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短篇中篇

短篇中篇

温总理情系甘肃教育
作者:马成福  发布日期:2011-12-15 02:00:00  浏览次数:2730
分享到:

 

 

报告文学 

教育,是一个民族希望的所在;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

甘肃,是温家宝总理早年工作过的地方;甘肃,是他牵肠挂肚的第二故乡。

甘肃的艰苦岁月,锻炼了温家宝的平民作风,使他拥有了“平民总理”的美誉。在甘肃艰苦而又充实的生活,是他人生历程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曾经充满深情地说,我在甘肃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触了甘肃的老百姓,让我懂得什么是苦,什么叫乐;为什么生活,为谁工作,这比专业还重要。因此,他也对甘肃这片土地和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201111169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办门口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接送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与运煤货车相撞,事故共造成20人遇难,18人重伤,26人轻伤。遇难者中除两名成人外,其他死伤者均为幼儿。发生事故的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竟然超载了55人,而且还逆向行驶,这样的悲剧在全国曾经发生了多起。

1127,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说,近来,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疾首的重大校车安全事故。校车安全必须引起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我要求法制办在一个月内制订出《校车安全条例》,也就是说,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在会上强调,要预防和避免儿童各种意外伤害,特别要加强校园治安、消防安全和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国务院已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做好校车设计、生产、改造、配备等工作,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要明确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要通过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

 

 

2003919,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面对众多的部长和省长,面对200多位来自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和会议代表,讲了他亲身经历并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反映农村小孩求学的困难,勉励与会者做好农村教育工作。

这三件小事是,199374山西吕梁山区一个窑洞小学的教学条件;1995612,甘肃靖远县一户贫困农家残疾妇女希望孩子能够上学的迫切愿望;2002625,陕西秦岭发大水时,佛坪县唯一幸存的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温总理说,1995612,他到贫困的甘肃省靖远县,走到一户农家,主妇双目失明,丈夫是个痴呆人。她身边有个六、七岁的女孩,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位主妇拉着他哭个不停。他问她有什么困难,她说,希望孩子能上学,上希望小学。她瞎了一辈子,就希望孩子能上学,不当睁眼瞎。

温家宝动情地说,这位主妇看不见这个世界,但对社会的进步很有眼光。她希望下一代能够上学,就是希望摆脱长期的贫困、愚昧、落后。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执政为民,就要想着广大群众,想着八亿农民,想着一亿六千万儿童的就学问题。

总理对农村教育的深切关怀,尤其是在事隔8年之久,对靖远一名贫困农家小女孩上学的牵挂,从首都北京传到这个西北小县后,整个靖远县都沸腾了。出于报告文学写作的需要,我追随温总理的足迹造访了靖远县。总理考察过靖远县的三个村子,分别是东湾乡瓜园村、三合村和乌兰乡西关村上滩社。我都认真仔细地寻找过那位盲妇,但都没有附和条件的人。三个村子只有瓜园村有一位50岁上下的盲妇,但她是2001年才失明的。她和丈夫都是痴呆,有个女儿二十多岁,已经出嫁了。

温总理讲到的双目失明的主妇究竟是谁呢?这个问题不仅困惑着甘肃省和靖远县的领导,诸多的媒体记者也纷至沓来、无功而返。我想总理行程紧张,又是第一次到这里考察,有可能把地方记错了。于是,我从永登、景泰、靖远、会宁、定西、临洮、永靖一路认真采访下来,终于在永靖县陈井镇木厂村木厂社找到了双目失明的张道花

永靖县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1995年又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统计资料显示,前5个月,全县的总降水量仅为9.6毫米,比正常年份减少七成。持续发展的旱灾造成全县16个乡镇、65个村、425个社的85004.7万户群众,以及6.1万头(只)大小牲畜严重缺水,近77%的农作物受灾。

久旱逢甘霖,61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一行由刘家峡水电厂赶往永靖县,视察了刘家峡乡塑料大棚种植、渔业公司大川渔场、陈井乡木厂村木厂社。当车到达陈井乡木厂村木厂社时,身着夹克衫,脚穿运动鞋的温家宝第一个走下车,与乡亲们亲切握手。临夏州委副书记孙矿生介绍了木厂社社长张德福,温家宝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来看望大家,想了解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看看大家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来做。”

