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还原文学的本性
作者:刘放  发布日期:2009-12-29 02:00:00  浏览次数:2537
分享到:
读 完吴正先生的长篇小说《立交人生》,又读了国内权威评论家们的评介,就有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有诗在上头”的惶惑。对中国的主体文学而言,我们这些生 活在海外的人已经被边缘化,而且是高度的边缘化了。据说现在国内每年出版长篇小说近三千部,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且不说是海外读者,就是中国专业文学评 论家,又有谁能将之草草浏览一遍?可以说这是小说创作繁荣昌盛的时代,也是小说创作泛滥成灾的时代。所以,之前我们没有读过吴正先生的作品,并也不知吴正 先生这个作家,实在是一种情有可原的孤陋寡闻。
平 心而论,我读完此书并没有产生那种大喜大悲的震撼心灵的体验。因为作品是以一种平实的心态,真实描述现时代一种平实的生活,平实的社会人生。硬要说它惊世 骇俗,未免言过其实。倒是她的写实风格,追求真实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作品没有展现辽阔恢宏的社会场景,而只是写现实社会中一个角落,一条小小的生活支 流,但折射的是一个时代。人物和人物关系也比较简单。主要的人物就是我、他两个男性,还有两个女性的她。所有缠绵悱恻的情感纠葛,纵错复杂的人际关系,主 要都在这几个人物之间展开。 但 是作品着重于纵向开掘,贯穿近半个世纪,时而将读者导引回到那些逝去的遥远的历史中去,以现在的视角,将这段历史以及人们在那些非凡历史时期的所思所想所 作所为重新检视了一遍,再以现实作为比照,在巨大的反差中完成文学审美过程。因此许多读者,尤其是与作者同一年龄层的读者,都会在作品中找到对应的关系, 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这激越变化的时代,人们彷徨迷惘,各种价值观、人生观交叉碰撞,使人们迷失,痛苦,在实用主义,物质至上的洪流中,也使人们难于坚守自 我。读者因而容易象作品主人公那样产生似幻似真的感觉,不知生活是梦抑或梦是生活,这就是共鸣。因为这部作品人物相对较为集中,作者可以着力开掘人物内心 深层的东西,通过细腻的精雕细刻式的心理描写,将人性中最微妙隐蔽的东西揭示出来。如对女主人公湛玉的心理描写,就极细密,真实可信,足见作者的功力。作 者正是以一种平实的心境,平实的笔调,圆熟地表现他所要表现的东西,达到他想要达至的艺术境界,以此感染和打动读者。例如我们看到作品中对历史断面的描 述,五六十年代的少年学习生活,文革中的政治疯狂,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形态,对上海新老城区的场景描写,以及各个时期人物的心灵及外貌的刻划,都是一种实景 式的描写,其中如对上海弄堂街市的描述,可当作一幅风情画来欣赏。总之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是真实,就连一些较敏感的话题,作者也没有刻意去掩饰去美化。这 是因为,作者有一颗自由的心,不囿于功利,不羁于形式,心无旁骛。应该说,这就是小说创作者的最佳精神境界了。
同 样是写变革中的都市生活的作品(连作品主人公的身份都相似),我们无妨将《立交人生》与贾平凹的《废都》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废都》的作者是以一种浮躁的 心境在写作,而吴正是以平和的心境,近乎禅的心境去写作。前者表达的是一种迷惘与发泄,因而难免偏激,反映的生活就可能有扭曲与误解。后者是冷静的思索, 理性而宽容。因此后者就显得更加真实,更接近文学的本性。这是作者所处环境,出身经历,人生观世界观的差异所使然。吴正先生成长在内地,经历了我们所有同 时代人经历过的岁月,亲身体验感受过这些荒谬、痛苦交织成的炼狱之火。后来又移居香港,来往于沪港两地之间。这就使他具有了更为开阔的视角视野。当然作者 本身的悟性与自省永远是最重要的。同时也不排除时代本身的因素,毕竟,《立交人生》创作的时代已经不是《废都》产生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时期,作为观 念,十年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一代甚至数代。
当 然,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使用了各种现代表现手法,归结起来,主要是意识流的手法。意识流可以是心理的,也可以是人物行为的,其主要特点是表现自由,时空可自 由置换,情节可自由跳跃。应该说,作者采用这一手法以表现《立交人生》这样的题材,是相当合适,而且是成功的(作品时代跨度大,近半个世纪。地域广,含上 海、香港两城市)。这种创作手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已开始在国内相当流行。并从此影响着整个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如《立交人生》中采用的我你他 (她)及作者各种人称交替使用的手法,在新时期中国小说创作中都不鲜见。虽然作者自己不认为他刻意去追随什么流派,但这其实并不重要,文学的形式手法是人 人都可加以运用的,文学本来就是“文无定法”,文学创作本是自由自在的精灵,这也是文学的一种本性。形式永远服务内容,就象衣服永远装饰身体。我以为,无 论其采用的手法如何,表现形式如何,作品的总体仍是写实,写出生活的真实,人性人情的真实,而这正是文学的本性本质。可谓是万变不离其宗。
近 年来文学思潮迭起,各种观念、潮流日新月异。无论是读者还是评论者们都有种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但是在潮涨潮落之后,人们还是发现,文学的灵魂、本性 仍是真实。纵观现在万万千千的出版物中,大量的纪实文学作品大行其道,成为主流。许多小说作品被冷落了。这一方面说明现代人对社会的关注已远超过对文学的 关注,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说明人们更喜欢真实的东西,是对那些空泛的文学,虚假的文学,无病呻吟故弄弦虚的文学的排斥。文学美的本质和本性在于真,离 开了真,文学就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创作取得突破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还原文学的本性,就是还原文学的真。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