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山区教育纪实:关注云南大山里的孩子们
作者:陈文  发布日期:2013-10-13 02:00:00  浏览次数:4263
分享到:
       2012年6月4日傍晚,闻子带着深圳关爱云南宁蒗县希望工程爱心小分队(闻子、李泠泠、刘群)经过飞机--汽车--徒步--渡江--骑马--曲折行进几千公里抵达贫困山村肯地石村,当日在肯地石村举行了简单感人的捐赠仪式。6月5日又在曲衣村小学举行六一节慰问捐赠仪式,向小学生发放慰问品,向特困学生发放慰问金,表达闻子身边的朋友参与助学行动爱心接力,包括深圳、北京、上海、顺德乐从、广州、西安等地社会爱心人士6年来的持续关注关爱。
       2007年开始,我在云南丽江宝山石头城摄影采风旅途中发现并开始关注宁蒗县肯地石山村教育,经过三年的筹备,于2009年动工并修建了一个希望小学教学点。该教学点使用了两年时间,于2011年暂停使用,其原因是上级教育部门有规定,一个教学点不足10个学生不能设立,按规定合并到大的自然村曲衣小学就读。
       宁蒗县山区教育现状也的确如此,山区交通极其不便,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肯地石村以及周边几个山村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按规定要到18公里外的宜底村完小读书,肯地石村三年级以上的孩子也不例外。去年至今,肯地石村1-2年级学生仅剩3名,所以不得己必须翻山越岭10公里前往曲衣村小学就读。此行,深圳爱心小分队携带书籍、文具、校服、童鞋、口琴、手电筒、龙威盛移动电源、普通药品等一大批物质,共有大小纸箱8箱 山慰问,将爱心传递到肯地石村和曲衣村小学。
        我每次进山慰问,首先会想到在筹建希望小学过程中,不幸在金沙江遇难的肯地石村优秀村民和建红,虽然他走了四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在肯地石村的捐助仪式上都会提醒所有参与该村希望小学建设者以及小学生、村民、爱心人士,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一位好人和建红,为山区希望工程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代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每次定要慰问他的遗孀和肯米以及女儿和雪梅,送去3000元慰问金以表一点心意,我们没有忘记兄弟和建红,也不会忘记和建红,这样心里会好受些。
    
       肯地石村希望小学下步将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小小校园环境再进行维护,作为肯地石学前班的小朋友来使用,也可作为肯地石村阅览室,北京、深圳等地的好友已经捐赠不少书籍。这个点要活起来,不能放弃,不能闲置,只要五星红旗在金沙江畔醒目飘扬,孩子们就有希望,肯地石村就有希望。
 
我要给好友以及网友介绍贫困山区肯地石村和曲衣村的教育现状。曲衣小学覆盖周边肯地石村(42户)、曲衣村(86户)、格忠村(17户)、普米村(37户)、下岩科村(72户),是五个小山村一二年级小学生指定就读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又要翻山越岭、穿越一段原始森林,约18公里外的宜底村完小(3-6年级)就读。
 
肯地石村12岁小姑娘和春花,在宜底完小读4年级,家庭情况特殊,父母亲都是聋哑人。我在希望工程助学行动中调查发现,和春花小朋友很爱学习,非常懂事,但面对家庭困难,也非常无奈、无语、低沉。和春花花在上学路上的时间需要整整一天,要走6个小时的山路,星期天去,星期五傍晚回家,平时住校,自带行李、干粮,一个学期生活费需500元,平时由叔叔给以生活上资助,并代缴生活费。深圳爱心慰问小分队商量后决定给特困户和春花、和春文两姐妹1000元资助。
 
曲衣村小学还有一位特殊学生王琴,特困生,今年11岁读一年级,长着大个子,与比她小很多的孩子同在一个教室上课,觉得奇怪,了解真相后心酸。王琴5岁时发现患内风湿关节炎,腿部、手指相继变形,走起路来腿略拐,也看不起病,病情一天天加重;目前最为明显的是两手指大小关节严重变形,右手基本功能已尽,将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自理。望好心人关爱关注她的成长,盼有医疗专家能治愈或缓解她的病情,帮帮这可怜的王琴吧!
 
