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舴艋舟
作者:李国七  发布日期:2010-01-26 02:00:00  浏览次数:2509
分享到: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認識李清照的詞,就認識了楠溪江。那個時候的楠溪江只是書本字行中的名字,從沒想到有那麼一天會在江南出現,何況在江南的土地上生活。

據說,仲春後水漲時,楠溪江中常有一隊隊舴艋舟張帆而行,從岸崗上眺望,活生生就是宋人的詞境。如今人在江南,跟朋友乘坐竹筏。朋友是當地人,自然也最知道如何在楠溪江操舟劃竹筏。人在溪江中,與舴艋舟擦身而過。當時,詩詞洶涌心頭,終於明白其中的意境。

水秀、村古、灘林,沿江而行。竹筏在溪江輕輕劃過。此刻,時間是凝固了,是人間,也是天堂。遠離忙碌,遠離人世間的囂嘈、爭奪與糾紛。此時此地,最好放下 一切,況且我身邊有你,兩人共天涯,不是共通的心願嗎?索性仰臥筏上。人在筏上,筏在水上。時而筏從鵝卵石上磨擦而過,水聲潺潺,時而筏若空無所依,飄飄 欲仙。古時說坐春水船如天上過,那麼此時筏上的你我正如一雙神仙眷侶。我們不乘舴艋舟。活在今朝,戰鼓已息,流離與遷移皆出於自願。何況,浦東與浦西的距 離不是天涯海角,沒有流寇橫隔,沒有戰禍分開,也沒有淒淒悲悲慘慘戚戚。就是真的乘坐舴艋舟,載的,恐怕再也非甚麼愁了。

只有快意,只有甜蜜。

一直到楓林鎮靠岸時,才驚覺已航駛十多公里,趕巧踫上夕陽西斂,但天邊並無彩雲麗霞,只見蔚藍天際一片清澈天色,格外鮮潔澄明。

就得回去了。你說。

是的。我點頭。

楠溪江畢竟不是故鄉,也不是你我求生的角落。楠溪江只是客旅的過站。況且,真的叫我們永居此地,恐怕我們也會拒絕。

寫詞女子說︰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寫詞女子活在流離的時代。她的江南離不開考驗,跟別離血脈相連;二○○五年,我們的隔離,卻只是四十五分鐘的車程,何況還有手機,拉短了人與人的距離。寫詞女子的別離是朝朝暮暮的思念。我們就是真的有思念,通過短訊,透過電話,沒有哀傷來得及成形。

別了楠溪江。你說。

別了楠溪江。我說,明年春來,趁著春好,我們竟可再泛輕舟。我們的雙溪舴艋舟,絕對可以載得動,平凡人一點點的幸福與快樂。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