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21012越南中国纪行(19)
作者:李南方  发布日期:2012-07-18 02:00:00  浏览次数:2317
分享到:
   19)四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厦门鼓浪屿
                                                      集美学村,大嶝岛
                                                      同安---影视城,梵天寺,马巷镇
           
       四月十六日这一天的厦门是典型的中国南方早春天气,多好的一天  What  a  beautiful day !一早醒来,站在窗口往外看,宾馆外边的马路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对面沿鹭江的公园有人在做晨早锻炼,斜对面的轮渡码头也已开始人潮熙攘,江上的渡轮也已经开始运作,厦门的一天开始了!我们往前朝江的对面看,鼓浪屿也已经醒来!
      吃了早餐,我们就轻装往码头走,这一天,我们的目的就是鼓浪屿,来到厦门,怎能不去鼓浪屿,这个1.91平方公里的小岛是厦门的一张名片,一颗明珠!在宾馆的骑楼(阳台)隔江望约500米外的鼓浪屿都能清楚地看到日光岩,郑成功塑像,一座座别墅式的楼房和林木,这是远观其漂亮,现在是就要零距离踏上岛上的石头和小路,感受小岛的风情,触摸小岛的历史。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到鼓浪屿,8 RMB来回票乘轮渡10分钟后就到了对岸。看到鼓浪屿就像见到一个熟悉的朋友。
       这一天,我们拿着岛的地图在岛上优游闲逛,我们当然不须要导游也不怕迷路。我们不选择搭岛上唯一法定的交通工具环保电车做环岛游,而是信步在岛上闲逛。这一天,我们先后逛了几个景点,走到日光岩,看巨大的岩石潇洒威武耸立,登岩观四周葱郁的林木,也环视鹭江对岸厦门的高楼大厦;我们环岛走到郑成功塑像,仰视这位民族英雄,感受他站在鼓浪屿天地之间的气概;我们也去看有名的鼓浪石,“鼓浪!鼓浪!”,多诗意,心想给这个小岛命名的人一定是一个诗人;我们走进菽庄花园,欣赏中华园林亭榭建筑布局的艺术和天然岩石海天景色的完美搭配,更欣赏的是祖籍福建的台湾商人林尔嘉的后人于1956年将此园献给国家的忘私胸怀;我们也走到民房的街道,浏览安静的街道上一座座经过主人装修的花园式的漂亮小别墅,小洋房,走过这边这条小街,又走到那边那条小巷,有些街道和巷子又幽静又深长,也碰见一两个人,可能是游客,可能是岛上的居民,我们感受的似乎是那种难得的远离城嚣的短暂迷失,但,我们依着路标走,知道不管走到哪,一定会走回新修不久的又环保又公园化的环岛路,走回海浪沙滩岩石的海边,走回岛上集中的几条热闹商业街,著名的龙头路,走回忙碌的轮渡码头。我们就是这样子慢慢地走慢慢地逛,最后走回到喧闹的码头的时候,已经是当天接近黄昏的时分,搭轮渡回厦门,看着鹭江的水,想的就是鼓浪屿高雅秀丽的容颜和错过的几个文化景点(钢琴博物馆,海洋世界等)的遗憾。
       四月十七日 我们报名参加当地旅游社组织的集美学村和大嶝一日游。上午,我们乘车经中国第一条跨海大桥—-厦门大桥,约半个小时车程抵达集美。这是我们第三次来看集美。海外华人特别是闽南人,谁不知道集美,谁不知道集美学村,谁不知道上个世纪陈嘉庚和他对祖国的抗日救亡和新中国的建设,对家乡办学的巨大贡献。笔者年轻时在越南的华侨学校就读,就有出身集美和厦门大学的老师执教,对集美和厦大可说有一份亲切的感情,这一天再访陈嘉庚灌溉过的这个教育圣地,看它巍峨的校舍,教学楼和体育场,怀念一个华侨的热爱祖国和重视教育的伟大形象。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陈嘉庚故居,归来堂,毛泽东题字“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纪念碑,陈嘉庚墓园和墓园长廊的中国近代史和华侨的关系的石刻,一样一样的看,每一样都仍然像第一次看那么令我们心情激动。
