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沉痛悼念高华教授
作者:汪应果  发布日期:2011-12-30 02:00:00  浏览次数:4014
分享到:
       国内的朋友来邮件告诉我,高华教授不幸去世,去世的时间恰好与他研究的对象毛泽东的生辰是同一天,仿佛是上天的精心安排,目的是好让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后,继续上穷天堂、下寻地狱去追索毛泽东的幽灵,以便继续揭示这深刻改变二十世纪中国面貌并仍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中国的神魔巨灵的内心世界.
       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后,我不禁为他的英年早逝深感惋惜和悲痛。
       我与他同在南京大学工作,虽不同系但也是同事,同在一栋办公楼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但从未说过话,平生只有一次交往,就是我们之间通过一次长长的电话。通话的原因是因为我想了解大哥汪曼生的死因。
       我的大哥汪曼生是“革命烈士”,生前是上海大夏大学的地下共产党员,参加过早期革命文艺运动,在十九路军抗击日军侵略的战争中曾率领学生宣传队到前线支援作战,为伤员包扎伤口,送饭送水,战斗激烈时曾直接投入杀敌战斗。他还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并遭到上海租界当局的逮捕。事后他受白区地下党的委派,与另四位青年知识分子一道,赴江西苏区工作,任苏区宣传部长,在我出生前四年,就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烈属证上是这么写的。由于牺牲情况不明,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作进一步地了解,但结论往往矛盾,有说是在国民党军队“围剿”中被俘,经叛徒告密,牺牲在刑场上的,也有说是被潜伏在苏区的国民党特务AB团暗杀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澳门科技大学任教时看到了高华教授《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知道他在这方面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所以回到南京后,立刻给他的家里打了电话。接话的是他本人。他说他知道我。在了解我的问题后,他说,1932年,上海地下党应江西苏区要求,为支援苏区文化工作,特委派了五名青年知识分子赴江西,汪曼生即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位是鲁迅先生亲自选送的最钟爱的青年作家,这五人都在毛泽东发动的“肃反AB团”的运动中被残酷杀害……他说,这个消息曾令鲁迅先生十分震动,但由于不了解苏区的情况,鲁迅没有对此事做任何评论。
       高华教授又说,当时曾有过一个规定,红区党内以及红军中,凡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出身“不好”的,一律“格杀勿论”。像汪曼生那样,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了,又出自大户人家,绝不可能幸免,他们在死前都经受了酷刑拷问。
       原来如此……
       最后我们约定,等将来有机会时,我们再深入交谈,如有条件他愿帮我去江西作进一步的调查。然而此后我在澳门,他则听说去了上海,我们的约定竟无缘兑现了。
        再后来,我就到了澳洲。虽然我的移民,完全是家庭的原因,但我不得不承认,高华教授的电话,是在我做出晚年移民决定的天平上压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我们竟成了永诀!
        高华教授平时一贯低调,属于甘守清贫宁被边缘化也要坚守学术底线的真正的学者,这在他那个年龄段的学者中已为数不多了,但也正因此,我也为他,为南京大学骄傲,尽管南京大学也和全国高校一样,同处一个体制之中,必然地,浮在它上面的无非枯枝败叶,喧嚣的无非是过度膨胀而爆裂的泡沫,但沉淀在河床的,依然有星星点点闪亮的金子,这从多年来南京大学人文学科总能不时推出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但非体制承认的学术经典中可以得到证明。这比起那些不停鼓噪“一千个孔子不如一个章子怡”、“美国教育一塌糊涂”、“抄教材袭合理”等等超强创新以及诞生“三骂超强教授的名校来,不啻有天壤之别。也唯其此,才向世界表明,南京大学只要有高华一类的教授存在,它不仅现在更在将来定会跻身世界名校之林,为中华民族培养出民族的脊梁。

上一篇:舞魅天下


评论专区

向高华致敬2014-11-20发表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在“ 悼高华”的文中说:对中国知识人来说,有一段留得下来的文字,有一种让后人向往的精神,有一缕超越时代空间的情怀,那便是不枉此行的人生了。
向高华致敬2014-11-20发表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在“ 悼高华”的文中说:对中国知识人来说,有一段留得下来的文字,有一种让后人向往的精神,有一缕超越时代空间的情怀,那便是不枉此行的人生了。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高华(1954年-2011年),江苏南京人,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 1971年到1978年曾做过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后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2011年12月26日在南京病逝,享年57岁。 代表作品有《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 《在历史的风陵渡口》 《革命年代》等。