让我们再来关注肯地石村近邻格忠村近期发生的事。5月底的一天深夜,贫困山区格忠村居民和林家突发火灾,大火将家里东西全部烧毁,和林腿部被烧伤,在翠玉中学读初二的女儿和志莲惊闻后,赶回村里,看到家被大火烧没了,非常难过,并将面临辍学、、、、慰问小分队获悉后,一致同意捐款2000元表示慰问,帮助特困家庭度过难关。目前,受灾户和林暂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棚里。
 
肯地石村、宝山石头城、格忠、曲衣、普米、下岩科,六个自然村深居金沙江两岸半山腰,周边全是大山,东面--武嘎山,北面---太子关,南面---塞克玛(译音,纳西族方言),西南面----阿子山。宝山石头城位于金沙江西,属玉龙县管辖;宝山石头城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悠久的纳西族文化,依山傍江,民居建在大石头板上,梯田景色秀丽,不少背包客常进入此地采风,探寻纳西族民俗文化。金沙江对岸的肯地石等其它山村,自然环境明显恶劣,山势险峻,交通极其不便,山路曲折,能开垦耕用种植的田地甚少,多年来仍缺水缺电,山民生活生存困难。爱心接力仍会继续,正考虑捐建水窖,引山间溪流供村民饮用,仍要靠大家的力量。
 
我也在此呼吁: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请深入基层深入山村调研,切实帮助贫困山区解决电的问题、饮水问题、路的问题、上学问题、看病就医问题等,尽快改善宁蒗县翠玉乡肯地石、曲衣等五个村的实际困难,让贫困山区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此行,我想给曲衣小学建立一份小档案,用摄影记录下孩子们2012年6月5日的学习,我为每个学生拍下这一天的精神面貌。拍照顺序如下----
王福权
和明清
王玉莲
王芝兰
熊山宝
王志芬(特困生)
和金梅
木共甲
王琴 11岁(特困生)
熊软米
林欢乐
王芝花
和玉彬
和文芳(特困生)
和春文(特困生)
王福兰(特困生)
和春红
和永光(特困生)
和东江 (纳西族方言里的谐音:喝豆浆)
木志兰
木志花
木玉花
和山松
 
据当地老百姓反映:肯地石(42户)、曲衣(86户)、格忠(17户)、普米(37户)、下岩科(72户),五个小山村均为纳西族,多年来缺水缺电,吃水困难,许多家庭靠到很远处取水背水饮用;电是老大难问题,虽然有了简易线路,但五个小山村长期停电,一停就是3-4天,甚至10多天。晚上,几个小山村一片漆黑,连生活照明、手机充电都无法保障。看病难更是问题,5个山村仅有一个山村赤脚医生,一旦患病,就度过金沙江到对岸玉龙县宝山石头城就医。以金沙江为界,肯地石与宝山石头城分属宁蒗县和玉龙县,处于江东的肯地石村属于宁蒗县管辖,这5个村也是贫困县最偏远,道路最艰难,生存环境最恶劣的贫困山村。
 
谈到水和电的问题,此行李老师在大山里深有体会,小山村已停电多日,李老师的手机还能与外界保持通讯,其原因要感谢深圳龙威盛捐助的移动电源,目前宝山石头城小学多名老师、肯地石村、曲衣村的老师和村干部也在使用深圳龙威盛捐赠的移动电源,使手机通讯时间延长了,很给力,再次表示谢意。由于一直没有来电,移动电源的电也于今天倒光了。暂时要跟亲们失去联系,大家放心,额会一切安好的!
 
