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八百秀才”是知青?
作者:张奥列  发布日期:2015-05-09 08:44:21  浏览次数:3758
分享到:

如果有人说,散文大家秦牧、粤剧泰斗红线女是知青,你会相信吗?但确实有媒体如此称谓,不啻令人悲哀。

近日读报,偶尔看到某报一篇关于英德茶场的报道,因用“知青情浓”作标题,故而引起我的兴趣。作为当年的知青,对那段磨难的经历,那种无奈的记忆,确实有种“情结”。但是什么情结呢?是怀念、自豪?抑或自省、慨叹?肯定会因人而异,不尽相同。

我要说的是,这篇报道把“上山下乡”与“五七干校”的历史背景混为一谈,显然是一种误读和误导。报道中说,当年5000知青到广东英德种茶制茶,这没错,但又说,这批知青还包括秦牧、红线女等省市报社、省文化单位的“八百秀才”,这就有点张冠李戴了。要知道,知青,是指当时还未参加工作的中学生、大学生,被领袖一挥手,卷入“上山下乡”的浪潮,他们大都是十来二十岁的年青人。而那“八百秀才”,却是在职的记者、编辑、作家、画家、艺术家等文化人士,他们大多是有社会阅历的中年人,也有参加工作不久的年青人,更有新中国成立前就在解放区和国统区工作的老前辈。他们到英德茶场,并非“上山下乡”,而是被军宣队、工宣队驱赶到“五七干校”。上山下乡与五七干校有同也有异。同者,都是被劳动锻炼,被思想改造;异者,五七干校还有政治审查、身份甄别的性质。那些年,许多家庭,父母去干校,子女上山下乡,家里空巢,有的甚至被逼迁。这是现代社会反文明的奇特现象。

报道中提及的秦牧、红线女等那批文化名人,我曾与他们中的一些人共事,也听他们谈及过到英德种茶、劳动、受审查的往事,但从没看出一种高兴的心情,或欣赏的态度,只是深深地舒了口气,每个人都庆幸自己终于走出干校,重返工作岗位。顺境者,只当作人生的一段荒诞插曲;逆境者,则是一段不堪回首万劫不复的生活教训。这一辈人,已有相当一部分人陆续离世,健在者,肯定对这段奇特的历史有深切的体会、深刻的认识。

我无意责怪报道者,相信他们都是生活在当下的年青人,对历史可能不知情,下笔或有误解。但我悲哀的是,上山下乡和五七干校都是所谓“文化大革命”的产物,而文革距今才三十多年,上山下乡和五七干校的亲历者仍大有人在,而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社会就有人出现健忘症,对非正常年代的史实混淆不清。倘若这辈人都走了,这段历史留下的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的后人又会怎样去书写呢?我惊讶的是,报道以欣赏的态度来谈及“八百秀才”往事,无疑是以历史的伤痛作商机。我不反对以“八百秀才”作英德红茶的品牌,这些人、这段历史应该铭记。但把“八百秀才”与历史作错误嫁接,作为“感恩知情、纪念知青、延续知青精神的品牌符号”,委实是对历史的无知与曲解吧。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