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2016年12月24日平安夜记
作者:李双  发布日期:2016-12-25 01:26:50  浏览次数:2198
分享到:

 

朋友聚会。小道边,汽车停不下,还好。宽坝子多,增加一分钟车程而已。

一屋人——澳洲人,中国大陆人,马来人,越南人……没有日本人;日本人大都不愿意留在他国。也没有印度人,以及中东人、非洲人。有位大陆人才从飞场赶来,满面红光异彩。原来身上还沤着保暖内衣呢!互相介绍。全用英文名,我一个人用硬邦邦的中文名。另一位华裔,女士。本来姓郭,马来人学拼音,用方言发音,变成姓愧。于是称呼小郭为小愧。据说越南人,甚至中国广东人,又有自己的拼法,互相听不懂!英语是“主语”,我只懂中文。马来人,越南人,虽然能一粒一粒吐中文,似乎港台味十足,却是福建调,广西腔。能听明白一小半。还是需要翻译。我的四川话,也要翻译成普通话,或者英语。我问马来人某事,答:“什,么,东,西?”咬牙切齿的,骂我?再问,答:“不,懂!”急忙将川话改为川普。又答:“不,懂!”经他人分别翻译成福建调,广西腔的中文,甚至英语,仍然回答“不,懂!”老华侨解释:“什,么,东,西?是‘请再说一遍’!”“不,懂!是‘不知道’的意思!”哦!都说中文,用词不在一个体系里,怪怪的,彼此费劲。只好把英语翻译滞留在身边,像个尚未被巡视组盯上的大干部。

先上饮料。这橙汁,那可乐,此椰奶,彼果酒。说明白一点,都是甜水水。也有苦水水——咖啡。一律大罐大罐地灌。我浅尝辄止,主攻自来水——都是直饮水。不烧开水,没有温水瓶,没有茶。后上菜。肉菜基本是烤肉烤鱼,品种多样。甜的,酸的,涩的,呛鼻子的,冲眼睛的,刺喉咙的,唯独没有辣的。蔬菜基本生吃,似乎叫“沙拉”,或煮进不甜不咸不酸的汤。还有大盘大盘的水果。我不怕。一切正规食物,无论优劣,哪怕色香味形巨糟糕,我都能津津有味地快速吃下去,饭前饭后也渴望再加点。但是,此时,因为保持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照例我还要吃三大碗干饭。居然没有煮。为了彰显友谊,专为我旋做。肉足饭饱后,甜点挤进餐桌,包括脸盆大的蛋糕。别看女士们吃肉外行(吃蔬菜水果是内行),吃甜点却一马当先。热能应该超过我的三碗干饭。

然后吃糖。一边摆谈些和生活直接有关的事。不关心任何国际风云、国内政党和国家大事。糖是什么什么怪糖。据说中国也有。精壮花生米大小。分酸甜苦辣咸,还分大粪味,鼻涕味,脚丫味,馊臭味……长得一样。如果由中国大陆制造,那么大粪味的,可能真裹着一粒过期大粪;鼻涕味的,真包着一滴老鼻涕;脚丫味,真的由洗脚水浓缩而成;馊臭味,直接源自潲水桶。还好,说明书写得清清楚楚:澳洲生产,不含任何中国大陆原料。可以送到北京进入特供系列呢。那就吃。各自挑选。吃到大粪味的,心也安,别嫁祸于境外势力。不好吃。尽管是洋货,大粪,鼻涕,脚丫,馊臭,也和土货一样逼真。但,一个个,生龙活虎般,吃得生动有趣。伴有女士小规模尖叫。

聚餐完毕,查看片区网,社区报,浏览它们推荐的圣诞节居民景观。挑了一家,车队前往参观。汽车都停在附近车场。就是普通居民的家。占地一千多平米的别墅,打扮得花枝招展,装饰得灯蛇乱舞。早已经被各种肤色的男女老少层层包围。没有灯笼。没有鞭炮。没有喧哗,有私语。造雪机架在屋顶,轰轰轰喷雪。三个圣诞老大爷分别端坐在醒目位置上,向小朋友赠送糖果和祝福。一般不摸小朋友;实在长得乖,不摸心子痒的受不了,需口头提出申请,待家长和小朋友批准。

时值盛夏,白天36度。傍晚21度。天高气爽。比故乡成都湿热沉闷的夏季好。

我们一行人,融入人群,看个仔细再说!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