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亭的隋想
作者:刘放  发布日期:2010-01-04 02:00:00  浏览次数:2249
分享到:
亭、台、楼、榭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充当着重要角色。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主体。
“亭”字为典型的象形字。上有顶盖,下面是柱子,一个亭就跃然纸上。亭独特的造型,优雅的线条,自然使人产生美的联想。汉语用亭亭玉立来形容美女,以如亭如盖来形容婆娑的树木。而古代的文人墨客,在诗词歌赋中写到亭,或以亭为背景舒展情怀,表现风雅,也是司空见惯。王羲之的一篇《兰亭集序》,记述的就是当时那些名士在会稽山阴之兰亭饮酒赋诗,“流觞曲水”,成为文坛千古佳话。
亭有着极其古老的历史。否则也不会成为象形文字了。但古代的亭,与后世的亭,用途完全不同。据说在周代,人们在边防要塞建立岗亭,用以侦察、了望,是防御敌人的小堡垒。这种亭也称为“亭堠”,每个亭还设有亭吏。但在秦代时,不知怎么又把亭演变为一种行政机构,十里一亭,每亭一长。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先前就是一个亭长,这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相当于保甲长或村干部之类。这亭显然与我们要谈的亭无关。
后来,亭逐渐成为一种兼有观赏与实用价值的建筑,人们在园林和风景区建起这种能挡雨遮阳而造型别致的小型房屋,这就是亭。亭的造型,多为四角挑檐,也有做成六角或者八角的。尖顶,覆以华丽的琉璃瓦或别的材料,只以四条或多条亭柱支撑,亭内置条凳或石桌,一般不用围墙。因此是四面通风。坐于亭中,周围景物一览无余。亭带点夸张的浪漫造型,俊秀修美的外表,使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钟情所喜爱。许多亭的柱子上还镌有楹联,这些楹联平添了亭的风雅情韵,更烘托出亭的文化品味,丰富了亭的内涵,完美了她担负的文化角色。
有一说是到唐代时亭已大量存在,但我想,亭的普及应是在宋代之后。因为在唐诗中写到亭的并不多。否则,以亭如此独特的造型,富于浪漫色彩的巧妙构想,必为唐代诗人所青睐。而在宋词中,亭就比较多的出现了。
明清以后,亭几乎遍布各地。凡是风景区,有园林处必有亭。例如人们所熟知的苏州园林,一个个玲珑精巧的亭点缀其间,与假山、曲桥、回廊、楼阁及奇花异树,构建成绚丽美妙的东方园林文化。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颐和园的知春亭,景山五峰上的“五亭”等,美丽壮观,贵气,那是皇家的亭。杭州西湖上的三潭印月,画桥烟柳那些亭,是较有代表性的观赏亭。而更大量的亭,则建在各交通要道,交叉路口。这种亭主要取其实用价值,为人们车马劳累时,遮阳避雨歇脚之用。当然既是亭,自然也就成为一景,还是有观赏作用。然而正是这种亭,演绎出多少悲欢离合故事,产生多少脍炙人口的词曲歌赋。
因为这种亭建在道旁,就成了羁旅之人,远行之人与亲人的告别站,成了肝肠寸断的伤心落泪之地。古时交通不便,交通工具落后,出则经年累月。邮政又不完善,资讯不通,鱼雁传书不易。医药卫生条件也不好,若时疫流行,或兵荒马乱,旅人往往就客死他乡。所以人们对送别很敏感,谁也不知道那是生离还是死别。因此,在亭子里长歌当哭,抒发离情别感,作词赋曲,就自然而然了。谈到这类词,我们就会想起宋代风流才子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宋词中的佳品。柳永把儿女深情、把离别之情写到了极致。而无论残蝉秋雨,暮霭烟波,柔情美景,这一切都与长亭关联。是亭这一特殊建筑,让诗人能那样直接地感受自然,景物、天象与人的心情融为一体,产生灵感,于是诗情与悲情喷涌而出。而亭又是这样一种建筑,四面没有遮拦,行人对亭中一切也是一览无余。本就拘谨的古时男女就不可能象现代人那样有肢体接触,又吻又抱。因而只能表现含蓄,这压抑着的情感便更为强烈,化作诗词,就有如火山爆发,感人至深。
另一篇与亭有关的名作是元代王实莆的《西厢记》中之《长亭送别》。其中的唱词也是优美哀婉,凄清感人,流传千古:

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仿佛人呜咽。斜月残灯,半明不灭。唱道是旧恨连绵,新愁郁结。别恨离愁,满肺腑难淘泻。除纸笔伐喉舌,千种相思对谁说?

