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

爱情与婚姻
作者:燕紫  发布日期:2022-09-17 17:58:11  浏览次数:858
分享到:

爱与婚姻

从远古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婚姻制度之所以延续到今天,虽漏洞百出,却始终没有更好的形式来代替,是因为他满足了人类种族繁衍、财产继承以及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和道德操守的维护等等功能。婚姻,以爱情为起点,以基因传递为动力,以财产继承为保障,但在婚姻的持续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却是促进人类种族繁衍的最稳固关系:亲缘关系。婚姻的功利属性要求夫妻双方必须履行各自的职责,发挥各自的功能,共同经营也享受共同利益,包括金钱、名誉、地位,以及把共同的产品:孩子,打造成效益最大化的形式:名牌产品。

从法律上来说,婚姻是一纸合同,所以规范婚姻的主要工具是要求夫妻双方各自履行合约所规定的义务。如果仅仅是合约,违约方赔偿即可解除合约。在当今社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违约或者反悔,终止合约的情形比比皆是,于是离婚不可避免,弱势一方成为理所当然的“受害者”,他们的权益也可以被现代社会的法制所维护,并在离婚时得到经济补偿。这也就是女明星们嫁入豪门的内在动力,用最容易贬值的资产:美貌入股。而“多金”的一方往往承受更大的风险:离婚时财产将被稀释…为了保住孩子和财产,富裕阶层往往婚姻稳固性更强。

然而,在信仰层面上,婚姻却是合同之外更高的形式:盟誓。虽然在摩西时代(大约公元前1450年前后,相当于中国商朝)的律法中已经规定了离婚的条件和程序,但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却严厉地指出:虽然可以离婚,但离婚的夫妇仍然是在犯罪:离婚,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一样,都是犯了奸淫。如此说来,当今社会除了清教徒,不犯奸淫的已经寥寥无几。但基督救赎的中心正是:律法使人死,恩典使人活,正因为人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所以我们才更需要救赎…正因为我们自身的罪性无法自救,才会有神的怜悯和恩典,用十字架上圣洁羔羊一次性地献祭,赎回了我们所有人所欠的债!

圣经原则上不允许离婚,并用婚姻的维护约束了“喜新厌旧、逃避责任”等人性中的弱点。但却忽略了人的精神需求和感情成本,至少是因双方的性格不同产生的感情折磨。在缔结和约之初,夫妇双方的性格是否能合得来是婚姻与生俱来且难以规避的风险。即使起初能和睦相处,后来却因为在家庭中的不同分工和不同经历,双方差距越拉越拉大更是普遍。现代社会的生存竞争更加激烈,夫妻双方在分工中女性除了生育又被赋予更多的经济责任,而传统价值观中获得了大部分权力与荣誉的男性,对于家庭中的责任却越来越多地推脱,越来越多地不能担当,种种原因都使得家庭内部矛盾加剧。在此基础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工具以及人际交往的便利,使得婚外恋更加容易出现,婚姻关系变得更加难以维系,离婚率由此不断攀升。

旧约时代,允许离婚,也在实际上实行一夫多妻制。但是,圣经要求的婚姻自始至终都是一夫一妻。因为真正相爱的关系,都是排他性的。而称为“盟誓”的婚姻,只能是建立在真正的“爱情”基础上的。与繁衍后代的生物属性,以及财产继承的社会属性不同的是,圣经中的婚姻关系不是以亲缘关系为中心,而是以夫妻双方的“两性关系”为中心,注重“两性关系”大于“亲缘关系”。“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同住,二人结为一体”(圣经-创世纪)。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都不应当成为夫妻关系的障碍。这些与其说是对“婚姻”神圣性的维护,不如说是对建立在真正爱情基础上的夫妻两性关系的推崇。也只有真正的爱情,才经得起这样的盟誓:“无论疾病还是贫穷,我都愿意成为你的伴侣”!也只有深入灵魂的爱情,才能够战胜肉欲与物欲,才能够至死不渝……

