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九二共识”管用多久?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16-06-13 11:36:36  浏览次数:2154
分享到:

中华民族在面临民族重大危机时所表现出的智慧是世界上独特的,比如他们之间尖锐对峙的双方可以不用签署契约文书的方式,而用彼此心知肚明的口头表达方式达成谅解和共识,并采取一致的行动,去抵御外敌的入侵,维护国家的大一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中西北军代表张学良、杨虎城与中共代表周恩来和被扣的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等三方的谈判是这样,1992年2月大陆和台湾政府授权的代表在香港的会谈也是这样。1992年2月,大陆和台湾的代表根据求同存异的原则,达成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识,并且默认了双方“各自表述”的方式,故意留有一定的模糊空间,不明说“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没有签署任何法律文书。

这演绎了我们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台湾李登辉等独派人士多年以“九二共识”没有文字记录为由,否定“九二共识”的存在,实际上是对这种精神的无知和背叛,其为台独寻找理论依据的图谋昭然若揭、路人皆知。

不过,这种各自表述“共识”的方式,由于双方有意保留分歧,彼此之间有一种缺乏互信的结构性障碍,确实存在着某种历史局限性和可以预知的患。

国民党方面积极贯彻落实“九二共识”,促进了两岸的和平发展,成绩斐然,有口皆碑,受到了台湾人民的欢迎,这就是他们在2012年大选中轻易打败民进党而取得压倒性胜利的主要原因。然而,国民党固守“不统不独不武”阵地,迟迟不愿就国家统一问题与中共举行政治谈判,两岸经济交流中的政治互信基础十分薄弱,辛辛苦苦达成的经贸协定居然经不住学生“太阳花”运动的一风吹;他们对于“一个中国”轻描淡写,而对于“各自表述”却浓墨重彩,过份强调“中华民国”的合法存在,使大陆方面感到尴尬和为难。

关于“中华民国”,一方面它早已在1949年被中国人民所推翻,又在197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取代(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2758号决议通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另一方面它的称号和旗号在两岸尚未统一的过渡阶段,对于遏制台湾独立和维护台湾所管辖的中国领土和领海仍然发挥着某些作用,故在不与联合国决议发生直接冲突的前提下,在中国人“你知我知”、互相谅解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之。可见,要顾及两个方面,既要做到中国人帮中国人,也不要开历史倒车。假如在国际上把“中华民国”弄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庭抗礼的地步,那么一个中国就会变成两个中国,“九二共识”的生命力也就到此终结了。好在马英九、国民党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2016年台湾大选,蔡英文、民进党轻易打败国民党而取得压倒性胜利,他们一上台就中止了“九二共识”,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的台独党纲与“九二共识”是水火不相容的。那么,是不是由国民党继续执政,“九二共识”就不会中止呢?其实,即便是国民党继续执政,“九二共识”迟早也是会中止的。虽然“九二共识”之“两岸一中”的理念是颠簸不破的,但是其“一中各表”的方式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无法持久的。两岸若是不能从“一中各表”的较低级阶段转变到“一中共表”的较高级阶段,则“求同”面将越来越小,而“存异”面将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陷入坏一阵、好一阵、再到坏一阵的恶性循环之中。

民进党上台使“九二共识”提前中止,对于发展两岸关系是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机遇。中止并不等于不管用。因为“九二共识”运作的主导力量仍是大陆,大陆可以根据台湾岛内的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历史的前瞻性应对历史的局限性,吸取教训,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把希望寄托于在台湾人民,接触和团结

更多的党派,迎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2016年6月3日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