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多好,吃的方便,租价低廉,交朋友也容易,可以说住城中村的人都是沆瀣一气的,挑夫走卒,小摊小贩,理发店的痞子,深色发廊里的小妹,小工厂的烂仔,街头混混,卖盗版碟的走鬼,只要一个眼神,大家就可以坐下来,谈发财路,谈酒色,谈交易,谈各地风俗,谈冒险,海阔天空,家乡的味道和原始的冲动把所有的巷子都堵上了,酸味、臭味、馊味、霉味、廉价的脂粉味,熟悉的味道,从这头到那头,都是一样的,让人内心骚动、无聊、无所不想,又按部就班的生活。住城中村,不需要伪装,无论是什么职业,得意失意,吃饱了还是饿着肚皮,城中村都能容纳。
在广州,我的生活跟城中村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从最初的永泰新村、解放庄、石牌、天河棠下、上社、远景到萧岗,这些地方连成一条线,就串起了一部记录广州发展的历史。无论高尚、卑微、猥琐,无论快乐、忧愁、惆怅,无论有多么伟大的梦想,我们都像虫子,低矮幽暗潮湿的城中村,就是我们的穴居。我们有追求,要赚大钱,要娶美女,要买房子,要做房奴,最后要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但是,我们会离开。因为,城中村只属于历史,它不属于现实,它会被时间抹去,会被社会抛弃,我们会换一个地方继续生活,无论有怎样的怨言、敌意、甚至反抗都于事无补,我们阻挡不了时间的洪流,也阻挡不了被时间改变了的意志。这些看起来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是交租人,住在哪,都得交租。有一个地方不交租,那个的地方叫故乡了。现在,还不如城中村熟悉。我们要留下来,要生活下去,就得适应改变。我拍了拍胸口,买房子。
买房子绝对不是小事,像我们,一辈子买房子的次数不会太多。这是一个很珍贵的机会,与存款、工作、家人、健康、命运紧密相关,一点也不能马虎。从机场路开始找房,康雅花园、百荣园、春暖花园、明珠花园、南航新村,只要有房子卖,都找中介带过去看看。2006年,房子像船,而房地产市场风吹水涨,一天一个价,节节攀升,让人受不了。我只得从住的远景村出发,往更远一点的地方找房子,新市花园、白云花园、黄石花园、阳光美居……一路看过去,越看越慌张,工资数没变、存款数没变,房价每天在变。看了汇侨新城,二手房,刚翻新,下午的阳光照过来,房间显得宽敞明亮。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房间都四四方方,正合我意。就这么定了,我对家人说,就买这吧,有钱了再换。后面一句是豪言壮语,我们工薪阶级,换房子只有大房子换小房子。说完,才觉得中气不足。家人也跑累了,一听我说好,就跟中介讨价还价,交了诚意金,过两天,又交了定金。好,我买房的工作到此为止,剩下的事,都交给太太打理——跑腿,跑房管局、跑银行、跑中介。跑完管理处,我们就住了进来。冬天,关窗闭户,房间里只有电灯发出的嗡嗡声。虽不是新房,但粉刷一新,给人感觉良好。虽欠着银行一大笔贷款,但房子的主人改成了我太太的名字。无论有多少担忧隐忧,无所谓了,我们有房子了。只是,早上醒来,忙乱的洗漱、穿衣、喝水、找包、穿鞋……才明白,有房子了,并没有结束漂泊。房子太高,我们的生活根本接不上地气,文化、情感、伦理、风俗……别看住在小区里人成千上万,其实是一群没有什么交织的陌生人。