看到这么亲切的中央领导来到村里,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涌进张家小院。温家宝面带着微笑,与村民们嘘寒问暖,促膝交谈。张家小院里不时传出一阵阵快乐的笑声。在半个小时的轻松交谈中,温家宝对木厂社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温家宝提出要去看望几家最困难的农户,张德福就把他带到了残疾贫困户李保福一家。那年,李保福37岁,是个痴呆人;妻子张道花35岁,双目失明;女儿李红梅刚7岁,儿子李高村只有三四岁。

当温家宝一行来看望他们时,主人李保福显得非常高兴,只是不知说什么好,就一个劲地憨笑着。吴家白书记告诉主妇张道花:“中央的温书记看望你们来了,带来了党中央的温暖和关心!”听了这句话,倍受生活煎熬的张道花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温家宝紧紧握住她的双手,一一询问家里的粮食生产、经济收入、子女上学情况,然后充满深情地对她说:“今天所有的书记都有,包括你们村上的、乡上的书记,还有省上的、州上的、县上的领导,你有什么困难就说。”

拉着温家宝温暖的大手,听着亲切和蔼的话语,张道花感到一股暖流涌遍了全身,她激动地说:“我眼睛瞎了一辈子,啥也看不见。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能上学,能上希望小学,她这辈子可不能当睁眼瞎啊!我的女儿很想念书,可家里穷,拿不出钱来供她上学。”

听完张道花的话,温家宝皱起了眉头,他被这位贫困山区双目失明妇女掏心窝子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虽然她已经双目失明,看不到外面的繁华世界,但她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让孩子当睁眼瞎,她期望通过教育来摆脱长期的贫困处境!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是贫困山区群众对子女教育的渴望。

温家宝当即从自己口袋里掏出500元钱,塞到张道花手里,诚恳地说:“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这500元钱就当作孩子的学费,一定要让娃娃们上好学,念好书!”

“谢谢温书记!”双目失明的张道花虽然看不见温书记的面容,但感觉到温书记的平易近人,又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您放心,我牢记您的话!困难再大,我一定让我的女儿好好念书!”张道花说着话,感激的热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温家宝与李保福一家人合影留念后,对陪同的领导叮嘱道:“农村要脱贫致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你们一定要想办法,让这些贫困户的娃娃们能上起学,念好书。”

温家宝一边走,一边对陪同的各级领导语重心长地说: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是一项关系全局的大事。我们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特别是要重视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单产。要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来增加群众的收入。我们要把领导的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放在改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上,放在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上,放在尽快让各族群众解决温饱上。同时,要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提高生产力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用在改善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用在科技教育上。

随行的省、州、县领导立即说:“请温书记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认真抓好落实!”

告别的时刻到了,温家宝和村民们一一道别,乡亲们争着和温书记握手。

这时,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乡亲们兴奋地说:“温书记把雨给我们带来了!”

温家宝坐进车里,又摇下车窗亲切地说:“乡亲们都回去吧,别凉了身子!”他一边说,一边不停地向大家挥手致意。

久旱盼甘霖,这小雨对木厂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木厂村属永靖县东部山区,这里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十年九旱,尤其这两年村里遭受了大旱,群众对“贵如油”的雨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他们久久站在雨地里不愿回去,尽情享受着被雨水浇湿淋透的酣畅淋漓感。

2010721,我来到了永靖县陈井镇木厂村木厂社,这是一个沿213国道两边山坡而建的村庄,有72户人家,公路边建起了饭馆、商店、汽车修理部等服务设施。公路边柳树成阴,南北两山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木,尤其是南山绿树葱郁,农田里的玉米也很茂盛。