李老师的空间留言:此地待客都是腊肉和鸡,家家都有养走地鸡,营养环保。就是几乎没有蔬菜,西红柿土豆都没有,我十分想念苹果,可是连买也买不到。两天下来嘴唇都干裂了。
 
李老师说:到了这里才理解了水是生命之源的含义,没有水就没有收成,贫困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没有心力重视教育,然后就是下一个恶性循环。淳朴热情的曲衣村村长大哥和他媳妇是我的新家人。听说我喜欢蔬果,愣是找人到几十公里外的阿海电站去帮我买了苹果李子和新鲜青菜。我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水池那里挂着个西瓜,简直觉得是到了天堂! 今早大哥还走了两小时路去山上采蘑菇,我怎么劝也没劝住。 真惭愧,自己做得那么少他们却付出那么多,泪奔、、、、、、
 
水源之争。大姐下山到江对岸村庄给手机充了电。头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震动了整个村子。天不下雨,曲衣村急需水源灌溉土地。村长带着回乡的壮男们扛着水管去分配给他们的水源地接水。这股水源长期被山上的普米村占用着。一群人还没走到,山上各处滚下大大小小的石头将他们拦住,原来是普米村民早有埋伏、、、、、、
 
一位网友留言:那里虽然很落后,很贫困,但很懂得尊重读书人,特别是老师,他们的热情是难以拒绝的。
 
还有一位网友说:这世间的爱是相通的,淳朴的他们以最为简单的感恩在尽量缩小着被帮助的距离,但,情!人家肯定留一辈子甚而几辈子,李总我们顶你,愿我们用有限的力量投入到无限的爱心天地中。。。
 
再向网友介绍曲衣村代课老师王春花,王春花老师是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和云山读四年级,在12公里以外的宜底完小读书,小儿子在学前班,也坐在一年级的教室里听妈妈上课。每月几百元工资,目前代课曲衣村小学一二年级课程,学生23名。在家里既要带孩子也要赡养公婆,还养着一头牛、两匹马、8头猪,家庭负担可想而知呀。不容易呀,我们向王春花老师致敬!
 
肯地石村旁边的格忠村有一位小朋友和东江,年仅9岁,在距10公里外的曲衣村小学就读二年级,每天早晨7点去上学10点多到校,一个人翻山越岭,徒步上学,路上要沿着半山腰羊肠小道,还要穿越几处滑坡险段;遇风的情况下,还有山坡飞石滚下。据和东江(“喝豆浆”)小朋友亲口说:“最害怕的山路是格坡落那段路,山坡上随时有石头落下,我害怕”。9岁的“喝豆浆”小朋友每天早出晚归独自一人往返20公里山路,走在上学路上。还有肯地石二年级小学生和文芳9岁(女)、和春文10岁(女),这两个小女生家在肯地石村南头,距曲衣村小学单程相对要近一点,但也得翻山去曲衣村小学读书。
 
期待改变山区教育现状,好难、好难!但不放弃!
 
据深圳的女企业家、支教老师李泠泠讲,山村里的小朋友都很棒,特别感觉和东江这小朋友音乐天赋明显,在6月5日第一次第一节音乐课上,和东江接受能力强,一教就会,还有非常阳光美丽的女孩,她叫王玉莲,眉清目秀,李老师的话---超可爱。
 
代课老师王春花对我说:“和东江这个小孩很辛苦,是我们小学走路最远的学生,有机会希望你们也帮帮他。”
 
还有一幕印象深刻,我们三位进山分别骑着三匹马,上马、下马、徒步、攀爬,艰难前行。刘群大姐年逾60岁,已退休,曾经是一位多年的女军医,一直觉得自己身体没问题,但此行给了刘大姐极大的挑战。途中,刘大姐是骑马也不是,不骑也不是,上坡山路实在难走,马走几步都不停喘气,不少路段马都失蹄滑跤;因连续劳累翻山越岭,大姐的腿酸痛难忍,后被4位热情的村民接力,背着刘大姐安全下山。刘大姐说:我60年来经历很多,但从没走过如此艰难的山路,可以说是没有路;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为了山区希望工程,我觉得很值!
 
在我们离开曲衣村时,许多下山路段坡陡不便骑马,代课王老师就把自家的一匹马再次牵出马棚,也为了照顾保障刘大姐下山少走路。就在此时,发现我上山骑过的那匹马(实际是骡)在马棚里左右移动,右前蹄不停在地下刨,感觉到马也依依不舍我们离开,或者想再送我们一程。此情此景,让人心酸。说实话,下山那段路骑马还不如徒步,后来我们的行包就绑在马背上驮行下山。
 
深圳好友郑峥发来短信息慰问:你辛苦了!谢谢你!没有你,我们对孩子们的关爱无法传递给他们!
 