       下午,我们取道经集美大桥到大嶝岛游览。抵达大嶝岛,先参观大陆唯一对台小商品市场参观购物,商场占地范围很大,所见商品土产,丰富多样,皆是台湾出产,据说很受大陆民众青睐,也可见大陆和台湾之间商贸往来之热络,我们也在这购买了一些土产和纪念品。接着,就是参观大嶝的战地观光园,823炮战纪念馆,战地坑道,世界最大的喊话喇叭,和平统一展览馆等。笔者刚在越南之行中看过一些越战的遗迹,又在此地见到中国内战的一段历史,心中所想说的是,这些曾是战争前线的地方永远不要再发生兄弟阋墙的战争,让战争成为历史,战争不要再回来,两岸的前景应该是同 胞和平互利双赢,共创中华民族振兴的明天!厦门环道路上面向美丽海滩和台湾海峡的一个巨大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和台湾管辖的金门岛上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遥相对应,真有意思!这个“统一”还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共识!
       回厦门岛的路上,取道中国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车程足足半个小时,足见隧道有多长,导游特别介绍说,这隧道全长8.695公里,最深处海平面以下70米,双向六车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双重功能,这使厦门出入岛具备从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体交通格局,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建设!写到这里,觉得应该也提一提厦门的世界级水平建筑工程的四座骄人的大桥:杏林大桥,厦门大桥,集美大桥和海沧大桥,它们凸显了厦门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气派,而漂亮宽敞环保的环道路更令厦门成为一个海上花园!
        四月十八日一早,我们到鹭江宾馆不远处的公交车站搭公交车,拿着厦门及其附属乡镇的地图,尝试当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自己去同安区。我们开始的目的是拜访住在那儿的一个亲人,但后来更改了行程。几天前我们就已电话那位亲人,要告知他们我们来到了厦门,但,他们的电话号码已停止服务,之后再email给他们,也没有收到回复。我们于是决定去参观同安影视城,梵天寺和老家马巷镇。
         看了影视城,又搭公交车去梵天寺。这寺庙相当大,山门大而气派庄严,据说是同安经过扩建的最大的一间庙宇。我们在此只稍作逗留即换车到马巷镇去。13年前我们第一次回老家马巷是到农村寻根,并没有在镇上逗留,这一天就亲身体验了马巷镇的市镇氛围,它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个古老贫穷落后的小市镇,几条主要街道上商店商场银行公司办事处餐馆林立,KFC 居然也在此热闹营业,街上民众来往熙攘繁忙,各类车辆川流不息。。。这哪儿是爷爷当年说的和我们想象中的古老马巷!怎么看,它都比阿德莱德的Port Adelaide海港区热闹得多!
          回到厦门,我们这一次长达40天的越南中国之行就到了尾声。收拾行李准备隔天回澳洲,也同时收拾下旅游在外的心态。对这次旅游要做一个结语,说点个人的看法,我想说,感谢老伴的既全面又细心的筹划和安排,使到整个行程既不走过场无聊,也不跑得喘不过气来,下回出外旅游肯定还要靠她来主导;这回出了门40天,现在就是想回家,回到我们熟悉的社区的街道,回到日常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回到对家庭对生活的责任,回到烦恼和快乐,然后,把这个行程做一个记录,让大家分享我们老来结伴同行万里路,增长见识的喜悦!
 
 

四月十九日下午我们离开厦门,经吉隆坡,二十日上午回到阿德莱德,结束此次行程,并以“2012年越南中国纪行”为记。

附照片1:鹭江上来往鼓浪屿的渡轮,左上角可见日光岩

附照片2 鼓浪屿郑成功塑像

附照片3 集美学村主楼

附照片4:同安梵天寺山门

 

2012716日写于澳洲阿德莱德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