爆料2014-11-20发表
高华不是一个无畏无惧的战士,他从小是在阴影里面长大,父亲是右派,文革的时候,为了躲避杀身之祸,一度逃亡,家门口贴满了通缉他父亲的通缉令。高华的一生都生活在莫名的恐惧感之中,这种恐惧感笼罩了他的一生的。他有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他太懂中国历史了,在政治上比一般人还要谨慎。他对政治本身没有兴趣,但他有良知,有学术上的担当,有说真话、揭穿历史真相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超越了功利,不追求任何世俗的回报。
爆料2014-11-20发表
高华不是一个无畏无惧的战士,他从小是在阴影里面长大,父亲是右派,文革的时候,为了躲避杀身之祸,一度逃亡,家门口贴满了通缉他父亲的通缉令。高华的一生都生活在莫名的恐惧感之中,这种恐惧感笼罩了他的一生的。他有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他太懂中国历史了,在政治上比一般人还要谨慎。他对政治本身没有兴趣,但他有良知,有学术上的担当,有说真话、揭穿历史真相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超越了功利,不追求任何世俗的回报。
读者2014-11-20发表
愿意为之默哀。
安红2014-11-20发表
南京学者范泓的悼念文章《最后的日子》(2011年12月29日)中提到:高华长年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应当说,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寻常的认知,更持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在表述上清晰明朗,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可见思考的深度,因此,卓然成家,无怪其然。高华曾经对我(范泓)说过,研究历史的人要有大历史感才行,从宏观到微观,都得具备从容驾驭的本领。
读者2014-11-20发表
愿意为之默哀。
作者2014-11-20发表
谢谢各位评论。中国需要当代的司马迁。高华虽不像司马迁那样著作等身,但他具有司马迁的精神,这在当今中国是极其珍贵的。
进生2014-11-20发表
转贴一篇文友介绍的文章,以便衔接“爆料”提供的相关信息----进生 高华之死为什么成了公共事件? 丁咚 文 本来我与高华先生并无任何私人交往的,也没有借着他的故去打秋风的意思。但我对他的学问、人品是高度景仰的,因此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在网上留言悼念高华先生的时候,我以尊敬的心情追随之。搜狐网的编辑特意电询我有无意思写点悼念先生的文章,我虽然对这位先生所知不多,但一方面蒙编辑先生关注之殷,一方面我也想表达我对逝者的敬意,因此才有了如下的文字...... 一个历史学家死后备极哀荣,与生前的寂寥落寞形成鲜明反差,几乎引起了一场公共领域的大震动,学界、非学界人士纷纷以悼念这位先生为幸事,多家网站开设专题,各种纪念文章一时洛阳纸贵。 这恐怕是只有在中国特殊环境下才会发生的现象。因为这个人太与众不同,太有风骨,并言人所不敢言,如暗夜中一道闪光,照彻寰宇,打动了知识界的心。 这位独具魅力的人就是南京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高华先生,他的著作并非像那些享受官家赐食、乐哉悠哉、勇于制造文字垃圾的“学者”那样等身,然而他的党史、民国史研究篇篇独树一帜,被公认为是党史研究领域的“三剑客”之一。 而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在香港出版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与此同时,他在大陆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公开出版,直到2010年。这一年,他的文集《革命年代》终于在史学界崭露头角,并超越了史学界。此前,由于知识界的广泛声援,他的现实处境得到了某些改善,在此背景下,他的著作也有了公开发表的机会。 想来他虽然学养极深,却长期默默无闻,以至于我对他一无所知。所幸得之于朋友们的介绍,我才知道了他的新著《革命年代》,并竭力搜求,大快朵颐。 回到题目,为什么一个史学家会得到公众如此强烈的关注,知识界共悼他的死,而且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他的生平资料和著作? 首先要归因于他太伟大,太稀有,在他所研究的领域。物以稀为贵,人以品自高。他的著作及为人品格可谓学界翘楚。《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光看题目,就足以撼人心魄,并能窥见其中的滔滔雄论了。正像多数人知道的,在我们这个国度,没有人可以逃离体制,以及它必然带来的羁绊。而高华先生身在体制内,却勇于求真求实,打破党史研究的禁区,还原历史真相,非一般的魄力、识见所能尽言。 其次要归因于我们这个时代,万马齐喑,人心思变。人们对任何脱离藩篱,追求真我,启人智慧者由衷地敬服。“变”是时代的常态,“变”是永恒的存在。凡是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者,总是遭人唾弃的。而相反的是,高华先生敢于从束缚人、钳制人的体制中走出来,遵从内心良知的召唤,以史实为依据,撰述文章,辨求真理,表现了学人的高风亮节和大无畏气概,与那些苟且偷生、拾人牙慧乃至谄媚阿谀之徒形成了鲜明对照,尤其是他的著作开时代风气之先,引导人心,具有历史和启蒙的双重价值,对于当今时代,对于在困顿中前行的中国,对于万千嗷嗷待哺的民众而言,意义更是非凡! 谨此悼念高华先生。
