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宽广的人生 壮丽的画卷
作者:何伟勇  发布日期:2011-12-07 02:00:00  浏览次数:2926
分享到:
初读王亚法长篇巨著《张大千演义》
 
       金秋的一天下午,阳光甚美,晴空碧蓝,白云浮动。仿佛空气都流动着光彩,仿佛花草都洋溢着香味。享受着如此优美的自然生活空间,一般说来心绪就会变得舒展 ,心情也会变得舒畅。带着这样的心情去拜访一个人,感觉也一定会很舒服。在这种“舒展,舒畅,舒服”的指引下,我去拜访了朋友加兄长的王亚法先生,他就是《张大千演义》一书的作者,也是一名在澳华文学队伍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作家。
       王亚法先生居住在一幢绿树环抱,色调柔和,紧靠火车站的公寓里。公寓中的一套两间房,从外观造型上看去,基本没什么差别。可是来到里面,却让我发现别有一番天地。不大的居室,散发着书香气,充满了书卷味。书橱书桌和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出现在我的眼前,深深呼吸一下,似乎闻到了王亚法先生的笔墨情调。这种笔墨情调是一个文人的文化财富,面对文化财富,我的动容之情油然而生。我想不到王亚法先生,在社会常态普遍视金钱为万能,视书画为废物的当下,却隐藏着这份闲情雅致来陶冶自己的情操,美化自己的人生,充实自己的生活,实在让人感到敬佩。
       没有寒暄客套,坐下来喝茶聊天,聊着聊着,我就把话题换到了《张大千演义》这部书上。 因为我知道,这次拜访王亚法先生,除了很久没有和他联系,需要和他见见面聊聊天之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问他要这部书看的。我早就所闻,他写了部长篇巨著《张大千演义》.对于张大千画家,说不知其名的人肯定不会太多。但是对于这位画家的人生故事,我敢肯定说有许多人都不甚了解。个中原因不说也罢。但是,那么有名的画家,我们居然对他丰富也好曲折也罢的人生轨迹不知所然,是不是有点遗憾?我正是带着这种遗憾,找到了王亚法先生。我知道他呕心沥血写就了这部长篇演义,可以弥补我这个缺憾。我把这个来意说了之后,亚法兄爽快答应。然后说先不要急拿书,先喝茶聊天。喝着茶,聊着天,听着伟大画家的人生故事和作家自己的人生故事,我对这部书更感兴趣了。
        《张大千演义》依王亚法先生的创作计划,共有三部。现在两部已经告成。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第一部为(大陆篇)共计五十回。第二部(海外篇)也是五十回。这两部像砖块一样厚重的书,从王亚发先生手里接过来的时候,我分明感受到了书的分量。赠书的扉页上写着:伟勇学弟博哂。还盖上了篆刻的印章。“博哂”两字,在我所有收到的签名书上,这是第一次接触到。有意思,查找了辞典才明白其意。也让我明显感觉到,亚法兄用词是相当讲究的。具有谦虚味也有文字味。我是喜欢的。喜欢与众不同。
        拿到书后,我就开始阅读。可是断断续续看了十来个月才看完。花了这么久时间才读完,当然不是说这部书不吸引我,而是因为我还有其它事情要做,我不是职业阅读家,有专门的时间可供我去精心品味书的芳香。我只是一个爱读点书的人。我只能每天利用一点时间,在工作劳动之余,就寝休息之前,一页页的看,看张大千的人生故事,从故事中吸取有益的生命价值。而这个价值,与我------一个读者来说,贯穿于始终的就是张大千的名言:”没有开阔的心胸,怎能画得出雄伟壮丽的山河;不热爱飞禽走兽,怎能画得出可爱的小鸟,奔腾的骏马;不热爱大自然,怎能画得出鲜艳的花朵,参天的大树。“这是一个著名画家说出的具有普遍人生意义的哲言。很显然,王亚法先生感受到画家这段话语的分量,所以就将张大千这段话的手迹书法移植在书本的首页上。我自然而然的就在阅读这部演义时,沿着这个思路看下去。是的,张大千的画作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张大千的故事十分丰富多彩的。我想这和画家的胸怀视野是有某种联系的。限于本文篇幅,我不能列举很多故事情节,但是,这部书的存在,显而易见是作家给画家立传。作家用演义章法,洋洋洒洒近百万字,为张大千画家立了个正传 。 
       看了亚法兄为张大千竖碑立传,也就让我想起了我和作家王亚法先生交往的点滴。年纪比我大许多,知识比我丰富百倍的亚法兄,原是我的老上司。如果说澳洲上海同乡会也是一个社会机构的话,那么当初他创办这个同乡会并担任首届会长,我是该会的理事,可算是他的部下。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和王亚法先生先后都离开了上海同乡会。我们虽然不在澳洲上海同乡会共事,后来也少有机会见面,但并不妨碍我们熟悉的记忆。在这期间我开始写诗文,写得都不够好,但是和亚法兄联系上后,他总是鼓励我。他有时也把写好的文章寄给我,说是互相学习交流。还要我大胆对于他的书和文提出批评意见。其实,我知道,亚法兄原在国内就是吃文字饭的。属于自学成才,(那要归功于“文革灾难”)。又属于科班出身,他出国前在上海少儿出版社当过编辑。由此可见,亚法兄的谦虚风度和平易近人的为人处世。很值得我学习。
       总之,看亚法的文章常让我受益匪浅  。而看了这部演义收获就更大了。我想人生大概就是缺失了什么又会得到什么。这种转换至少可以得到心灵的满足了。无论是画家还是作家,或者是普通劳动者,心态大概多是一样的吧。
 
 原载2011年1月13日《大洋时报》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