我怀念城中村的时候,也在努力融入汇侨的生活。汇侨新城离机场路很近,而且人多,是白云区最为成熟的社区之一。小区里住的,有本地人——我们说的土著,还有广东人——又以潮汕人居多。据说,汇侨的房子多房间,就是专为喜欢生养孩子的潮汕人量身定做的。除此之外,还有东北人——我楼上有一户东北人养了两条大狼狗,只要他们进电梯,电梯就成为他们家的专梯。还有江西人——江西的黄金经常打电话给我约我下楼喝酒,有一次我跟他两个就喝掉两斤的XO,心痛不已。还有山东人——邀请我岳母带着孩子去他们家白灼沙虾。还有甘肃人——大门口有一间兰州拉面馆,一问老板是天水的。还有香港人——每次来,都带一个洋气的小妞。还有湖北人——他们的朋友越交越少,最后只有生意伙伴没了真实朋友。还有我——湖南人。此外,汇侨还有韩国人——他们一边走一边玩手机,一进电梯,看到有年轻女子,就马上用韩语哇哩哇啦讲电话,引人注意。还有黑人——不知道是来自非洲还是美洲,他们也会冲着姑娘使眼神。虽然有这么多人,但能交织在一起的,却不多。我上班,请邻居帮忙收快递,每次收了快递,他都要拆开来先看一看。还好,我邮寄的只有书,如果是违禁品,我想,我早就被监视居住了。即使这样,我还是慢慢的忘记了城中村,开始适应汇侨新城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这不是汇侨新城独有的,这是一种现代都市病。经济发展得太快,三十年涌入城市的人,比一百年涌入城市的人还多。我们来不及认识,来不及交融,一切都来不及,我们都来了,我们得忍受,无论富贵贫贱,在这个时代很多方面我们只能忍受,等待阵痛过去。
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汇侨的春天无声无息的来了。汇侨的房子很拥挤,没有花圃,没有锻炼用的广场,没有绿荫道,想象的,都没有。汇侨只有房子,和一些固定在路边的运动设施。花白头发的老人在秋千上晃荡,孩子在各种健身器材边追逐。晚上十二点了,还能听到楼下大喊大叫的声音。保安在过道里走来走去,我们看起来的不满意,他们已经习以为常。让我最不堪忍受的是楼下汇侨商城的排气扇在晚上发出的声音。那种呼呼声,我在八楼都听的清清楚楚,就像在脚边安置了一台排气扇。想想低层的住户们,他们是如何咬牙切齿来应对这噪音的?想来想去,只有投诉。向管理处投诉,向商城投诉,向城管投诉,投诉了好多年,我们都麻木了,那种噪音也听不见了。生活在这里,或者其它地方,我们都是弱小者,就像汪洋里的一叶浮萍。我们需要相互沟通、相互扶持、相互体谅、相互促进,可我们总是畏手畏脚,哦,我们还害怕承担责任,害怕冷漠,害怕嘲笑。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去认识,去化解。我想,这不是我们住在汇侨就能解决的,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不过万里长城的一块砖,汇侨新城的一粒沙。我们需要凝聚起来,但是,社会却不需要,我们相安无事,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哎哎,我们的热心,我们把它放在汇侨新城,这是我们的家园,临时家园,却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积蓄。当我的心智被巨大的矛盾绞杀的时候,我会莫名其妙的流泪,因为我热爱汇侨,还是我热爱生活?都不是,或者只是命运使然。
我现在已经习惯了早出晚归,习惯了一个人来去匆匆。汇侨新城没有变化,或者它的某些地方在改变,我们发觉不了。有一天,汇侨新城做封闭式管理了,闲杂人员不能想进来就进来,小区里的人比以往少了,清净一些了。但不一定就能高兴起来,去管理处领一张门禁卡要交十五元工本费。到小区上学的孩子,不一定是汇侨新城的——他们是汇侨新城的老住户,搬走了,可户口还在这,还要享受这里的服务。而新买房的,孩子得要去民航学校、新市学校上学,要交赞助费。我们都要面对这些,不论你心里爽还是不爽,都得奔波。进了自家那栋楼,开了自家那扇门,看到自家明亮的灯光,看到自家孩子迎出来,闻到饭菜的味道,马上关上门,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关在门外,抱过孩子笑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前额的皱纹抚平呢?笑一笑,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现在,只有孩子、妻子最真实,我们同甘苦共命运,我们现在工作,虽然生活波澜起伏,但我们还能应付。虽然有忧虑,但现在为时还早。此刻,我们就是汇侨,汇侨就是我们,我们在一起,生命才会像一颗钻石一样宝贵,我们才会有翅膀享受自由。