作者2014-11-20发表
谢谢各位评论。中国需要当代的司马迁。高华虽不像司马迁那样著作等身,但他具有司马迁的精神,这在当今中国是极其珍贵的。
安红2014-11-20发表
南京学者范泓的悼念文章《最后的日子》(2011年12月29日)中提到:高华长年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应当说,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寻常的认知,更持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在表述上清晰明朗,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可见思考的深度,因此,卓然成家,无怪其然。高华曾经对我(范泓)说过,研究历史的人要有大历史感才行,从宏观到微观,都得具备从容驾驭的本领。
读者20462014-11-20发表
高华(1954年-2011年),江苏南京人,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 1971年到1978年曾做过工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后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2011年12月26日在南京病逝,享年57岁。 代表作品有《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 《在历史的风陵渡口》 《革命年代》等。
进生2014-11-20发表
为能更清晰地理解高华教授,并真切地理解“一个历史学家死后备极哀荣,与生前的寂寥落寞形成鲜明反差”的原因,读者不妨再参考下面一篇良心之作: <教育不应是一党私产 ——从“世纪清华”丛书说起 / 周启博>
进生2014-11-20发表
转贴一篇文友介绍的文章,以便衔接“爆料”提供的相关信息----进生 高华之死为什么成了公共事件? 丁咚 文 本来我与高华先生并无任何私人交往的,也没有借着他的故去打秋风的意思。但我对他的学问、人品是高度景仰的,因此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在网上留言悼念高华先生的时候,我以尊敬的心情追随之。搜狐网的编辑特意电询我有无意思写点悼念先生的文章,我虽然对这位先生所知不多,但一方面蒙编辑先生关注之殷,一方面我也想表达我对逝者的敬意,因此才有了如下的文字...... 一个历史学家死后备极哀荣,与生前的寂寥落寞形成鲜明反差,几乎引起了一场公共领域的大震动,学界、非学界人士纷纷以悼念这位先生为幸事,多家网站开设专题,各种纪念文章一时洛阳纸贵。 这恐怕是只有在中国特殊环境下才会发生的现象。因为这个人太与众不同,太有风骨,并言人所不敢言,如暗夜中一道闪光,照彻寰宇,打动了知识界的心。 这位独具魅力的人就是南京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高华先生,他的著作并非像那些享受官家赐食、乐哉悠哉、勇于制造文字垃圾的“学者”那样等身,然而他的党史、民国史研究篇篇独树一帜,被公认为是党史研究领域的“三剑客”之一。 而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在香港出版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与此同时,他在大陆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公开出版,直到2010年。这一年,他的文集《革命年代》终于在史学界崭露头角,并超越了史学界。此前,由于知识界的广泛声援,他的现实处境得到了某些改善,在此背景下,他的著作也有了公开发表的机会。 想来他虽然学养极深,却长期默默无闻,以至于我对他一无所知。所幸得之于朋友们的介绍,我才知道了他的新著《革命年代》,并竭力搜求,大快朵颐。 回到题目,为什么一个史学家会得到公众如此强烈的关注,知识界共悼他的死,而且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他的生平资料和著作? 首先要归因于他太伟大,太稀有,在他所研究的领域。物以稀为贵,人以品自高。他的著作及为人品格可谓学界翘楚。《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光看题目,就足以撼人心魄,并能窥见其中的滔滔雄论了。正像多数人知道的,在我们这个国度,没有人可以逃离体制,以及它必然带来的羁绊。而高华先生身在体制内,却勇于求真求实,打破党史研究的禁区,还原历史真相,非一般的魄力、识见所能尽言。 其次要归因于我们这个时代,万马齐喑,人心思变。人们对任何脱离藩篱,追求真我,启人智慧者由衷地敬服。“变”是时代的常态,“变”是永恒的存在。凡是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者,总是遭人唾弃的。而相反的是,高华先生敢于从束缚人、钳制人的体制中走出来,遵从内心良知的召唤,以史实为依据,撰述文章,辨求真理,表现了学人的高风亮节和大无畏气概,与那些苟且偷生、拾人牙慧乃至谄媚阿谀之徒形成了鲜明对照,尤其是他的著作开时代风气之先,引导人心,具有历史和启蒙的双重价值,对于当今时代,对于在困顿中前行的中国,对于万千嗷嗷待哺的民众而言,意义更是非凡! 谨此悼念高华先生。
进生2014-11-20发表
为能更清晰地理解高华教授,并真切地理解“一个历史学家死后备极哀荣,与生前的寂寥落寞形成鲜明反差”的原因,读者不妨再参考下面一篇良心之作: <教育不应是一党私产 ——从“世纪清华”丛书说起 / 周启博>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