       热情好客的张德福和董会玲夫妇把我迎进了家门,这是一座整洁的农家小院,一个勤劳致富之家。几句寒暄后,他们就忙着让座递烟、沏茶倒水。一会儿就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张珍藏了15年之久的照片,那是温家宝和他们在村巷里亲切交谈的合影。他兴奋地捧着照片,满怀激情地向我讲起了温家宝当年到木厂社看望村民的详细情况。

张德福带我来到李保福家,我远远就看到门口伫立着一位衣装清秀的妇女,她就是李保福的妻子张道花,一位从小就双目失明的不幸女人。我得知温家宝当年来村里的时候,她家还是土门、土房,如今不但修了大门,还新建6间漂亮的砖瓦房,院子里收拾得干净利落。她告诉我,镇上给她家建房补助了3000元钱。一会儿,李保福背着一背篼柴火回家了,他仅会简单的语言交流,如果不问他就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张道花对当年温家宝来家里的情况还记忆犹新,她无限感叹地说:“温家宝真是个好人啊!那么大的领导还来看望我们这些苦命人,他送了2袋面,给我500元钱,让我供娃娃念书。后来,两个孩子免费上学,我还吃上了低保,这都是沾了温总理的光。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感谢他,我没有办法见到他,你一定要替我们谢谢他!”

我急切地问她儿女的上学情况,我知道这也是温总理最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之一。张道花高兴地说,儿子李高村初一毕业,去年参军到陕西宝鸡的武警消防部队去当兵。

接着她的神情突然变得黯淡,伤心地哭泣着说,女儿李红梅只念到五年级,2008年农历11月出门打工,从此再也没有音信。说到这里,她的脸上一片痛苦和茫然,原来她常常站在门口等待女儿回家。我在心里也长叹一声:“我来得太晚了!”如果温总理得知这个消息,心里一定很难过,这是他多年放心不下的事情,果然出了问题。

 

 

20071026,新华社记者在《供中办国办秘书局信息专稿》(第1845期)中撰文反映,甘肃广河一小学数百名学生连续多日在简易帐篷中上课。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陈至立、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和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都作了重要批示。

接到批示后,广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会同州教育局负责人,于1028日早晨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经核实,西坪小学位于广河县庄禾集镇西坪村,全校330名学生,绝大多数是回族和东乡族儿童,该校教学楼1995年建成投入使用。受近期持续降雨影响,该校教学楼出现地基下陷,部分大梁裂缝,成了危房。经质监部门鉴定不能使用后,县上果断采取了禁用措施。1022,为了师生安全,学校在操场上搭建了6个临时简易帐篷,学生开始在简易帐篷中上课。

广河县委、县政府本着绝对不能影响学生正常过冬和正常上课的原则,当即做出决定:立即拆除西坪小学现有教学楼和临时搭建的帐篷,修建保温过渡房,购置取暖设施,一周内让学生全部搬入过渡房上课;腾出村委会办公场所和学校教师办公用房,租用学校附近群众住房让学生分散上课;立即着手建设新教学楼,资金由州、县财政筹措解决;县上利用一周时间,结合灾民房排查工作,对全县校舍安全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1129,广河县政府开始组织人员搭建简易保温房,以保证西坪小学的师生温暖过冬和学校正常教学。一位县领导说,本周内简易保温房将搭建完毕,学生将陆续搬入上课,此前搭建的临时简易帐篷将随后拆除。

另外,甘肃省决定,由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三级财政共同出资,为西坪小学重建教学楼。旧教学楼的拆除工作29日已经开始,力争在当年土地封冻前完成新教学楼的地基处理,预计到次年6月份可投入使用。

 

 

会宁因三军会师圣地、苦甲天下、状元县三大名片而驰名天下。“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这是会宁老百姓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两句古语。

