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漢文化亂譚
作者:孫嘉瑞  发布日期:2012-11-03 02:00:00  浏览次数:2240
分享到:
       有位年輕的文友寫到文字,擺到網上後,另一位文友提問何為「漢文化」主體,遂有了一番討論。引得老蛙興起,也來亂譚一番。
       漢文字是漢文化的一部份,作為一種很特殊很優美的文字,每個字雖各自有本身的形、音、義,但漢字若只列在字典里一字一字供人查找,并不能形成一種文化,它必須由人斟酌運用、調配組合寫成文章,才能賦予生命。
       但是,同是漢字,不同的人基於不同的思想,寫出來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意義,也會有不同的價值與效果,這才是值得注意的。
對於漢字簡化的討論,本人始終更着重這一種「文字改革」實施的歷史背景與政治意圖,因為尾隨而至的果不然就是對漢文化核心價值的摧殘。抽離具體環境与條件的分析,再學術也是空洞、蒼白的。
       現在再从漢文字講到漢文化,因為漢文化除書畫圖象之外,絕大部份也是用漢文字寫成。
       根據百科全書給出的定義,漢文化通指「以夏商周三代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吉凶賓軍嘉五禮以及仁義禮智信五常為核心的漢族的傳統文化」。
漢文化也就是華夏文化,「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華夏皆謂中國,而謂之華夏者,夏,大也。言有禮儀之大,有文章之華也。
       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唐律疏議附錄:唐律釋文,卷第三名例,段末》曰:「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華,非同遠夷狄之俗:被髮左衽,雕體文身之俗也」。
       華夏文化強調的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的文化,而漢文化則強調的是漢朝繼承的華夏文化並被魏晉隋唐宋明繼承的文化。禮儀是漢文化最大的特徵,也是六藝之首。《史記·秦本紀》中秦穆公說:「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漢文化以四書五經、經史子集以及漢人習俗為載體流傳至今,即為漢文化的主體。
       以上皆為百科全書對「漢文化」的詮釋,窃以為也足夠完整的了,故照抄錄之。
       但百科全書上講的漢文化主體是四書五經与經史子集,實質上作為中國圖書分類系統的經史子集,已經包羅了四書五經在內。
       不要小看作為漢文化主體的經史子集,經史子集各部書籍有六萬九千五百七十餘卷,譯本書一千三百二十餘冊,釋藏七千零八卷,書畫圖象等約二百餘種。其外又有藝術志、道書志、書志、畫志、通爲八目。清乾隆時曾由政府編纂四庫全書,按照經史子集分類編輯。據文津閣藏本,四庫全書就收錄了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
       所謂的漢文化就蘊藏於這三萬六千餘冊之中,掌握這個數字,也就明白為甚麼有人要鑿壁偷光、懸梁刺肱來白首窮經了。
       要讀遍這三萬六千冊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各取所需,只能選其經典凝就精粹。所以由古至今都有人在做這一工作,擷摘編譯,極力讓更多人瞭解認識漢文化。譬如將「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亦即仁義禮智信,伸展鋪陳為社會倫理道德之根本。就是深入淺出,簡潔易記,容易入腦上心的一例。
        另外也有一些人在某些特定范圍內作了深入的研究,而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學者。 
        漢文化跟其他文化一樣,也應伴随國家與民族的進步与時俱進。
過去數百年間,漢文化承受過滿清焚書毁籍、剃髮易服、「消除華夷思想,移孝作忠、君為臣綱」的嚴酷摧殘。
       到了清末民初漢文化又受到國民性批判和新文化運動的猛烈衝擊,對漢族的國民性和漢文化的反思批判日熾,全盤西化之說風行。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後來也因國民性改造方式分裂,李大釗、陳獨秀走上了「階級鬥爭」為手段的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引進馬克思列寧主義。所謂國民性改造也經歷了由英國模式、法美模式轉向馬列蘇俄模式的過程。最終的結果是漢文化中的精粹部份,受到了更加嚴重的破壞。
       近幾十年中國人很少身體力行五常倫理,把金錢和個人利益看得比甚麽都重,達爾文的弱肉強食取代了孔孟之道。若說還有危機感,那就是老覺得別人亡我之心不死,却從不自省反思作為一個五千年文明的大國子民後人,為甚麼未能人人堅持恪守漢文化核心價值之仁義禮智信,未能人人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
       現今許多人搶救所謂文化遺產,争相將粽子、春節、月餅甚至豆腐註冊申遺,惟獨不搶救漢文化中最寶貴的如「仁義禮智信」一類的核心價值,是否有點捨本逐末?
      漢文化就是一種文化,須眾人愛之、惜之、學之、識之、行之。我始終覺得漢文化於國人,應該是浸淫、熏陶、感染出來的,而不是靠搞「文化興國」用金錢或排場打造出來、輸送出來的。過去國人自童蒙啟智起便死記硬背的「三字經」、「千字文」,就是從經史子集中提煉出來的精華,再加上一點家教庭訓約束,社會風氣耳濡目染的影響,以及個人的修為,逐漸養成一種禮教。我們的父母一輩的身上,多少都留下一點這些舊時代的風范,他/她們舉手投足,言行舉止,行事做人,箇中除了傳統風華絕代的餘韻,更可見漢文化特質的影響。
       每一個中國人,就像一株生於山水毓秀的喬木,須長在開放自由的時空,飽受陽光雨露之滋潤,吸盡天地日月之精華,才能形成個人的風骨、氣質与性情,興趣如是、學問如是、人格更如是。
        有漢文化在,必能人皆堯舜,遍地君子,不見小人。



评论专区

瑞门2014-11-20发表
汉文化,似乎不脱奴化。西化,尚可平等进化。谁见过孔孟之道富民强国了?谁见过五常不被无常替代了?离开一统的核心价值观,可能引来散漫的普世价值观。
南太2014-11-20发表
這里面還有一個漢文化未能現代化的大問題,當另撰一文說說。 漢文化為甚麼停滯未能與時俱進,實是為黨文化所害。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