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危险游戏
作者:刘放  发布日期:2010-01-04 02:00:00  浏览次数:2454
分享到:
       澳洲安静,夜晚尤甚。有时却也未必安宁。早起晨运,即发现邻街新建的五间商店,门面玻璃全被人打碎,惨不忍睹。正是:“夜来噼噗声,玻璃碎多少。”
干这种坏事的人不是恐怖分子,也不是种族主义者或行凶抢劫的歹徒。警察查明,这都是那些未成年的青少年干的。却原来,他们将此当作一种游戏。乐在听到玻璃破碎时的一声脆响,就跟玩炮仗似的。这样的恶作剧时有发生,警方已见惯不怪,民众也已习以为常。
      澳洲社会对这些青少年普遍存在一种畏惧心理。这是名符其实的“后生可畏。”许多国家都对青少年问题头痛不已。他们或酗酒吸毒,或聚众打架,或摧花折柳,或砸 物涂鸦,唯恐天下不脏不乱。社会学家指出,未成年的人类有一种天生的破坏欲。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精力过剩,对世界充满好奇幻想,对未来人生有种神秘不可知的迷惘。而他们的人生目标则蒙蒙胧胧。他们因而容易对现实不满,对生活感到厌恶,出现心理失衡。他们试图发泄,并以此表现自己,于是产生了极强的破坏欲。
别 以为只有文化层次不高的青少年会这样。事实是,只要年青,就是文化层次高的人们也会这样。记得在大学时,那天适逢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五连冠。晚间新闻后, 各个宿舍马上沸腾起来,大家自发集会庆祝。游行过后,狂热的学生们燃起篝火,围着火堆又唱又跳。那么燃料是从哪里来的?原来大家将桌椅,床板砸烂了,投进 火焰中。有人甚至将衣服脱下点燃挥舞。到后来,人们实际已是以此取乐,当作游戏,这一夜不知毁坏多少公共财物,把这一场好事酿成惨剧。后经学校多方制止, 才平息下来。因为是爱国行为,校方也没有办法,没有处分任何人。这就是少年癫狂,当时感觉好爽快。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任何一次的学生运动都或多或少有类似 的因素。
      年轻人的这一天性,稍一不慎就容易被人利用,走入歧途。当年希特勒法西斯的青年党卫军,杀人嗜血,冲锋陷阵以为乐趣。日本法西斯的“神风敢死队”也是利用那些未成年人为他们自杀卖命。从历史镜头看,有的敢死队员还是毛毛孩子。
       了解这一点,就容易理解当年文化大革命时,我们为何那么狂热。青少年们正是出于这种天性,在极端的革命口号煽动下,被组织鼓动去搅天搅地,去造反,去斗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于是可怕的情景出现了。千年珍贵文物被一把火烧光,许多艺术瑰宝被砸烂打碎。隋意抄家打人,将许多无辜的人迫害凌辱置之死地而后快。连国家主席也被打得门牙 脱落,血水花红。这场人间惨剧对国家民族造成的灾难不可估量。因此从另一角度也可以说,这场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青少年破坏运动。我们在这里已很难去指 责那些年轻人,说不定当年干这些蠢事的人里,有你也有我。
        当然,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当年这些青少年最后也落得兔死狗烹。一声大联合,斗批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就把这些没有学到知识的知识青年统统送到农村去。大家都吃到了苦果。疲劳,饥饿,阶级斗争,回城风,没有把握的高考……历尽人间沧桑。
       话说回来,火虽然可怕,可以利用来推动机器,如汽车火车飞机的发动机。水再汹涌,可以利用来发电。就是原子反应也可以和平利用。年青人过剩的精力,只要引导 得当,是可以创造出许多奇迹来的。自古英雄出少年。许多高难度的工作,是有年龄局限的,属于少年工夫。许多体育项目都要青少年才能去刷新,突破。更何况, 整个人类的未来都属于他们。看来,怕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他们去玩健康的游戏,而不是危险的游戏.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