会宁自古以来就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多年以来,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从而使会宁成了全国有名的“状元县”。自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会宁已向全国各类高校输送学生6万多名,更有5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10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100多人出国留学。在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地区,就有500多名会宁籍毕业生。6万多名优秀学子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6万多个家庭的命运,“教育兴县”战略正在改变会宁大地的贫穷面貌,进而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会宁县现有58万多人口,15万多户。按此推算,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向全国各类高校输送的学生超过现有人口的百分之十,其中每30户就有1人获得硕士学位,每150户就有1人获得博士学位。关于“状元村”、“博士村”、“状元家庭”的故事在全县时时传出。在干旱贫困山区新庄塬乡,1.5万人走出大学生1600多名。东坡一个社40多户出了40多名大学生。杜岘一个村就出了3名博士,一门“博士”在全县有数10家之多。在汉家岔乡的一个仅有十来户的小村子,家家都出过大学生,其中有4家出了博士。在老君乡阳赵社,这个全乡最穷的村子,30多户人家竟然出了50多个大学生。

会宁创出了“高考神话”。自2006年全县本科上线人数突破2000人大关、创下历史新高以来,会宁的高考出现了上线增长人数年年刷新的可喜局面。2010年会宁全县二本上线3510人,其中重点上线1123人,二本上线率超出全省达30多个百分点,二本上线人数分别超过了甘肃14个市州中的7个市州。窥斑见豹,会宁教育是真真切切的健康教育、公平教育、规范教育和成功教育,正如《甘肃经济日报》的长篇报道称: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

现代教育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支撑,因此优质教育一般都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然而会宁是个农业大县,属国扶贫困县,是一个“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却夺取了“西北教育名县”和“西北高考状元县”的美誉,出现了贫困落后的经济承载着庞大教育的“会宁教育模式”和薄弱的经济基础与教育超常规发展之间存在巨大反差的“会宁教育现象”。这不能不说是教育上的一大奇迹,会宁的有关情况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1995612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人民的关爱,与中央各部门及省市领导一起来到会宁县视察旱情,指导抗旱救灾工作。自从温家宝踏上会宁这片红色的热土,就深深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干旱与贫瘠,以及人民群众的艰难生活与顽强抗争,从此他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给予了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200335,温家宝总理在京接见了全国人大代表、会宁五中副校长王锡武,对会宁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

919,温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说:“农村教育功不可没。会宁,是个很穷的县,但就高考率说,武威、张掖都考不过。”

200636,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例会期间,温总理在会见王锡武代表时又关心地问到会宁教育。王锡武如实汇报后,总理高兴地说,你看,我说会宁教育办得好嘛!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倾向的产生及其社会效应的逐步显现,会宁“供不起孩子上大学”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都具有典型性。据甘肃银监局调查显示,2006年会宁县贫困农户中,供不起孩子上大学的农户占三分之一,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大中专学生上学所需费用相差甚远。全县在校大中专学生1.5万人,人均每年需要费用1万元左右,总数约1.5亿元,而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75元。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会宁县因供孩子上大中专学校负债58万元的家庭占学生家庭总数的80%,而这些债务一般家庭需要10年左右才能还清,特殊家庭则需要15年至20年。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会宁教育的传统。在会宁,教育局真正成了最优先照顾的部门。2002年到2004年,全县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一个人员都没有增加,而在教育上却增加了1769人,全部为一线教师。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仅1300万元,却拿出260多万给学校作公用经费。中央与省政府也大力帮助会宁教育,2001年~2004年国家“二期义教工程”下拨2000多万元,两基攻坚项目下拨2930万元,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下拨960多万元……

2006年,全县在册贫困人口24.41万人,占到农业总人口的44%。其中,11.01万人属绝对贫困,人均纯收入在676元以下;13.4万人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在676元至942元之间。加之当年遭遇70年来的大旱,会宁许多地方小麦绝收,夏粮收入无望,使许多家庭雪上加霜。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许多农民家庭仍然供养着1名到2名学生,还有少数家庭供养3名大学生。

2006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支出20125万元,占到当年财政总支出43%。而且,人员工资支出占到绝对数74.4%。很明显,教育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举债办学现象尤为普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负债8000多万元,高中阶段负债2000多万元,加起来就是一个亿,相当于会宁县5年的财政收入。会宁县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筹集12万元资助了120名贫困大学生,加上社会各界的教育资助,仅解决了少数特别优秀学生的部分困难。

