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春到会宁百花开
作者:马成福  发布日期:2011-12-19 02:00:00  浏览次数:2132
分享到:

要帮助会宁县解决助学贷款问题。会宁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也是有名的“状元县”。——温家宝

 

会宁因三军会师圣地、苦甲天下、状元县三大名片而驰名天下。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这是会宁老百姓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两句古语。

会宁自古以来就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多年以来,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从而使会宁成了全国有名的“状元县”。

宋元以前史录散失无考,仅明、清两代会宁就出文武进士20名,文武举人115名,贡生369名。民国时期,会宁有大专院校毕业生69人,赴日留学生4人。恢复高考制度32年来,会宁已向全国各类高校输送学生6万多名,更有5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10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100多人出国留学。在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地区,就有500多名会宁籍毕业生。6万多名优秀学子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6万多个家庭的命运,“教育兴县”战略正在改变会宁大地的贫穷面貌,进而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会宁县现有58万多人口,15万多户。按此推算,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向全国各类高校输送的学生超过现有人口的百分之十,其中每30户就有1人获得硕士学位,每150户就有1人获得博士学位。关于“状元村”、“博士村”、“状元家庭”的故事在全县时时传出。在干旱贫困山区新庄塬乡,1.5万人走出大学生1600多名。东坡一个社40多户出了40多名大学生。杜岘一个村就出了3名博士,一门“博士”在全县有数10家之多。在汉家岔乡的一个仅有十来户的小村子,家家都出过大学生,其中有4家出了博士。在老君乡阳赵社,这个全乡最穷的村子,30多户人家竟然出了50多个大学生。

   会宁创出了“高考神话”。自2006年全县本科上线人数突破2000人大关、创下历史新高以来,会宁的高考出现了上线增长人数年年刷新的可喜局面。2010年会宁全县二本上线3510人,其中重点上线1123人,二本上线率超出全省达30多个百分点,二本上线人数分别超过了甘肃14个市州中的7个市州。窥斑见豹,会宁教育是真真切切的健康教育、公平教育、规范教育和成功教育,正如《甘肃经济日报》的长篇报道称: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

现代教育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支撑,因此优质教育一般都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然而会宁是个农业大县,属国扶贫困县,是一个“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却夺取了“西北教育名县”和“西北高考状元县”的美誉,出现了贫困落后的经济承载着庞大教育的“会宁教育模式”和薄弱的经济基础与教育超常规发展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的“会宁教育现象”。这不能不说是教育上的一大奇迹,那么是什么精神和原因创造了这个教育奇迹的呢?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在会宁的广大农村,一代又一代的父老乡亲们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生活,但是“干旱少雨”和“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使辛勤劳动难以得到丰收的报偿。改变贫困命运几乎是会宁人让孩子念书的唯一理由,他们坚信只有读书才能过上好日子的简单道理。祖祖辈辈吃够了苦、过惯了穷日子的会宁人民,矢志不渝地将改变贫穷命运的目光投向了教育。

会宁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形成经济穷县与教育强县之间的巨大反差,是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使然,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然,也是“三苦两乐”精神使然。她是会宁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会宁教育振兴的根本原因和会宁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无形资产”。

会宁的有关情况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极大关注。

2007217,胡锦涛总书记在会宁视察时说,一个贫困县出几万名大学生,不仅为全国、全省做出了贡献,而且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95612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人民的关爱,与中央各部门及省市领导一起来到会宁县视察旱情,指导抗旱救灾工作。自从温家宝踏上会宁这片红色的热土,就深深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干旱与贫瘠,以及人民群众的艰难生活与顽强抗争,从此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给予了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200435,温家宝总理在京接见了全国人大代表、会宁五中副校长王锡武,对会宁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

919,温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说:“农村教育功不可没。会宁,是个很穷的县,但就高考率说,武威、张掖都考不过。”

