:2016-03-25 20:53:22  浏览次数:2797
分享到:

 小时候对长城一直十分仰慕,但就是没机会去目睹这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万里长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偶然在画报上见到关山月先生《长城内外尽朝晖》和白雪石先生《长城脚下幸福渠》的画作后,使我愈发渴望去长城游览并由此也萌发了描绘长城的想法。

一九九三年底,恰好我有幅作品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即现在国家中国画院)展出,于是就想借赴京参加画展开幕式的机会去趟长城。开幕式结束后我先去了人民大会堂,因为这里陈列有关山月和傅抱石二位先生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精心绘制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作。由于这幅画上方“江山如此多娇”为毛泽东亲笔题字,故这幅作品又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极为难得的一幅佳作,既然来京我当然也不能错过一饱眼福的机会。这幅画作构图气势磅礴,展现了祖国山河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色,既有五岳名山和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也有长江、黄河……,尤其是在画面上方经过画家再三斟酌后别具匠心,恰如其分地描绘出的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令人浮想联翩和品味无穷。当见到画面远景中连绵起伏的长城时我愈发怦然心动,于是在第二天一早就乘车去了北京延庆军都山关沟古道北面地带的八达岭长城。

历史上始建长城于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后经秦代为此耗尽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但如今在八达岭见到的长城基本上均为明代所建。这里的长城始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为明代修建至今保存较好的一处。八达岭长城为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地势险要,山峰陡峭,城关坚固,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曾挥师于此攻陷北京城,乘车沿途还能见到他骑马征战的高大塑像。八达岭因“京北第一屏障”而著名,也因见证过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而为后人慕名到此一游。

八达岭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又因长城愈为险峻。沿石阶攀至长城烽火台处极目远眺,雄峻起伏的山脉和广袤的塞外风光尽收眼底,“不到长城非好汉”之激情油然而生,而此时也方能领悟到画家关山月、傅抱石先生《江山如此多娇》气势磅礴意境的感染力。虽然冬季长城的景象不如《江山如此多娇》那般气象万千,宏伟壮丽,但连绵起伏的褐色山峦和斑驳的城墙却给人有着冷峻、肃穆之感受。这种景色具有另番深沉的创作底蕴内涵,值得回味梳理。

去年九月,为纪念邓小平和习仲勋“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30周年,中国长城学会和《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了“中国梦之旅——《长城魂》”大型主题系列书画活动。在接到组委会通知后,我打算创作一幅作品参加这次书画展,借此了却自己描绘长城的夙愿。由于创作参展的作品主题为表现长城题材,所以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我对关山月和白雪石两位先生描绘长城的作品给以了品赏借鉴。

关山月先生创作的《长城内外尽朝晖》为全景式构图。他以传统长条皴和小斧皴勾勒技法加之朱砂重染描绘了陡峭挺拔的群山峻岭和烘托出长城的巍峨宏伟气势。在画面下方一望无际的塞外景色中,既有纵马放牧的牧人和羊群也有挺拔的胡杨树和苍松......。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鲜明色彩。这幅画构图气势磅礴,色彩艳丽,景象宏伟,体现了“岭南画派”的绘画特征,具有鲜明的东、西方绘画交融特点。《长城脚下幸福渠》画作是白雪石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与他人共同创作入选全国画展的一幅作品。扎实、精致工到的传统技法和新颖的构图是这幅画作的显著特征,而与关山月先生创作手法截然不同的是白雪石先生和他人在创作《长城脚下幸福渠》中,采用“青绿山水”的画法展现了燕山长城的春和景明秀美风光。关山月和白雪石两位先生创作的长城作品固然对传统技法有所突破,但因两幅画作均创作于文革年代,故或多或少地在作品中表现出了“红、光、亮”的创作模式,这也是《长城内外尽朝晖》和《长城脚下幸福渠道》两幅作品的缺憾所在。此外,这两幅画中的长城都并非为画面主体而处在远景仅起点缀作用,淡化了“长城”的画面主题。

参与全国性书画展览尤其是“司空见惯”的主题性书画赛事活动,必须要在创作上标新立异,敢于突破他人雷同老套的创作手法。因此,我在创作这幅作品时首先对作品的主题进行了一番提炼构思。长城作为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尽管在历史上未曾抵挡住匈奴鞑虏和日寇的入侵,但其宏伟、磅礴的建筑气势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我在作品构思时特意选择了两堵长城的断壁残垣作为画面主体,寓意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战乱、屈辱和苦难的历史。画面上方陡峭山峦上屹立的烽火台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生存的意志;画面正上方中间一轮蓬勃跃出的红日寓意为中华民族振兴、崛起实现“中国梦”的活力和生机。对此幅作品的创作构思我比较满意将作品标题确定为《甦醒》,与“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主题正当吻合,

一幅作品的创作成功当然还得取决于题材与创作技法的巧妙结合。我的美术创作主要侧重于工笔画创作,这种画讲究传统的“三矾九染”技法,创作中耗时劳神。近几年我对其技法进行了创新和探索,尝试独创了一种“斑皴工笔”技法。这一技法着重体现画面肌理性,对表现沧桑、古朴性题材有较强的视觉效果。由于这一技法创作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故深受业内行家和权威人士认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画展并获奖,一些画廊和拍卖公司也较为看好这种风格画作。在创作《甦醒》这幅作品时我仍旧采用了这一技法,试图在作品中营造出长城历经沧桑,斑驳古朴的视觉效果。此外对画面色彩也做了大胆尝试,采取冷暖色调对比烘托画面气氛,整幅作品既不“火”又不“冷”,力求色彩格调和谐。这幅作品完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并有幸被组委会评为佳作入选了“中国梦之旅——《长城魂》”大型主题系列书画展,也终于圆了自己四十多年前描绘长城的梦想。

 2015年5月24日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