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中國貨
作者:张奥列  发布日期:2009-10-18 02:00:00  浏览次数:1966
分享到:
■ 編餘閒話
上周中澳兩地熱點新聞之一,都是有關購買中國貨問題。
紐省政府新財政預算案實施“本地優先”計劃,政府採購一改買中國貨之做法,用本地産品以支持本地就業。三家中文日報不約而同把“中國貨”問題作爲當天頭條新聞。一家報紙標題用“不買”二字,另一家標出個“禁”字,還有一家更用“歧視”一詞。加上英文媒體熱炒,引起社會廣泛爭議。聯邦政府指責省政府貿易保護主義,中國駐悉尼總領館也表示關注。紐省政府趕忙出面澄清,絕非針對中國貨。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發改委也下發文件,要求政府部門投資項目優先購買國貨,以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對此政策出籠,世界銀行感到驚訝,美國商會及歐盟都提出異議。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否認此舉歧視外國貨,並非貿易保護主義。
中澳兩地都在“中國貨”問題上大造文章,無疑是金融海嘯惹的禍。為著自身的生存,兩地政府都鋌而走險。
其實,優先購買本國貨,西方國家和其他國家也都在做,這是國家利益的權宜之計,也符合世界經濟平衡發展的規律,只要有限度,無須苛求。
這次中國貨之爭不再象以往那樣老是質量問題、安全問題負面新聞,而是市場佔有率、産品競爭力問題。這應該是中國貨的進步。如果你的産品質量好,服務好,真正價廉物美,還愁沒買家?在經濟全球化之下,局部的自我保護,無妨優質産品的流通。中國人對日本人美國人歷來有心結,但你能放棄日本電器,抵制麥當勞嗎?

一句話,中國貨只要有信譽,有競爭力,就不怕你“歧視”,不愁你“不買”,你一紙“禁”令,損失的還是你自己。關鍵是,“中國製造”要過得硬,叫得響。這又是另一個話


上一篇:夕陽情詩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