在广州,我的生活跟城中村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从最初的永泰新村、解放庄、石牌、天河棠下、上社、远景到萧岗,这些地方连成一条线,就串起了一部记录广州发展的历史。无论高尚、卑微、猥琐,无论快乐、忧愁、惆怅,无论有多么伟大的梦想,我们都像虫子,低矮幽暗潮湿的城中村,就是我们的穴居。我们有追求,要赚大钱,要娶美女,要买房子,要做房奴,最后要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但是,我们会离开。因为,城中村只属于历史,它不属于现实,它会被时间抹去,会被社会抛弃,我们会换一个地方继续生活,无论有怎样的怨言、敌意、甚至反抗都于事无补,我们阻挡不了时间的洪流,也阻挡不了被时间改变了的意志。这些看起来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是交租人,住在哪,都得交租。有一个地方不交租,那个的地方叫故乡了。现在,还不如城中村熟悉。我们要留下来,要生活下去,就得适应改变。我拍了拍胸口,买房子。
买房子绝对不是小事,像我们,一辈子买房子的次数不会太多。这是一个很珍贵的机会,与存款、工作、家人、健康、命运紧密相关,一点也不能马虎。从机场路开始找房,康雅花园、百荣园、春暖花园、明珠花园、南航新村,只要有房子卖,都找中介带过去看看。2006年,房子像船,而房地产市场风吹水涨,一天一个价,节节攀升,让人受不了。我只得从住的远景村出发,往更远一点的地方找房子,新市花园、白云花园、黄石花园、阳光美居……一路看过去,越看越慌张,工资数没变、存款数没变,房价每天在变。看了汇侨新城,二手房,刚翻新,下午的阳光照过来,房间显得宽敞明亮。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房间都四四方方,正合我意。就这么定了,我对家人说,就买这吧,有钱了再换。后面一句是豪言壮语,我们工薪阶级,换房子只有大房子换小房子。说完,才觉得中气不足。家人也跑累了,一听我说好,就跟中介讨价还价,交了诚意金,过两天,又交了定金。好,我买房的工作到此为止,剩下的事,都交给太太打理——跑腿,跑房管局、跑银行、跑中介。跑完管理处,我们就住了进来。冬天,关窗闭户,房间里只有电灯发出的嗡嗡声。虽不是新房,但粉刷一新,给人感觉良好。虽欠着银行一大笔贷款,但房子的主人改成了我太太的名字。无论有多少担忧隐忧,无所谓了,我们有房子了。只是,早上醒来,忙乱的洗漱、穿衣、喝水、找包、穿鞋……才明白,有房子了,并没有结束漂泊。房子太高,我们的生活根本接不上地气,文化、情感、伦理、风俗……别看住在小区里人成千上万,其实是一群没有什么交织的陌生人。
我怀念城中村的时候,也在努力融入汇侨的生活。汇侨新城离机场路很近,而且人多,是白云区最为成熟的社区之一。小区里住的,有本地人——我们说的土著,还有广东人——又以潮汕人居多。据说,汇侨的房子多房间,就是专为喜欢生养孩子的潮汕人量身定做的。除此之外,还有东北人——我楼上有一户东北人养了两条大狼狗,只要他们进电梯,电梯就成为他们家的专梯。还有江西人——江西的黄金经常打电话给我约我下楼喝酒,有一次我跟他两个就喝掉两斤的XO,心痛不已。还有山东人——邀请我岳母带着孩子去他们家白灼沙虾。还有甘肃人——大门口有一间兰州拉面馆,一问老板是天水的。还有香港人——每次来,都带一个洋气的小妞。还有湖北人——他们的朋友越交越少,最后只有生意伙伴没了真实朋友。还有我——湖南人。此外,汇侨还有韩国人——他们一边走一边玩手机,一进电梯,看到有年轻女子,就马上用韩语哇哩哇啦讲电话,引人注意。还有黑人——不知道是来自非洲还是美洲,他们也会冲着姑娘使眼神。