王实莆写的也是离情,背景也是长亭。亭充当了这样一个悲情角色,也藉以产生了这些千古绝唱。至于词中所言之亭在何处,是怎么样一个亭(当然《西厢记》为戏剧,也许纯属虚构),就都不重要了。我们知道亭建筑结构简单,有的还很粗陋,几经风雨,就有可能坍塌破败,几番沧桑,就不留痕迹了。重要的是词留下来了,得于千古传唱。这样的词究竟有多少?我不是专家,没有发言权。
然而更多的亭是默默无闻的。在中国的江南山乡,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许多亭被建在山道经过的僻静处。这种亭则是另一类文化景观。表现的是农耕社会中人的亲情,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在这里,山、水、亭、树互为点缀,展现出一幅幽静的自然美景。往往,在崇山之中,一条石级,曲曲弯弯通向天尽头。眼看山穷水尽时,一角瓦檐挑出,近前即见一个亭屹立在道旁。她带给行人一片清凉,一个惊喜。想想走了几十里山路的人,总算有地方歇歇脚,喘喘气,就是莫大的享受了。更不用说那些挑着重担的农人,能在这样的亭子里歇歇肩,坐下喝口山泉水,于是心里着实感激那造亭的人。这种亭多为一些民间的慈善家所捐建。也有是某个好心人领个头集资募捐建造的。这往往也当作一种功德,建者祈求今世平安来世好报。这种亭俗称“风雨亭”,也就是为行人避风躲雨遮太阳之意。也有人称“茶亭”,因有时有些山民煮了茶水在亭中摆卖,也是半卖半送,方便途人。
在这种亭的柱子上,以至条凳上,就常常可看到路人在此歇息时顺手留下的墨迹。这类文字多出自草根阶层(也就是挑担过路的途人),是用烧过的木炭涂写上去,形式多为打油诗,山歌,间或也有古体诗词。这些文字书写潦草,隋意,也不知写于何年何月,那朝那代。因为木炭的分子结构很稳定,是可以历经千秋万代的。作者更是不可考。这是真正的民间文学的发源地。从内容看,山歌与打油诗多为表达爱情,感情袒露,表现热辣,想象丰富。皆为作者的即兴创作,文字都较粗糙。看过一首山歌,写贫苦农人性饥渴的痛苦,控诉社会的不公,真实大胆,直率形象,读来让人心灵震颤。有时也可看到这样的文字:“姜子牙时运不通,渭水边上钓鱼翁。刘玄德时运不通,编鞋织席度家风……”等等,令人喟叹。可知在草根之中,有那些失意文人,潦倒书生,怀才不遇的英雄好汉,在社会底层挣扎,为生计挑柴卖木,苦苦度着。这样,这亭就颇有卧虎藏龙的意思。毕竟,古往今来许多英雄豪杰都出自草莽。
出国之后,才知道亭并非中国特有,在澳大利亚也有许多亭。因亭的简单实用,易于搭建,我想也许不存在借鉴问题,也不会有专利之争。澳洲的亭都建在公园的公共休闲之地,没有建在道路旁的。因人们出门就开车,路边建亭就多此一举了。而亭的用途也很单一,就是供人们遮遮太阳挡挡雨,在里面饮酒,吃烧烤食物。澳洲的亭结构也更简单,几根铁柱,架上铁皮屋顶,刷上油漆,亭就建好了。也算美观实用。总是有几只或成群的雀鸟在亭边觅食,与亭相陪相伴。这与澳洲朴实淳厚的自然景色倒也浑然一体。偶尔也可见到亭内有人涂鸦,细看却是澳洲的国骂。到底是没有中国的亭那种风采,那种神韵,根本找不到那种感觉。
只有华人才会明白亭那种深刻的文化内涵。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