在我们离开山村后,收到代课王老师的发出的一封诚挚短信:你好陈哥!在此,我代表全体学生向你和刘大姐李泠泠老师及所有关注山区孩子的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陈老师,我和同学们真的很感动,你们为了我们不顾路途遥远、艰辛,翻山越岭来到遥远的山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还捐赠了很多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我们山区无电、无水、路又不通,你们为了我们付出的成本很大,为了我们你们早上四点多钟就启程,踏着坎坷不平的山路,还有水路金沙江,头顶着炎炎的烈日,汗水淋湿了眼睛。李老师擦破了脚,陈大哥摔了几次跤,刘大姐扭伤了脚,但你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来到了孩子们中间,我真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文哥,乡亲们也很苦,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请不要放弃对我们的爱心好吗?我虽然只是一名临时的代课教师,我的待遇很少,工作量很大,有严重的家庭负担,但我为了孩子们也为了我自己,我会尽力的,不会辜负乡亲们和你们对我的期望。山区里的孩子虽没有华丽的衣着,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没有高水平老师的教育,但他们都有一颗天真浪漫的童心,有他们自己的梦想,有纯真的笑脸,让他们的笑脸永远保留在你们的心里吧!我和同学再次向你(中国新闻社记者陈文)致敬!有了你,我们才有了温暖,才看到了希望。
 
我也要特别介绍深圳来的李老师,不远几千公里来到丽江市宁蒗县翠玉乡曲衣山村支教。李泠泠老师年轻貌美,志向远大,爱心火焰激情燃烧。她是一位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海归,现任深圳至尊会健康中心董事,管理着这一公司,带领几十名员工自愿捐款捐物助学,还下定决心远赴云南贫困山区自愿支教,以实际行动帮助山区孩子们。6月5日继续徒步,不畏酷暑高温、翻山劳累,艰难徒步2个半小时抵达曲衣村小学,李老师当日就开始走进简陋的教室为二年级的小学生上音乐课,从学音符开始,教孩子们学吹口琴。此行,李老师特意给山区小朋友带来几十把口琴,孩子们当天受益。在放学回家路上,小朋友开心快乐,穿上崭新的校服,边走边吹口琴,琴声在山谷里飞扬。李老师还将教孩子们语文、数学、英语等,把爱奉献给山区希望工程。李老师还有一位好朋友,近日已慕名进山,亲自感受体验,了解贫困山区教育,大家都在持续关注大山里的孩子们!我们向坚守在大山里的李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上学路线图:格忠村------肯地石村------曲衣村-------宜底村
                           (4公里)       (6公里)    (12公里)
6月11日,中国新闻网第一家刊发《助学行动:关注云南大山里的孩子们》一组图片后,凤凰网、大公网、和讯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国际在线、沈阳网、中原网、雅虎网、搜狐网、星岛环球网、云南网、中国江苏网、淄博时空网、重庆晨报网、东莞时间网、齐鲁热线网等媒体相继转载传播爱心,我们的好友队伍仍将持续关注山区希望工程。
 
 
作者与被救助的学生在一起
2012年6月12日于深圳



评论专区

悉尼读者2014-11-20发表
悉尼前几年有去内蒙等地义诊的壮举。可有人有豪情组织一次义教?数月不等,分几个梯次地筹划一下?侨领们,文化社团的大腕们找点这样的吃力活干干。一来也认认真实的国情。当然,要有官方的认可。不能冷落了陈文先生。
悉尼读者2014-11-20发表
真的不易,如此坚持更是不易。假如,除了通过社会上爱心的援助,国家来一点政策性的支持,比如,来一条立法,凡从贪官污吏处没收的钱财,全部划归社会上的爱心社团,专款专用,比如关注大山里的教育等等,我想,执政党的声望何须靠空话连篇的”党文化“去培植?一个铜板投下去,能换回百姓十倍的认同的。可惜,有谁能知道国民纳的税都是如何花的?
上海人2014-11-20发表
支持陈文!!!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