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湘南发展触碰世界难题
作者:文扬  发布日期:2013-07-13 02:00:00  浏览次数:2649
分享到:
       提到湘南,很多人都不了解,到过这个地区的人更少,因为自古以来这就是一个僻远的地方。中国诗词中描写苍凉偏远的千古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正是出自当年沦落此地的永州司马柳宗元之手。在这位遭贬文人眼里,荒山野岭瘴烟异蛇的湘南就是天涯。
       民间也有差不多的老话,说这里是船到了止、马到了死、人到了打摆子,一个南蛮绝地。繁华和发达,从来没和此地有过关系。

       但今日之中国,早已没有了绝地,经济大潮已席卷了九州大地每一个角落。今天的湘南,是一个包括了郴州、衡阳、永州三市,及周围三十多个县区,土地总面积五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1700多万的蓬勃经济体。
       由于它毗邻广东、广西、江西三省区、又是湖南通往广东并到达沿海的门户,所以被划定为“试验区”,也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意思是,借助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分工调整这个大机遇,利用本地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相对优势,有选择地承接从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企业,实现本地的跨越式发展。
        在这样一个总体布局内,湘南顺势成了一个“承接载体”,短短几年之内, 在“载体建设”概念之下的大规模建设平地而起,包括高速公路、高铁线路在内的基础设施陆续开通,包括“经开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的园区陆续建成,一块新的经济热土,从千百年的荒蛮和偏远之中开辟了出来。
        这是典型的“后发”式的开发。已经习惯了大城市发达景象的人们,突然来到这里,首先被吸引的,不是新楼新路新园区,而是久违的青山绿水、难见的蓝天白云!接着扑面而来的,又是数千年来积淀叠加的深厚历史,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古风古韵!行走在湘南的山水间,竟是一种回家的感觉,秦时明月汉时关,唐代江水宋代山,原生态自然的纯美和古中华历史的本真,还都处处可见。
       古城郴州,古称林邑,取“林中之城”之意,直到今天,仍有65%的森林覆盖率,110多处风景名胜。其中的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被称为“第二个西双版纳”,仰山湖高山草原,被称为“江南内蒙”。特别是那一池碧绿的资兴东江湖,在当今中国70%以上的湖泊水库都已遭污染的大环境中,竟成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环保奇迹。
        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今天的这里,正在大规模地开发,一个叫做“承接高峰期”的建设高潮正在到来,整个湘南地区正快速地脱离内地、走出森林。高铁开通了,高速公路网建成了,沿海与内地的隔离,瞬间就被冲破了。从这个曾经深锁于内陆的地方出发,一个小时车程就到广州,一个半小时到深圳。若仅用时间衡量,考虑到大城市的市内交通也经常以数小时计,那么,今日湘南其实已无异于广州郊区了。
       据介绍,越来越多的广东人到湘南休闲度假,或买房置业,这个离珠三角最近的山清水秀之地,成了他们最直达的“后花园”。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大的阶段性课题。一方面是梯次发展带来的诸多好处,如沿海的“腾笼换鸟”和内地的后发优势,但另一方面,又是重复同一发展模式和道路带来的深刻隐忧:当“后花园”也都成了大工地和新工厂,当“中三角”也变得与珠三角、长三角一模一样,当湘南的永州和郴州终于成了广州的第二圈卫星城市,当湘、珠、赣三江源头最后成了城市水系的一部分…到那时再回头看,中国又一次永久性地、无可挽回地失去什么?
       从当前的情况看,虽然是老问题的再次重演,但并没有什么全新的思路和措施,还是老一套的攻防战:一方是加快“承接”、加快开发、加快“沿海化”,另一方是设立限制开发区域、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抢救各类遗产,前者是大军压境兵临城下,后者是严防死守步步为营,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双方在何种程度上达成平衡。
       当地领导将这个问题形象化为“穿皮鞋者和穿草鞋者的对话”,意思是,虽然保护生态和传统很重要,但本地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要改善的要求更为迫切。毕竟,穿草鞋者想要穿上皮鞋是硬道理,是基本需求,穿皮鞋者想要换换草鞋却是软道理,是吃饱了之后的高级愿望。
       但问题也明摆着:等到所有穿草鞋者都穿上皮鞋、所有骑自行车者都买了汽车之后,再重新认识这个问题,肯定是来不及了。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有相当一部分人长期坚持穿草鞋,自始至终只骑自行车。
        环顾今日世界,所有拥有传统资源的地方,其实都在面临这同一个问题。因此,湘南如何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如何不落入野蛮开发的陷阱,实际上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从历史经验上看,这个难题最关键的部分在于:不能等到所有人都理解和认清问题之后再采取补救措施,而必须要提前化解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冲突。与处理钓鱼岛问题的思路正好相反,不是将难题留给更聪明的后代,而就是要靠完全不够聪明的当代人迎难而上。
       这恐怕是“两型社会”建设中内定的题中之义,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过程中隐含的必由之路。
       世界性难题之难,正在这里。但愿,中国的湖湘人,这个具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精神气质的人群,具有解决这一难题的智慧和能力。


上一篇:识别真假命题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