为维持学业,会宁县在读的90%的大中专学生需要贷款,但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只有20%。由于多方面原因,作为国家助学贷款补充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情况也不容乐观,难以满足更多贫困大学生的借贷需求。因此,大部分家庭迫于无奈,转向当地农村信用社申请期限短、利息高的贷款,进一步加重了贫困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会宁县日益突出的“供不起孩子上大学问题”,始终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

2006630,《国内动态清样》报道了甘肃省一些地方,特别是会宁县贫困大学生难以获得助学贷款的情况,很快引起了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的重视,他立即做出重要批示。随后,根据报道反映的情况和刘明康主席的批示精神,甘肃银监局和白银银监分局联合组成专门调研组,就会宁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情况进行调查,形成了《高考状元县“因教返贫”现象调查》一稿,在《人民论坛》杂志全文刊发,甘肃省政府也以《信息专报》形式将报告摘要上报国务院。

2007626,温家宝总理在国办563期《专报信息》《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因教返贫问题突出》的文件上做出重要批示:“请明康同志阅酌。要帮助会宁县解决助学贷款问题。会宁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也是有名的‘状元县’”。

为了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对会宁县“供不起孩子上大学”问题的重要批示,7910日,刘明康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尉士武等有关负责同志,与省委常委、副省长冯健身等省市领导一起前往会宁县,就如何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助学贷款问题进行实地调查。

79下午,刘明康一行来到四房吴乡三房吴村。在村民巩秀花家,刘明康与村里参加今年高考分数上线的8名学生及其家长亲切交谈,询问他们在就学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刘明康说:“你们在经济方面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助学贷款等途径来解决,让你们上得起学、能上好学。”临走前,刘明康给在场的8名学生每人捐款500元。随后来到甘沟驿镇信用联社详细了解助学贷款发放和业务开展情况。

710上午,刘明康一行与会宁县教育部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100余人进行了座谈。刘明康要求,在各项政策尚未正式出台之前,会宁县可以搞一些试点,对全县今年进入投档线的贫困考生初步认定后,由各银行机构与相关高校取得联络,努力使考上大学的孩子在高校取得助学贷款,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读书。

712,温家宝总理再次就会宁县“上大学难”问题,在刘明康的调研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指出中国银监会“调研不仅解决了会宁县‘因教返贫’问题,而且提出了搞好助学贷款需要解决普遍性问题。”同时,温总理将中国银监会调研汇报材料批转国务委员陈至立和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参考。

根据温总理第二次批示精神和国务委员陈至立的要求,刘明康主席与财政部、教育部主要领导达成了“办好一个文,开好一个会,抓好近期工作”的共识,召集有关部门就做好助学贷款问题进行动员部署,为全面启动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铺平了道路。由于国家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和办法全面出台尚需时日,中国银监会决定率先在会宁县开展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

对于会宁来说,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两免一补”、“助学贷款”解决了会宁群众的大难题,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被录取的大学生或在校大学生,在户籍所在地的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用于解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信用助学贷款。不需担保,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承担还款责任。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全额贴息,从贷款到还贷最长期限可达14年。

829,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三部门联合在会宁举行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地区签约仪式,正式启动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作为首批试点的甘肃、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等5省市97个区县的11340名学生签订了贷款合同,合同金额约2.2亿元,仅甘肃省就有3893人签订了贷款合同。截止1217,五个省市443个县全部实现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总计获得的贷款人数是11.3万人,金额13.5亿元。

914,温家宝总理在会宁县委、县政府的感谢信上又作了重要批示。感谢信中写道:“您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因教返贫问题突出》上的批示,给正在战胜自然灾害,治穷致富的革命圣地会宁广大干部群众带来了无穷动力,为状元县会宁数万学子实现人生理想点燃了希望的火花……”

春到会宁百花香,会宁县作为甘肃省第一批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试点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方便群众、应贷尽贷、防范风险”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月紧张,七月高兴,八月忧伤”的会宁高考现象不再重演,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帮寒门学子插上了奋飞的翅膀。如今,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上大学再也不用发愁了。

