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馬氏莊園
作者:心水  发布日期:2010-11-26 02:00:00  浏览次数:1911
分享到:
    觀看過電視劇集大宅院,曾經被這座古色古香的巨大古宅震撼,以為在大陸難有其它古建築與其匹敵了。去了河南安陽「馬氏莊園」後,始知自己是井底蛙呢。
       九月十九日上午小劉到8酒店接我夫婦,再去祥和開發公司接載當出納的同鄉黃過,她遠從廈門翔安到安陽工作,因還沒有機會參觀這座聞名的莊園。老闆黃總特別給她半天假,陪我們一起前往。
     談笑間小劉已駕完了二十公里路程到了蔣村鄉西蔣村,抵達清末兩廣巡撫馬丕瑤的故居。停車購門票而入,講解員已在園內相候。
       映眼是座儀門擋路,門上匾額「整齊嚴肅」是軍機大臣閻敬銘所揮毫,兩邊楹聯:「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人生最難得者兄弟」,是馬氏所撰。
       隨講解員從中區中路漫走,迎面兩層樓共十間房的建築是馬丕瑤故居,這位當年被百姓稱為馬青天的巡撫為官清廉,勤政愛民,被光緒皇帝譽為「百官楷模」。主人喜讀書,因此莊園的許多對聯都要兒孫們多讀書;他故居大門楹聯就明顯刻著:「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馬氏歿於1895年,陽壽64歲。
       轉進東路第四進院,是馬氏長子馬吉森故居,這位配帶花翎二品銜者、曾任農工商部四等議員,他是開創了河南民族工業先河,為中國近代工業做出卓越貢獻。莊園修建龐大費用,多是這位長袖善舞的工商企業家支付。1912年歿、享年56歲。
       行到南區第四進院落,是民國初年所建,為馬氏三子馬吉梅,官拜知府
;只是平房,院前四座花圃,青草圍繞,生氣盈門。
       早已被重重疊疊、多如蛛網的古宅所困,根本無法分清方向,若無講解員帶領,真像入了迷魂陣似的,實在無法想像總共建築物所佔面積五千平方米有多大?只知要看完401間的樓、廳、堂、廊、房舍是不可能之事,尤其各處廳堂,幾乎都掛著書畫,彷如書展,書畫家們若蒞臨觀訪,必定流連忘返呢。
       到了馬氏小女兒馬青霞的兩層樓房,這位被光緒皇帝封為「一品夫人」的女英豪,嫁與豪門不久便守寡。她參加同盟會並追隨國父奔走革命,將其夫家龐大財產捐助革命事業及教育事業,孫中山先生為其題詞:「巾幗英雄」及「天下為公」。她與秋瑾女俠齊名,素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稱。可惜海外華人多識秋瑾女俠而不知馬青霞這位女豪傑。歿於1923年,只得46歲。
       走過中區西路第三進院落,見到一棵槐樹被拔地而起的紫藤如巨龍般直衝雲霄,槐葉如大傘遮蔽整座院落。槐樹與紫藤相依相擁已逾百年,被當地人稱為「龍抱槐」,為莊園內一大奇觀。我們嘖嘖稱奇,沒忘了拍照留念。
       離開「龍抱槐」不遠處,是19476月,劉伯誠與鄧小平大軍進駐莊園時,劉、鄧臨時司令部在這座院落堂房中召開了「魯西南戰前會議」所在。房中仍擺設著當年開會時的方桌,桌上排列各將軍席位名牌,正中掛著一大張行軍圖,兩旁是劉、鄧部隊的多幀圖片。
       最沒想到的是有間房是老佛爺當年下榻處,床鋪床套蚊帳被單仍依舊存放。19011221日,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由西安返京途中路過安陽,隨行的大臣馬吉樟(馬丕瑤二子)、奏請慈禧太后下榻「馬氏莊園」,可能途中再也沒比這座莊園更宏偉的建築了,因而停蹕過夜。能接待老佛爺與皇帝留宿的莊園,足見其威望。
       上段提起隨慈禧太后大駕回京的大臣馬吉樟、字積生,是有名的書法家;官拜湖北按察使、提學使等職。擅篆書精考金文。被清代國子監祭酒盛昱贊譽 :「當代篆書、首推積生,因其無派,故超乎眾派。」難怪莊園內多所廳堂都掛滿書法,馬氏兒孫皆出身書香世家,與莊主重視子孫讀書有關。
       忽聞戶外鞭炮聲貫耳,講解員說是迎親隊伍,我們好奇、請她帶路趕出後院,正好見到全部黑色的德國名車慢駛而過,竟然是六部奔馳、六部寶馬接著六部奧迪的車隊按著喇叭跟著花車後,中國富豪大款的迎親隊實在跨張。
       已過正午、莊院內沒有食店,只得離開;經過一處張燈掛彩的庭院,原來是影片公司借來拍攝電視劇集。進去張望,有間「魚頭客棧」、另一處是劇集中的「酒樓」佈置,正好沒人,我們拉開椅子坐好,婉冰拿了酒杯,竟扮演起酒保來了,惹得我們歡笑一場。
       馬氏莊園建於1880年,佔地面積二萬餘平方米,奇大無比;院內共有六條路、建有二十二處院落,住宅區每路均由四個「四合院」組成。中軸線上自前向後各開九道門,稱為「九門相照」,布局嚴謹有序,難怪被譽為「中原第一大宅」。去年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觀「馬氏莊園」後的感想是大開眼界,到安陽旅遊、可說是不虛此行了。比之九月初參加熱線的十日華東團(其實是變相購物團),收獲更大也更輕鬆愉快呢!
 
二零一零年十月三十日於墨爾本

上一篇:紅旗渠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