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感悟与沉思--有关文学批评的断想
作者:庄伟杰  发布日期:2017-05-08 20:59:46  浏览次数:2314
分享到:

1.文学批评的旨趣是要与创作产生互动,而非“带动”;是要与作家平等地“对话”,而非“对质”;是要对文本进行有的放矢的读解,而非刻意“肢解”。

2.一种别开生面的批评文本,应以独特的姿态、敏锐的洞识和从容的速度展开具体化的阐释,既言之有物又文采斐然。喋喋不休会糊涂自己也糊涂他人,而简单说教则会令人产生厌烦。

3.除非清楚自己对所要批评的内容了然于掌,否则最好不要轻意动笔。一旦动笔,就要对它进行理论上的定位,即在理论的展开和驾驭中作出审美体验的概括。或者,在第一时间作出自己明晰的判断和评析。否则,就失去批评的意义,也无法赢得读者足够的尊重。

4.大作家王蒙说过:“作家应学者化”。倘若此话言之成理,那么,“学者也应作家化”。其意是指理论批评应像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带有创造性的写作一样,力求真实、深刻、灵动、大气,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批判精神。

5.尊重作家的劳动成果就是尊重自己,但如果一味用赞美代替批评,并主动去适应对方,批评的必要性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或尊严。

6.批评的价值在于批评的眼光和评判水准。独到,才是批评的生命品质;自由,乃是批评的理想境界;良知,则是一个合格批评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修养。

7.溢美辞藻的滥调、空泛评介的套话、盲目定位的武断,只能是伪批评,那是对批评本身的践踏和贬值,也是批评主体自身的愚劣或异化,更是文坛的一种悲哀。就此而言,质疑的勇气、尖锐的激情和真切的发声,尤为显得难能可贵。

8.观念解放是批评的核心,思维更新是批评的关键,文本细读是批评的基石。

在寻找中选择到准确而合适的角度,方能游刃有余地感知、透视和把握对象的深度、广度乃至精神向度,显示出对批评精神的坚守和捍卫。

9.真实而且拥有独立、自足价值的文学批评,应是一种智慧的高蹈,一炷思想的香火,一台出色的演说,一席观点的律动。

10.在某种程度上,批评比创作更讲究语言的张力效果;同样的,批评比创作也更注重坦率或直说。前者让批评更活泼、生动、灵敏和充满诗性智慧,后者则使批评更从容、精辟、响亮和富于渗透力道。

11.作家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潜藏在艺术形象之中,或通过迂回曲折的方式绕个弯去表达自己的见识;批评家却不能依样画葫芦,唯有以径直的方式抵达作家的文本世界,在发现和感受中加以独特而本真的诗学阐释,遮掩或绕弯子绝非是批评的强项。

12.学术重在积累和规范,理论重在体系和支点,批评重在理念和发现。

13.一种独到、坚实且充满活力的批评话语,问题意识的支撑是其生命线路,关键概念的支撑是其主要构件,范式的支撑是其自身框架,学理的支撑是其栖居之所,价值的支撑是其核心意义。

14.任何批评倘若缺乏思想与理念作为支柱,局囿于套用外来理论模式,或搬弄是非大放厥词,或玄虚空谈坐而论道,都有可能导致批评自身的功能产生钝化和虚弱,更难以掩饰思想的贫瘠或乏力。

15.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写作实践,也是一种诗性言说。自由独立的情怀、严谨理性的评判、鲜明真诚的姿态、思想开放的立场,才是人们期待视野中具有自主意识的理想批评,进而生发出深化学理、提升精神和推动创作的效应。

16.好的评论之于创作实践,是一种对话,一种呼应,一种契合。通过评论,文学文本才得以有效的评判、阐释和价值定位,好的文本方能得以经典化并进入文学史的视野。诚然,文本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批评建构出来的。进一步说,好的评论可以有效地牵动文学创作。

