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菜园里的小木屋
作者:刘放  发布日期:2009-12-27 02:00:00  浏览次数:2479
分享到:
日前去看望了一对新结识的朋友夫妇。朋友姓黄,是多年前从香港移民来澳洲的。
他们住在接近温莎(WINDSOR)的乡郊,经营一个菜园。在茫茫的草地和树林深处,围起一块地,就是他们的菜园了。园子中间一座木板房屋,就是他们的家。
木屋已很旧了,油漆斑剥,也显得小了点,他们一家七口就挤住在这里。黄先生夫妇都不是有闲之人,没有浪漫情调,不善栽花种卉,房子外表朴实无华,木屋上没有爬满青藤之类,门前没有鲜艳的玫瑰,后院也没有一架紫藤。按澳洲的居住标准,这样的房子确实寒碜了些。
但这却是一个不寻常的家。
还未跨进门,就听见阵阵笑声从屋里飘出,这是孩子们率直快活的笑声。当朋友将我们领进屋,只见他们的五个孩子正在嘻闹。大的女孩子们见客人来了,忙起身问好,让坐。最小的是个男孩,还笑得在地上打滚。
屋子里的家具也已是老旧。孩子多,屋里杂物自是会多些,略显凌乱拥挤,但依然洁净。几个大点的女孩忙着端茶倒水,削水果招呼客人。然后,孩子们象众星拱 月,围坐在他们父母身边。我一眼就认出了其中最大的一对孪生女儿。在去年的全国高中会考中,她们以优异成绩悉尼西区第一名。一些中英文报纸都在显著位置上 刊登了这对“女状元”的照片。姐妹俩长得一模一样,都是两道弯弯的眉,亮丽的大眼睛,文静而秀气,是真正“拷贝”出来的。她们穿着都很朴素,十足的东方女 孩气质。
谈起儿女,朋友夫妇笑逐颜开。他们告诉我,这两个孪生女儿同在悉尼大学读法律,兼修会计。在大学,她们仍象以往那样刻苦用功,成绩优异。 由于住得远,每天 放学回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夜里仍继续做功课,常常要到深夜一、二点。她们还在周末、课余到外面打工,或帮人补习英文数学,挣钱补贴家用。她们在家里 上敬父母,下爱弟妹,吃穿都很简单随便。她们是现实中的灰姑娘。
老三、老四也是女儿,比姐姐们更腼腆,连笑也是低着头笑。她们俩同在PENRITH精英中学就读,姐妹俩的成绩在各自的班级又都总是名列前茅。最小的儿子读小学,也已考进精英班。
也许是榜样的力量,互相影响,五个孩子都一样听话,一样爱学习,也爱劳动。父母菜园活忙时,孩子们都自觉帮着收菜拣菜,或帮父母去菜市场卖菜。更难得的是,孩子们都喜欢中华文化,都没有放弃中文的学习。
这样优秀的孩子,有一个也就心满意足了。而朋友拥有五个,五个小天使!上帝太厚爱他们了。
孩子们就这样席地而坐,围绕在父母身边,听着大人们聊天。
如此浓郁的家庭气氛,是很感染人的。冬日里,这将如同一盆暖烘烘的火,温暖着人的心。春天里则将如同一丛灿灿的春花,沁人心脾。
看看这小木屋,突然觉得象在哪里见过。想了想,记起来了。眼前的情景就象小时候读过的童话故事。在故事中的森林里,有一座小木屋,里面住着的是一群快活的小神仙。
幸 福是多种多样的。朋友一家人显然比有些住豪宅、锦衣玉食的人精神充实得多,也幸福得多。孩子成材,家庭的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物质不是唯一的条件。中国 古人有种说法是“生于忧患”,有时正是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人才,“几多白屋出公卿”,朋友家的孩子们将来也必定是有用之专才,正应证了这句话。

上一篇:明月几时有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