虽然有这么多人,但能交织在一起的,却不多。我上班,请邻居帮忙收快递,每次收了快递,他都要拆开来先看一看。还好,我邮寄的只有书,如果是违禁品,我想,我早就被监视居住了。即使这样,我还是慢慢的忘记了城中村,开始适应汇侨新城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这不是汇侨新城独有的,这是一种现代都市病。经济发展得太快,三十年涌入城市的人,比一百年涌入城市的人还多。我们来不及认识,来不及交融,一切都来不及,我们都来了,我们得忍受,无论富贵贫贱,在这个时代很多方面我们只能忍受,等待阵痛过去。
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汇侨的春天无声无息的来了。汇侨的房子很拥挤,没有花圃,没有锻炼用的广场,没有绿荫道,想象的,都没有。汇侨只有房子,和一些固定在路边的运动设施。花白头发的老人在秋千上晃荡,孩子在各种健身器材边追逐。晚上十二点了,还能听到楼下大喊大叫的声音。保安在过道里走来走去,我们看起来的不满意,他们已经习以为常。让我最不堪忍受的是楼下汇侨商城的排气扇在晚上发出的声音。那种呼呼声,我在八楼都听的清清楚楚,就像在脚边安置了一台排气扇。想想低层的住户们,他们是如何咬牙切齿来应对这噪音的?想来想去,只有投诉。向管理处投诉,向商城投诉,向城管投诉,投诉了好多年,我们都麻木了,那种噪音也听不见了。生活在这里,或者其它地方,我们都是弱小者,就像汪洋里的一叶浮萍。我们需要相互沟通、相互扶持、相互体谅、相互促进,可我们总是畏手畏脚,哦,我们还害怕承担责任,害怕冷漠,害怕嘲笑。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去认识,去化解。我想,这不是我们住在汇侨就能解决的,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不过万里长城的一块砖,汇侨新城的一粒沙。我们需要凝聚起来,但是,社会却不需要,我们相安无事,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哎哎,我们的热心,我们把它放在汇侨新城,这是我们的家园,临时家园,却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积蓄。当我的心智被巨大的矛盾绞杀的时候,我会莫名其妙的流泪,因为我热爱汇侨,还是我热爱生活?都不是,或者只是命运使然。
我现在已经习惯了早出晚归,习惯了一个人来去匆匆。汇侨新城没有变化,或者它的某些地方在改变,我们发觉不了。有一天,汇侨新城做封闭式管理了,闲杂人员不能想进来就进来,小区里的人比以往少了,清净一些了。但不一定就能高兴起来,去管理处领一张门禁卡要交十五元工本费。到小区上学的孩子,不一定是汇侨新城的——他们是汇侨新城的老住户,搬走了,可户口还在这,还要享受这里的服务。而新买房的,孩子得要去民航学校、新市学校上学,要交赞助费。我们都要面对这些,不论你心里爽还是不爽,都得奔波。进了自家那栋楼,开了自家那扇门,看到自家明亮的灯光,看到自家孩子迎出来,闻到饭菜的味道,马上关上门,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关在门外,抱过孩子笑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前额的皱纹抚平呢?笑一笑,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现在,只有孩子、妻子最真实,我们同甘苦共命运,我们现在工作,虽然生活波澜起伏,但我们还能应付。虽然有忧虑,但现在为时还早。此刻,我们就是汇侨,汇侨就是我们,我们在一起,生命才会像一颗钻石一样宝贵,我们才会有翅膀享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