17.如何选择批评研究对象,可谓因人而异,尽管世间所有的学问都是相通的。一句话,做学问没有古今中外之分,有的是高下精粗之别。可见,任何人的研究水平并非取决于其研究对象,而是取决于其研究能力、思想深度和精神境界。

18.别指望拥有批评的话语权力,便能给自己带来威望或名声,更不要在批评中演绎抽象的大道理,而应把大道理体现在具体的批评与阐释之中。

19.批评也是学术研究的一种方式,不要不懂装懂,更不应“武大郎开店”。否则,有可能会沦落成孤岛上的“弃儿”。

20.作为一个批评家,千万别戴上一副“救世主”的面具,出现在读者面前。重要的是如何以真诚鲜活的面孔,大胆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是批评家个人的荣幸,也是读者、文坛乃至社会的荣幸。

21.走在路上,立于永远的风中,保持一种前倾的姿态,携带具有前瞻的理念,强化批评的“在场”性,提升话语的能见度。唯有如此,方可疗治批评的“失语症”,让批评主体不至于“缺席。”

22.别再指望用谩骂、攻讦、指责甚至危言耸听,当作噱头来显示自己的批评威风。说句实话,这不是无知便是偏见,况且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3.不必轻信有人说你的批评不够酷、不够猛、不够新潮或“网络”什么的,便对批评对象轻易下结论,或把话给说死了。倘如是,自身的批评也就“死定”了。

24.文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文学?文学有什么用呢?文学能给人带来什么?笔者称之为“文学的四个W”。

一个批评家,如果无法深入了解人类到底为何需要文学,就难以审视文学创作中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如是的话,千万别去端文学批评这饭碗。

25.千万别陷入自卖自夸的“个体户”式的批评状态。因为闭门造车的生产并非真实的生活,又易沦为低水平的重复演绎。这岂非是批评的一种“自戕”?!

26.职业商人如能信守道德准则,可以放心地相信他;职业批评家如变成道德批评家,最好是敬而远之。当然其共同前提,首先在于做人的准则。

27.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海德格尔说:“当思的勇气得自那在的呼唤,命运的言词都一片绚丽。”我想说的是:所谓的“思”,不过是“在”的一种预兆或缘由,能否不断去“思”,才是至关重要的“在”。

28.批评家最致命的症候是自恋到自作聪明,并以此耍弄一个无名作者。其实,更多的时候,作为无名作者,对你知道些什么的兴趣,要远远小于知道你到底能从中发挥多大作用的兴趣。

29.走自己的路,选择一种理想而有效、合理而到位的批评尺度或路径,并切实与当下文坛的风貌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批评实践在当下才有希望成为一种可能。

30.不厌其烦地“再感悟”自己所要批评的对象,不应失去原有的激情和动力,更不应失去目标感和方向感,如是才能保持足够的清醒、警觉和判断,也才能使批评的独立价值在写作实践中产生效应并获得自身的合法性。

31.文学批评应使文学增值。在拿来吸纳外来理论资源和继承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转化并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当代话语系统,即将深度上的人文性与广度上的历史性融汇交合,以人文价值关怀为指向,阐明文学所置身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对作家文本和文学现象进行有的放矢的深刻追问。如是,既能推进批评界与文学界在精神和思想层面上的沟通与对接,又能突显出批评的光亮和价值。

32.缺乏自身的体系,缺乏自己的话语,完全没有自家的原理、概念、范畴和标准,动辄就挪用和照搬别人的或西方的话语模式,最终只能沦为学术批评的奴仆。因而,重塑中国式自身的话语,表征“我是谁”的身份密码,让中国学术说中国话,乃势之所趋,任重而道远。

33.如果没有怀疑与批判的意识作为导向,如果失去独立而犀利的批判眼光和精神,就难以恢复批评的功能而“失魂落魄”。战歌式或颂歌式的批评,莺啼式或狼嚎式的批评均是不足取的。真正的批评家应葆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敢于发声、勇于亮剑,自觉找回批评之精魂,呈现批评之风骨,强化批评之生命。

(原载《语言与文化研究》2017年夏总第八辑)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