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

铁凝早期作品《灶火》和《麦秸垛》的分析(1)
作者:萧虹  发布日期:2015-08-20 18:59:57  浏览次数:3890
分享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悉尼大学教授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选读课程,阅读了大量女作家的作品,包括铁凝早期的作品。在她的这些作品中我对短篇小说《灶火》和中篇小说《麦秸垛》特别感兴趣。原因是这时的铁凝虽然还是比较稚嫩,但是我已经可以感受到作品中一些暗流。她在似乎比较恬淡的农村故事里,埋藏着一些足以震撼读者的理念。让我通过对《灶火》与《麦秸垛》的分析试图解读铁凝作品中的性别暗流。

《灶火》是铁凝相当早的一篇小说,第一稿完成于1979年,而于1980年定稿。这篇短篇小说是写40年代从军的农民灶火和同年代参加工作的女中学生小蜂命运的比照。《麦秸垛》是80年代中期的作品,是对下放到农村的青年和农民生活交错的描写。在这两篇作品中潜伏着一股性别的暗流。

有评论者曾经说过,在八九十年代的女作家里,铁凝是最不可能被称为女性主义作家的(虽然这种说法对铁凝后期的作品来说,是必需修正的)。铁凝前期的作品似乎戴着无色的平光眼镜,对现实只是忠实地反映出来,不作任何放大与折射。

对八九十年代的女作家来讲,女性主义是一个极热门的题材,为何唯独铁凝不热衷于此呢?纵观当年的文坛,作为文坛新秀,铁凝不但要与同年龄层的女作家如王安忆、张辛欣、张抗抗等人相提并论,也必须和老一代的张洁、茹志鹃、谌容分庭抗礼,如果她跟着潮流走,势必很难出人头地,也许是这个原因,铁凝决定独树一帜,写农村的人和事。同时,我们知道,孙犁是提携铁凝的前辈,铁凝前期的作品深受孙犁的影响,而孙犁正是以写河北农村著名的。郜元宝甚至认为孙犁和铁凝是属于一个谱系的①。

然而从性别的角度来看,这两篇小说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性别角色的倒置,二是女性性欲的叙述。

性别角色的倒置

虽然此时的铁凝似乎没有刻意去写与性别有关的情节,但是只要有心去体察,我们不难看到铁凝对性别的态度。也许这时的铁凝并非有意识地安插她的性别观在作品中,但身为女性,她不可能对性别没有看法,而这些看法也就在她的作品中油然而出。

在《灶火》中,铁凝放进一个有趣的性别角色的倒置。40年代当女学生小蜂和她的同伴寻找队伍的时候,她们碰见时为连队炊事员的灶火,他为她们带路,并把她们背过一条涨水的河。后来小蜂被安排为连队的文化教员兼在厨房帮厨。她便天天跟着灶火干活,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在男作家的作品里,也写男性知识分子与农村妇女之间的关系,而往往男性知识分子站在强势的地位,作为老师或开启智慧的人。直到80年代,这种情况还没有改变,甚至变本加厉。比如张贤亮写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绿化树》中的男性知识分子在享受农村妇女所给予的精神与肉体的安慰和滋养后,在政治情况好转以后,他们可以回到城市过其写意的知识分子生活时,他们就毫不迟疑地抛弃曾经给他们恩泽的妇女。而他们引用的借口是堂堂正正的,也就是:他们要回去实现他们远大的志愿。

作为女性的铁凝,她笔下的两性关系就很不同,在《灶火》中,三十多年后(在改革开放后),小蜂重回当年她们驻扎过的村庄时,她已经成为一个作家,而灶火却是生产大队的一个普通农民。从陪同小蜂下乡的干部的态度很清楚看出谁占据强势、谁占据弱势的地位。小说开始是这样描写灶火的家:  

他把柿子筐放到团庙门前,从门框上摸出钥匙开开门,一下子就像扑进了一个无底洞。因为这间有着中世纪建筑风格的屋子里,不用说是黄昏进来,就是大白天进来,也是伸手不见五指。这不光是因为窗子低小,或是院里那棵从不结果的沙果树遮住了阳光,最根本的原因是四周墙壁和房顶都被火熏陶得像涂了一层墨。②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