太平店镇太平村王鑫同学家中非常困难,2007年考入燕山大学后十分发愁,在成功申请到生源地助学贷款23200元后,一下子就解决了燃眉之急,使他全家人都喜出望外。

郭城镇红堡子村的周彦铭同学,2007年考上了新疆塔里木大学,会宁二中补助了1000元,他从银行贷款16400元。如果没有生源地助学贷款,他就必须在上大学和母亲看病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

2008年,新庄乡新庄村棱干社的张彦霞同学考上了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由于哥哥上大学,弟弟读高中,妈妈经常生病,爸爸一个人在煤矿打工,家里入不敷出,多亏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才使她顺利走进了大学。

2008年,王素娟考上了甘肃农业大学,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她圆了大学梦。由于父亲残疾,母亲视力不好,姊妹多,都在读书,所有开支完全依赖几亩薄田,家里根本没有能力供她上大学。

2011818日,会宁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甘沟驿镇代办点,会宁二中学生李璐顺利签订了贷款协议,全家都松了一口气。

在我采访所到之处,那些贫困家庭和莘莘学子们都真诚地感谢党和政府,都念念不忘温总理对会宁困难家庭和学子的关心和爱护。由于连年灾害,会宁县学生贷款节节攀升,2007年至2010年,贷款总额达1.94亿元。这年,该县新生加在校生续贷将达到9250万元,申请生源地贷款的新生比例高达77%,是全省乃至全国贷款人数最多、贷款金额最多的县。

在会宁,宏志班、联想班、藏族学生委培,与江苏如东互派教师驻教,多种多样的助学和办班形式,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西部教育的关怀,也展示着会宁与外界的友好合作。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成为会宁群众普遍欢迎和最受追捧的助学贷款。除此之外,还有高校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商业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等,有效地解决了会宁县“上大学难”的问题。

春风唤醒了广袤的山川大地,春雨滋润了久旱的花草树木。实际上,巨额的大学教育收费,不仅使会宁贫困地区的农民无法承受,也让甘肃和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不堪重负。

甘肃省仅2009年就为家庭经济困难的3.4万名学生新办、为5万余名学生续办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计4.15亿元;自这项贷款项目开办3年来,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共为甘肃发放贷款8.67亿元,惠及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的10万名寒门学子。这8亿多元贷款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同时将农民支持学生上学的资金留在了农村,从而能更多地用于农业投入或提高生活水平。

目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已经成为甘肃省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主体。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的统计表明,2006年甘肃省公办普通高校享受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学生仅占在校生的5.9%,远远低于国家确定的20%的比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后,2009年甘肃省新办理该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占当年全省高考录取人数的22%,而在会宁等教育大县,新办理贷款人数占到了当年录取人数的80%,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贷尽贷”的目标基本实现。

200952526日,教育部、财政部、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在合肥召开的“2009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决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作为今后“主要”的助学贷款形式,并力争在2009年覆盖所有的市、县,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贷尽贷”的目标。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计,2009年全国审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81万人,审批贷款金额46.1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国家助学贷款审批总人数和总金额的79.3%53%。截至20106月底,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累计审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98.9万人,实际发放金额64.4亿元。

无庸置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有利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群众子女上大学难的现实问题。

在温家宝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由会宁试点推向全国各地的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活动,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解除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和人生理想提供了保障,有效缓解了广大群众供不起孩子上大学的困难局面,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112月写于西北文冠果基地


上一篇:夜晚的欲望
下一篇:情陷维拉坞


评论专区

安红2012-08-07发表
千年渡口犹在 一片相思难托
读者一2012-01-21发表
欣赏“ 世事通达间的游刃 生死红尘中的行走”,一拍三叹,别样的《领悟》。
安红2011-04-25发表
事不如意常八九,可与言人无二三。人生难得遇到知音,所以告诉自己:当拥有时请珍惜!
sizhong2011-04-20发表
“万两黄金不易得,人间知音最难求。背地闻说知心话,但愿知音到白头!”——越剧《红楼梦》唱词,不知安红女士是否听到过?唱的虽然是宝玉黛玉,叹的却是同样的心弦!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