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溫馨後心潮澎湃
作者:林爽  发布日期:2011-03-11 02:00:00  浏览次数:2969
分享到:
2010821日下午那場活動﹐與其說是新書發佈會﹐倒不如說是《雲鄉龍裔毛利情》作者﹑譯者﹑書中主角與讀者們一次難得的溫馨聚會。連日來打開電郵﹐短信總教我心潮澎湃﹐鼓舞開懷!
  
首先是書中主角之一周查理(Charles Joe) 的嘉許信﹕感謝我把他的家族故事譯成中文﹐讓他在中國大陸的同父異母姐姐及親友﹐有機會讀懂他父親周金賜在紐西蘭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的感人事跡﹔他先後定購了九冊新書送給國內親友。發佈會當天﹐Charles 帶著14位成人及19名小朋友前來見證新書的誕生。這個三代同堂的歐裔﹑毛利及華人龐大混血家族﹐給現場增添的熱鬧與喜慶氣氛﹔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其中一位叫Kiel-McNaughton的是Charles二姐的兒子﹐目前是本國連續劇集娑蘭街-Shortland-Street’的主角之一。他的出現﹐引來一陣轟動﹗ 
 
國內親朋好友上網看了我在同人網部落(Blog)上的發佈會花絮後﹐也紛紛來信祝賀。最振奮人心的﹐莫過於本地圖書館批量訂購新書。住在本國其他城市的讀者也來信郵購。今早﹐紅衣郵差又為我捎來一位遠住Pukekohe的女讀者寄來的信及支票。事緣發佈會當天她沒帶備足夠現金﹐雖素昧平生﹔我還是讓她先取走她想要的幾本書。感于我對她的信任﹐她寫了一封請辭慇切的道謝兼勉勵信。问候不一定要郑重其事﹐但她那麼真心诚意﹐確實叫我感動﹗
  
剛開電腦﹐跳出汕頭大學宋鋼女士的讀後感《海外华人研究的新成就還有昆明文友的電郵﹐她在我新書發佈會當天離紐回國﹐翌日即發來平安信。她在信中說﹕
 
阿爽好﹕ 我在十多小時的旅途中﹐讀著你的新書消磨時間。虽尚未读完﹐但已从中了解到毛利人的许多优点和传统,也消除了某些偏见与误解。你为紐西兰多元文化的发展又作出了一份新贡献
 
貢獻我謙讓。只覺得﹐时间就像一张魚网﹔撒在哪里﹐漁获就在哪里。當然﹐沉迷不良嗜好者除外。移民二十年﹐花在研究毛利文化的時間無法計量﹐但卻自得其樂。我幼承庭訓﹕莫趨炎附勢﹐少錦上添花﹔但多關懷弱者﹑多雪中送炭。父母教誨﹐永誌不忘。故移民後一直堅持以中華文化精神﹐寫移居國的風土人情﹔更以促進種族融和為己任。盡管有人認為毛利文化與中國幾千年文化﹑歷史不可同日而語﹐但我認為原住民神秘﹑古老﹑燦爛的文化特色﹐純真朴實又樂觀的天性﹔都有值得學習的亮點。何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向愛追求人與自然共存的諧美﹐欣羨與大自然對話﹔更愛自我挑戰。於是﹐獨辟蹊徑鑽研較少人關注的課題﹐刻意推翻傲慢者漠視﹑鄙視弱小族群文化者的偏見﹐就成了我移民生活中熱情投入的新目標。  
  
所幸十多年來我以毛利文化﹑歷史為題材的作品均備受主流重視。每次出書﹐英文區報總爭相報導﹐全國圖書館及各大學批量定購﹔Manukau市屬下圖書館也總邀我作新書介紹。此次《雲鄉龍裔毛利情》發佈會前兩天﹐奧市東區的Highland- Park圖書館就特別安排了我與葉宋曼瑛博士兩人的作品展﹐並以作家談新作為題邀我演講。我以28頁幻燈片及中﹑英語簡介書中各主角﹐與數十讀者分享了近兩小時的譯書心路歷程。當天我一如既往﹐義賣新書賑災﹐讀者的熱烈支持更叫我開懷。
 
人們常讚賞混血兒美麗﹑聰明﹐那是因為他們吸取了不同族裔的精華所致。紐西蘭百多年華人移民史上﹐毛利華人通婚所生混血兒﹐形成了一个鮮為人知的特殊族群﹔幾許感人肺腑的傳奇故事等著人們去發掘。感謝葉宋曼瑛博士多年的研究﹐讓那些不堪回
 
翻譯本書期間﹐我每天隨著主角走进時光隧道﹔陪著他們哭﹑伴著她們笑。對于書中幾位嫁給中國丈夫的毛利妻子﹐選擇完全放棄本身文化﹑傳統﹑語言而學習中國文化﹑講粵語的故事﹐深深感動﹗要是她們隨丈夫回中國居住﹐那還不足為奇﹔可是﹐她們一直生活在紐西蘭﹐仍然如此堅持與執著﹔那就體現出她們對丈夫的遷就與愛慕。這當中並不排除她們對本身文化感到失望﹐故意逃避現實的無奈。對于多位華人男主角的姓名被白人海關員顛倒﹔更是感慨萬千。姓氏是華人的身份象徵﹐可是紐國早期的單一文化導向﹐嚴重削弱了華人的尊嚴。破壞民族自豪感外﹐更模糊個人身份﹑降低自信﹐導致同一家庭取用不同姓氏﹔使後裔無法識別。至於毛利人的文化﹑傳統特色﹐也嚴重受到歧視﹑漠視凡此種種﹐常教我眼泛淚光﹐慨嘆惋惜﹗
  
感謝立言女士在[一本独一无二的书------《云乡龙裔毛利情》读后]中的評論﹐承她貴言﹕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浩如烟海的文字作品能禁得住历史考验的不多,但我相信《云乡龙裔毛利情》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社会、历史价值,必将存留后世,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久弥新
我堅信﹕本書的中﹑英文版均是研究紐華歷史﹐也是認識毛利華人混血族群不可多得的參考書。文字無言﹐卻潛移默化的扮演著促進各族裔和諧共處的重任﹐不但是消除種族隔閡的良方﹑更是擯除民族誤解的妙藥。
 
本書的英文版書評珠玉在前。在此我熱切期盼﹐能得到更多讀者對中文版的批評與指正。
  
寫於2010-8-22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