200636,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例会期间,温总理在会见王锡武代表时又关心地问到会宁教育。王锡武如实汇报后,总理高兴地说,你看,我说会宁教育办得好嘛!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倾向的产生及其社会效应的逐步显现,会宁“供不起孩子上大学”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都具有典型性。据甘肃银监局调查显示,2006年会宁县贫困农户中,供不起孩子上大学的农户占三分之一,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大中专学生上学所需费用相差甚远。全县在校大中专学生1.5万人,人均每年需要费用1万元左右,总数约1.5亿元,而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75元。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会宁县因供孩子上大中专学校负债58万元的家庭占学生家庭总数的80%,而这些债务一般家庭需要10年左右才能还清,特殊家庭则需要15年至20年。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会宁教育的传统。在会宁,教育局真正成了最优先照顾的部门。2002年到2004年,全县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一个人员都没有增加,而在教育上却增加了1769人,全部为一线教师。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仅1300万元,却拿出260多万给学校作公用经费。中央与省政府也大力帮助会宁教育,2001年~2004年国家“二期义教工程”下拨2000多万元,两基攻坚项目下拨2930万元,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下拨960多万元……

2006年,全县在册贫困人口24.41万人,占到农业总人口的44%。其中,11.01万人属绝对贫困,人均纯收入在676元以下;13.4万人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在676元至942元之间。加之当年遭遇70年来的大旱,会宁许多地方小麦绝收,夏粮收入无望,使许多家庭雪上加霜。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许多农民家庭仍然供养着1名到2名学生,还有少数家庭供养3名大学生。

2006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支出20125万元,占到当年财政总支出43%。而且,人员工资支出占到绝对数74.4%。很明显,教育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举债办学现象尤为普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负债8000多万元,高中阶段负债2000多万元,加起来就是一个亿,相当于会宁县5年的财政收入。会宁县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筹集12万元资助了120名贫困大学生,加上社会各界的教育资助,仅解决了少数特别优秀学生的部分困难。

为维持学业,会宁县在读的90%的大中专学生需要贷款,但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只有20%。由于多方面原因,作为国家助学贷款补充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情况也不容乐观,难以满足更多贫困大学生的借贷需求。因此,大部分家庭迫于无奈,转向当地农村信用社申请期限短、利息高的贷款,进一步加重了贫困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会宁县日益突出的“供不起孩子上大学问题”,始终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

2006630,《国内动态清样》报道了甘肃省一些地方,特别是会宁县贫困大学生难以获得助学贷款的情况,很快引起了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的重视,他立即做出重要批示。随后,根据报道反映的情况和刘明康主席的批示精神,甘肃银监局和白银银监分局联合组成专门调研组,就会宁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情况进行调查,形成了《高考状元县“因教返贫”现象调查》一稿,在《人民论坛》杂志全文刊发,甘肃省政府也以《信息专报》形式将报告摘要上报国务院。

2007626,温家宝总理在国办563期《专报信息》《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因教返贫问题突出》的文件上做出重要批示:“请明康同志阅酌。要帮助会宁县解决助学贷款问题。会宁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也是有名的‘状元县’”。

为了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对会宁县“供不起孩子上大学”问题的重要批示,7910日,刘明康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尉士武等有关负责同志,与省委常委、副省长冯健身等省市领导一起前往会宁县,就如何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助学贷款问题进行实地调查。

79下午,刘明康一行来到四房吴乡三房吴村。在村民巩秀花家,刘明康与村里参加今年高考分数上线的8名学生及其家长亲切交谈,询问他们在就学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刘明康说:“你们在经济方面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助学贷款等途径来解决,让你们上得起学、能上好学。”临走前,刘明康给在场的8名学生每人捐款500元。随后来到甘沟驿镇信用联社详细了解助学贷款发放和业务开展情况。

710上午,刘明康一行与会宁县教育部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100余人进行了座谈。刘明康要求,在各项政策尚未正式出台之前,会宁县可以搞一些试点,对全县今年进入投档线的贫困考生初步认定后,由各银行机构与相关高校取得联络,努力使考上大学的孩子在高校取得助学贷款,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读书。

712,温家宝总理再次就会宁县“上大学难”问题,在刘明康的调研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指出中国银监会“调研不仅解决了会宁县‘因教返贫’问题,而且提出了搞好助学贷款需要解决普遍性问题。”同时,温总理将中国银监会调研汇报材料批转国务委员陈至立和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参考。

根据温总理第二次批示精神和国务委员陈至立的要求,刘明康主席与财政部、教育部主要领导达成了“办好一个文,开好一个会,抓好近期工作”的共识,召集有关部门就做好助学贷款问题进行动员部署,为全面启动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铺平了道路。由于国家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和办法全面出台尚需时日,中国银监会决定率先在会宁县开展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