关于爱情,圣经中更有多次描述。以色列的始祖雅各为了能娶到他一见钟情的姑娘拉结而为她的父亲牧羊7年,在新婚之夜,岳父却偷梁换柱,将长女利亚而不是次女拉结嫁给了他;为了能够得到心爱的姑娘,雅各情愿再次为妹妹拉结牧羊7年。前后共14年的风餐露宿,最为卑贱和艰苦的牧羊人生涯,才使雅各的爱情圆满,终于娶得心上人拉结,雅各为爱付出的代价更证明了爱情的珍贵与来之不易。虽然婚后很多年拉结不孕,但终于生下雅各最心爱的儿子约瑟。约瑟被嫉妒的哥哥们卖到了埃及为奴,后来却靠神赐的智慧成为埃及的宰相,在遍地饥荒中,救了雅各全家,又将11位弟兄接到埃及,并在那里繁衍生息400年,形成以色列的12个支派。这也成为雅各坚贞不渝的爱情得到上帝祝福的明证。雅歌,又名:所罗门之歌,是希伯来史上最有智慧的君王所罗门所作。这是整部圣经中专门颂赞爱情的篇章,里边有这样的描述:“爱情,众水也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里边充满了对真正的恋人的颂赞与守望。所以,圣经中也要求夫妇必须相爱。然而,离不离婚,可以遵守信仰与法律的规定;爱与不爱,却不是任何律法条文可以规范的了的。

人类,除了金钱、地位、名誉等外在需求之外,还有内在的感情需求,精神的寄托,甚至更深层次的探索:灵魂的抚慰。这些需求都无法用客观标准来衡量,所以也往往被世俗社会所忽略甚至排斥。但一个人无论多么成功,物质的富有和地位的显赫,都无法掩盖他面对自我时情感上的空虚;无论人格多么独立,行为多么理智,都无法隐藏他的情感需求。并且,人格越是独立、精神追求越高的个体,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往往也会越深,能与之对话的所谓知己也相应越少。若能刚好遇到一个相似的灵魂,这两个灵魂又刚好相互吸引,那真的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一种幸运。无论如何都要珍惜,再大的外界阻力,再远的距离,都很难再将这样的两个灵魂分离。如果不能在一起,那将是人生之大不幸。因为没有遇见则已,一旦遇上了,来自灵魂深处的吸引和粘附,使得任何其他人的陪伴,都成为一种““敷衍”和“将就”…..

然而生活中这样的个体,往往拥有过人的智慧,通常也都被赋予更多的责任。于是,他只能以牺牲个人的情感为代价,去满足周围所有人的期待,去履行种种职责,活在对家庭、家族甚至社会的责任中。这样的人,得到的是成就感,荣誉感,但却不一定有幸福感可言。因为他只能活在设定好的角色中,活在别人的价值体系里,他放弃了自己心灵的方向,便注定一生孤独,注定了“灵肉的分离”,注定“杀身成仁,舍己成义”…可许多所谓“仁义道德”,很多时候,不过是懦弱自私的其他个体,用以“绑架”他人的借口,冠冕堂皇的旗帜下,更多成分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

从这个意义上,当代西方社会的名人显赫里,查尔斯王子算是贵族精神的真正代表。因为他有不为任何外在压力所撼动的坚持,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力量,有真正独立的人格。他放弃了江山(王位继承权),放弃了美人(黛安娜是真正的美人,被誉为英格兰玫瑰),选择了相比之下“又老又丑”的卡米拉,只是因为卡米拉是他的灵魂伴侣,他放弃了无上的荣耀与权力,换来了灵魂的自由和自身的幸福。所以一切权利、荣耀、美貌,在他眼里都一文不值,唯有自己的心灵不可辜负,唯有灵魂的伴侣不可辜负,因为知道真正的幸福,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将就……

在基督教关于婚姻形式的维护上,这是一个失败的典型,但在人的属世生命的价值体现上,在对人生的幸福与自由的探索中,对应盛行于世的“婚姻外堕落”,对比随处可见道貌岸然的“苟且与沉沦”,查尔斯王子用离婚这种“形式上的犯罪”,赢得了耶稣基督应许的“永恒的恩典“;用“公布错误”换取了“重新开始”真正婚姻的机会;用“体面的失败”赢得了“坦荡的相爱”…这样的一次“离异”,正是出于对真正爱情的忠诚,对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神圣性的捍卫,以及对保持灵魂高贵性的坚持。

草于2015年5月20日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