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你从哪里来?(二十七) 跑“霉老二” 
作者:尹怡红  发布日期:2017-05-09 13:27:51  浏览次数:2117
分享到:

图为我大舅婆婆刘启蓉,我外婆严惠君及儿时的五舅舅和家母。原照珍藏于昆明家中

前面写定居绵阳为时略早,回过头来继续讲还住在乡下老家的时候。

家史031.jpeg

你若问四川老辈子,兴许尚有人记得当年称跑“霉老二”。笔者意非褒贬,只为保持故事的原汁原味。

三十年代中期,四川乡间风传:“霉老二来啦,已经到某乡某镇、某村某里啦,凶得很,赶紧跑……  霉老二要喊地主庄主出钱出粮,不出就要背火背篼,啥子是火背篼喃,就是铁桶里头装火炭,光胨胨拿给你背起……  霉老二不进城,要躲就朝城里头躲……”

传闻真假莫辨,你跑还是不跑?蒙阳离成都近,情势其实没那么严峻。外公不甘久住乡下,自然愿意跑;有机会回成都,外婆肯定也积极。

动身那天,订好的两乘滑竿儿(一种比轿子简易的人力交通工具)大清早就来到李家门口。一乘将我妈李茂华和我五舅舅李荣敷放上去,中间一塞大包换洗衣物,面对面坐好,姐弟俩高兴无比,朝与我外婆乘另一架滑竿的我四姨妈李少华炫耀说,你看我们俩可以一路摆“姑姑宴”做游戏。不料外婆那架滑竿,带着我四姨妈,外加一箱必备什物,钱币细软,抬夫一起身,两根虎口粗的竹竿子都弯得兜起来了,太重,走不成。时辰不待,抬夫又在催,外公便从 外婆身旁抱出我四姨妈,留给在乡下家中的大嫂照管。滑竿如期出发,外公纵身上马,护随在家小前后。我四姨妈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在他们身后渐行渐远,事态始料不及,外公只得行此下策;外婆牵肠挂肚却又别无他法;一路上,我妈、我五舅舅姐弟俩也变得默默无语。

虽然不久后也将四姨妈接到了成都,可当时那番突变与惊骇,使四姨妈稚嫩的心灵受到重创,一种被遗弃、被轻视、被另眼相待的心理阴影大半辈子都挥之不去。不过,过早经历了一段时间离别父母,同时也励练了四姨妈特立独行、处事果断的优良特质。

(外婆讲这一段听起来只有他们一房人跑成都躲“霉老二”,大外爷一房人都留在乡了下,但在外婆的娘家拍的照片里又有李家祖婆李赖氏,他们是否也带着外公的父母去成都了?只好先写出来,等呈交四姨妈,听她指正后再作改动。)

话说我妈我五舅舅姐弟俩到了成都我舅爷爷家,马上和他们的大表姐严蕴霞、还有与我妈同年的表兄严智陶打得火热,四个孩子每天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对外婆来说何尝不是一样的乐。重新住进生于此长于此的宅院,再次和自己娘家的嫂子、弟媳朝夕相处,简直是几年难圆的美梦成了真。在外婆99高龄的一生中,意念中的圆心始终在成都,在文殊院一带,那里不但是她幼时的居所,更是她一生的心灵家园。

那时候的娘家,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底气、是靠山、是后方、是港湾,是世界上最松爽、最释然、最无拘无束的地点。回娘家从兄嫂、弟媳那里所受到的礼遇,除了与当今一样的客气与热情,更有无微不至的关切、体贴与善待。我在想,成都小朋友的游戏“姑姑宴”(昆明叫“过家家”),为什么称“姑姑宴”,应该就是姑姑回娘家的真实写照:小朋友见闻中最亲切最隆重的场面。

娘家的门永远为女儿敞开,女儿想住多久住多久,父母早逝,妹儿也一样。但是这一次,外婆主动提出要从娘家租一院房子单独住。为什么呢,一来这次不是走亲串戚,而是长住,同时外婆发现已经怀上了第四个孩子,有孕在身和届时要生产,有自己的家才方便;二来我外婆心里盘算着要利用这个机会鼓励我外公静下来开个皮坊,她好用自己少时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才艺帮助自己的夫君在成都立业。兄嫂理解妹儿的用心,没有虚让,将一处院落打扫出来交给外婆一家,给予各种优惠和方便,象征性地收取些房租,好让妹妹安心在成都长住。

后来外婆又生了三个女儿,小孃李书华居中,应该都生在成都(回头要找小孃问一问再做删改)。皮坊也开了张,外婆帮衬着外公经营,但没有像她娘家上辈一样做皮箱,而是根据时下流行做皮鞋。大外爷依然在重庆等地闯荡蹬打,长房家眷依然留守乡下。祖爷祖婆时而回乡下,时而住成都。

当时大外爷大概做一些囤积倒卖的生意,因为家母记得有一段时间家里总在吃花生,换不同做法,煮、炒、盐浸……家母本来很喜欢吃坚果核仁之类东西,起初高兴,可持续很久老在吃花生,都吃伤吃怕了。据说是她伯父在河边租用的货栈被水淹了,赶忙贱卖了受潮囤货,没卖完的几包就带给家人吃。祖爷祖婆因怕受过潮的花生不经放,坏了可惜,命全家人加紧天天吃。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