对于会宁来说,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两免一补”、“助学贷款”解决了会宁群众的大难题,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被录取的大学生或在校大学生,在户籍所在地的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用于解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信用助学贷款。不需担保,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承担还款责任。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全额贴息,从贷款到还贷最长期限可达14年。

829,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三部门联合在会宁举行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地区签约仪式,正式启动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作为首批试点的甘肃、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等5省市97个区县的11340名学生签订了贷款合同,合同金额约2.2亿元,仅甘肃省就有3893人签订了贷款合同。截止1217,五个省市443个县全部实现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总计获得的贷款人数是11.3万人,金额13.5亿元。

914,温家宝总理在会宁县委、县政府的感谢信上又作了重要批示。感谢信中写道:“您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因教返贫问题突出》上的批示,给正在战胜自然灾害,治穷致富的革命圣地会宁广大干部群众带来了无穷动力,为状元县会宁数万学子实现人生理想点燃了希望的火花……”

春到会宁百花香,会宁县作为甘肃省第一批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试点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方便群众、应贷尽贷、防范风险”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2009年,会宁县共申请办理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已经达到13125人(16836人次),已发放贷款总金额达到11641万元。

“六月紧张,七月高兴,八月忧伤”的会宁高考现象不再重演,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帮寒门学子插上了奋飞的翅膀。如今,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上大学再也不用发愁了。

太平店镇太平村王鑫同学家中非常困难,2007年考入燕山大学后十分发愁,在成功申请到生源地助学贷款23200元后,一下子就解决了燃眉之急,使他全家人都喜出望外。

郭城镇红堡子村的周彦铭同学,2007年考上了新疆塔里木大学,会宁二中补助了1000元,他从银行贷款16400元。如果没有生源地助学贷款,他就必须在上大学和母亲看病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

2008年,新庄乡新庄村棱干社的张彦霞同学考上了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由于哥哥上大学,弟弟读高中,妈妈经常生病,爸爸一个人在煤矿打工,家里入不敷出,多亏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才使她顺利走进了大学。

2008年,王素娟考上了甘肃农业大学,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她圆了大学梦。由于父亲残疾,母亲视力不好,姊妹多,都在读书,所有开支完全依赖几亩薄田,家里根本没有能力供她上大学。

在我采访所到之处,那些贫困家庭和莘莘学子们都真诚地感谢党和政府,都念念不忘温总理对会宁困难家庭和学子的关心和爱护。

在会宁,宏志班、联想班、藏族学生委培,与江苏如东互派教师驻教,多种多样的助学和办班形式,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西部教育的关怀,也展示着会宁与外界的友好合作。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成为会宁群众普遍欢迎和最受追捧的助学贷款。除此之外,还有高校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商业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等,有效地解决了会宁县“上大学难”的问题。

春风唤醒了广袤的山川大地,春雨滋润了久旱的花草树木。实际上,巨额的大学教育收费,不仅使会宁贫困地区的农民无法承受,也让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不堪重负。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计,自2007年试点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来,全国已有22个省份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2009年全国审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81万人,审批贷款金额46.1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国家助学贷款审批总人数和总金额的79.3%53%。至2009年底,全国已累计审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97.4万人,审批合同金额72.1亿元。毋庸置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有益补充和银行系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温家宝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由会宁试点推向全国各地的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活动,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解除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和人生理想提供了保障,有效缓解了广大群众供不起孩子上大学的困难局面,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评论专区

安红2011-04-28发表
打油诗一首回胡仄佳: 舞哥身健美 舞姐靥如花 安红练抬腿 仄佳笑哈哈 谢谢胡仄佳!十一年前初抵澳洲时我就看过你的文章知道你的大名;从《他还活着》一书中读到了你的故事;也知道你如今在《大洋时报》上连载《新西兰野游记》。曾谋面,远远一望,知道是你,但未曾交谈。实话实说:这一篇是真正最初想写的尴尬事!但是无缘无故凭空写起总是不妥,于是就有了引子,铺陈,断断续续写到今天,成了老六——尴尬事之六。
胡仄佳2011-04-17发表
哈哈,写得真好!好玩极了。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